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後悔從來沒有光顧過他的意識。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寫道:「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當你在每日為了你的生計奔波,為了現實過得更好而向生活低頭時你還會不會抬頭看,看自己心中的那個白月光。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大部分時候現實的真實讓我們不得不捨棄自己心中的理想讓它埋藏起來。
書中的主人公在他40多歲的時候,他突然拋妻棄子,扔掉了自己什麼都有的生活去到南太平洋去畫畫,最終他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那些畫布。這不是一個好的故事,甚至讀起來會讓人感覺很奇怪,40歲的男人拋妻棄子就為了自己所謂的夢想。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這樣的一個設定。但在追逐夢想這件事情上我想我們大家都做過足夠多的在外人看來愚蠢至極的事情。
人們說「你就老老實實的去做這個,不要天天去想你最想要做的,那個不行,最起碼現在的你不行,等你有能力了再去做不也好嗎?」我們不聽,我們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懂我們的理想,於是我們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披荊斬棘,打破一切障礙,到最後卻發現自己鮮血淋漓,衣衫殘破,而我們甚至還在原地踏步。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理想,我們扭頭看,發現自己身後是沒有荊棘的廣闊天地,而這廣闊天地裡全是你為了夢想可以拋棄的六便士。
我已經不能像句子中一樣在滿地的六便士裡只抬頭看到月亮。這個世界,的確有人可以只看著月亮而不用在意六便士,也有人因為六便士而忙碌奔波,最後在這個沉浮的世界裡失去了自我。我想做一個站在六便士中可以時不時仰望月亮的人,因為我希望自己心中尚有一絲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