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王瀚)2020年11月7日,2020微波與微系統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圓滿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天津大學主辦,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天津市成像與感知微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以線上虛擬會議形式通過Zoom平臺進行。
作為微電子學院引智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研討會是微電子學院連續第三年舉辦的集成電路與微系統領域的年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研討會邀請到八位IEEE會士線上參會並作報告,分享最新的學術進展,並與微電子學院教師代表進行座談。特邀報告專家分別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蒙特婁理工學院教授Ke Wu,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滑鐵盧大學教授Raafat Mansour,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鐵盧大學兼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教授Ming Yu,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卡爾頓大學/天津大學教授張齊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晶片-封裝-系統協同設計中心主任、教授Madhavan Swaminathan,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副教務長、教授Yeo Kiat Seng,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協會行政委員會2017-2022屆的當選委員、義大利帕維亞大學教授Maurizio Bozzi,和國家傑青、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馬凱學。
本次線上研討會吸引包括微電子學院和國內多所高校的師生、學者和企業專家300餘人報名註冊。研討會報告部分於11月7日上午8:20正式開幕,開幕式由張齊軍教授主持,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教授通過錄製視頻的方式向大會致開幕辭。他首先歡迎特邀嘉賓蒞臨本次國際研討會,並表示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依託天津市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優勢基礎,持續完善「異質異構晶片微系統+」平臺,聚焦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方向,布局發展多種集成微系統技術。天津大學將持續以開放的姿態推動在科研創新、產業服務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開幕式後,張齊軍教授和馬凱學教授分別於上午和下午主持報告環節。八位專家分別作了題為「微波網絡技術和應用中的新進展」、「毫米波系統的玻璃基底異質異構集成技術」、「面向無電池的物聯網傳感器:遠場無線能量傳輸和諧波反向散射」、「應用於無線通信的多功能多波段可調濾波器」、「非線性器件建模的神經網絡方法」、「應用於60 GHz無線通信的壓控振蕩器設計」、「基於多諧振模型的矽基射頻毫米波集成電路系統」、「微波傳感器的新技術」的特邀報告,並在線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
研討會報告環節結束後,受邀專家繼續與天津市成像與感知微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的教師代表進行線上的座談。座談基於重點實驗室當前的建設進展,實驗室團隊圍繞當前新冠疫情背景下促進高水平國際交流的方案、實驗室研究方向的規劃、研究團隊的建設方案、多學科交叉的科研組織方法四個議題,向專家汲取建議並展開討論。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深入交流,受邀專家從自身經驗出發,為微電子學院的短期與長期建設,以及未來如何進一步加強校際間高效的、多層級的交流合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本次研討會在新冠疫情造成國際間人員往來不便的背景下,以虛擬會議形式在線上平臺成功舉辦,繼續為校內外晶片與微系統領域的廣大師生和專家學者搭建國際學術前沿的交流平臺,同時為未來學院開展多角度的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引智基地的建設拓展了新的思路。
(編輯 焦德芳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