「現在消費渠道太分散了!就連進店逛逛的消費者都越來越少。」這是不少門店對當下市場變化最明顯的感悟之一。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少門店正不斷通過外出拓客、強化服務等方式來吸引顧客,而最近就有一家門店做出了比較新穎的嘗試,讓其進店率猛漲5倍!
「這些都是顧客買的,他們會自己來拿」
該門店面積大約40平米,奶粉品牌主營君樂寶系列。「目前奶粉佔比門店50%。未來,根據當地消費者的一個消費喜好以及品牌發展情況,我們還會再做調整。」老闆在與筆者交流時表示。與此同時,筆者也在環顧店內其他品類以及陳列,而地上兩籮筐的生鮮成功吸引了筆者注意。於是便追問老闆,為什麼店裡會出現生鮮。
老闆擺了擺手:「這些都是顧客買的,當天他們就會自己來拿。現在這裡剛好有幾個社區電商入駐,我們是在平臺上註冊的團長,不用成本拿貨經營。自己平時會挑選一些覺得活動力度大的生鮮或者生活物品,分享給顧客或者朋友圈,還是有很多顧客都會點進搶購或者團購。而系統配送地址也是按團長地址分配,相當於我們成為了平臺上商品到消費者手裡的中轉站。」
老闆還提到,從目前來看,平均每天都會有10—20位顧客進店取商品,其中大部分家裡有娃的家長也會順便逛逛店,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物品之類的。與最開始比,現在不僅進店率相當於開店初期的5倍。好些消費者還會因為平臺上的生鮮有秒殺活動、拼團活動,而主動分享。門店也可以利用消費者到店取貨的時間空檔,發力開發一些新客。
「抓住平臺,從生活滲透」
在網際網路興起與高速發展之下,購物渠道的多元化明顯衝擊了實體經濟,作為以實體為基的母嬰店來說更是如此。但綿陽這家今年上半年才進入行業的門店,正展現出不一樣的經營之道。
「雖說目前母嬰店生意不好做,但是我們有資源,所以還是決定開這樣一家門店。現在這些社區電商入駐,我們認為也是一個契機,是一個有利於吸引消費者進店,開發新客的機會。因此我們不僅在一個平臺上註冊了團長,還涉及了另一個平臺,儘可能多元化給消費者提供產品秒殺、價格實惠的團購活動。」老闆陳姐明確地向筆者分享著自己採取這一行動的原因。
另一方面,老闆還提到這類搶購活動分享的特別意義。雖然開店不久,但她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為了更好提高群的活躍度,她也會把這些優惠特別明顯的商品分享到群裡,激起消費者的互動。
但她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在群裡分享了生鮮搶購活動後,有時也會緊跟一些門店上的活動,但真正參與門店活動的偏少。目前該老闆也正在想辦法怎麼更好借力橙***平臺,從平臺活動上轉移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到自己門店活動上。
貼近性固然可取,方向把控也值得深思
筆者還發現,橙***社區電商也推出了拼多多類似的推廣活動——提現100元,從營銷學的角度講這100元活動其實主要就是用戶裂變。為什麼拼多多能成為現在電商的一匹黑馬,裂變玩法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現在橙***生鮮平臺也擬通過這種方式搶佔更多用戶,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利於為這家門店擴大用戶人群基礎。
為了進一步了解橙***社區電商,筆者也特意在微信端查看了這一小程序。首頁最直觀的就是橙心萬人團,截止筆者查看之際,已有超過百萬人圍觀。在筆者與店老闆交流這一模式時,筆者也發現,當時該店內的生鮮幾乎都是限時秒殺活動裡的商品,可見當地消費者對這一活動確實有一定參與度。
對於這種平臺到底是否適合門店用來連結消費者,諸如綿陽小時候連鎖楊曉彬以及江油怡加親社群負責人等諸多行業人士也出現了不同觀點。一種認為因為涉及無實質性的資金成本投入,一定程度上可以嘗試,但還是需要觀望;一種認為不適合,因為消費者很難把控,搶購一些生鮮是因為價格很吸引,但是門店上如果是活動缺乏新穎,價格沒有明顯力度,消費者反而心裡容易出現落差。還有人認為這種模式或許適合單店,但是不適合有一定規模性的門店,因為既不好管理,稍不注意也容易走偏。
突破困難,需要不斷尋找方法。但是當新事物出現之後,能不能實踐,實踐性如何也確實需要時間驗證。2020已進入最後一個月,經過今年諸多挫折鞭策,2021年也不會簡單,門店更需要為其生存與發展做好一定準備,我們也期待更多門店可以尋找到不一樣的方式方法做好自我改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