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花木蘭》期待已久,畢竟神仙姐姐的新片,畢竟迪士尼的中國公主。
可惜還是爛了,而且還是爛透的那種。
我一點不覺得這是期待太高的結果,而是文化差異導致的刻板印象堆積的結果。
按我的理解,花木蘭應該是傳統女性,不是大家閨秀,也是小家碧玉。
《木蘭辭》裡「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恢復女兒身時的描寫,不知有多輕快。
女兒裝才是木蘭的真實願望,雲鬢花黃才是木蘭的心頭愛。
但在迪士尼新電影《花木蘭》裡,幼年木蘭活脫脫一個假小子。
假小子就假小子吧,這樣的設定也還能接受,愛紅妝更愛戎裝的女性也比比皆是。
不過這樣一來,「替父出徵」的內核就替換成了「解放自我」的內核,少了一些犧牲的意味。暗含了一種【木蘭不是假小子,就不是很有「替父出徵」的「合理性」】的質疑。
這是推崇花木蘭嗎?不,這是在否定花木蘭。
整個片子的基調,給人感覺最接近的應該是張藝謀2016年的電影《長城》。《長城》已經存在中西雜糅到很尬的問題,但跟《花木蘭》比起來,《長城》也能接受了。
1.「榮耀honor」與「不丟臉」
《花木蘭》電影開頭一直強調要木蘭給家族帶來榮耀,然後這個榮耀是好好嫁人。
封建時代,中國一直推崇大男子主義,榮耀都是由男人去爭取的,通常情況,女性可以得到的榮耀就是「貞女」與「節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貞潔牌坊。
但從來沒聽說過「好好嫁人」可以幫助家庭、家族帶來榮耀的說法。頂天了,可以說「嫁不出去」有點丟臉。
而且「假小子形象」跟「嫁不出去」的關係感覺也不是很大。
古代女子確實推崇「品德、辭令、儀態、女紅」,但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子未必就嫁不出去,你看劉皇叔就娶了孫尚香。
2.強行cue孝
木蘭他爹磨刀的時候拿出一塊玉璧,上書一個孝字。
我思量著這莫非是他爹想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是什麼鬼?中國文化裡沒男丁就是沒後這裡我不吐槽。但鏡頭裡木蘭他爹又實在不像有這種感觸。而且根據《木蘭辭》,「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就是木蘭之弟,木蘭他爹也不算無後。
不然其實是玩心機,把這個「孝」字拿給木蘭去悟的?
3.徵兵不是那麼快活的事
餘話不想多說,直接放杜甫詩中的徵兵描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4.強行cue鳳凰
鳳凰幾次出現有啥意義?
按道理,鞏俐演的女巫花裡胡哨能變大鳥能變烏鴉,都是實體,那花木蘭的鳳凰就應該也是實體,但幾次出現,除了花木蘭自己,其他人就跟瞎的一樣,而且鳳凰的出現也沒有造成什麼實際的影響。
用鳳凰來指代花木蘭,感覺也不是很有合理性,從國主口中直接喊出來更是怪異。
stand up,跟鳳凰一樣!
我就很想問了,「How does phoenix stand up?」
鳳凰站起來是一個很有特徵的動作嗎,半天之後我才反應過來大概是要cue鳳凰涅槃的點,但真的,很勉強啊哥。
5.中西結合的「忠勇真」思維。
劍上刻字。
如果放八個字,應該是「忠孝節悌禮義廉恥」。
如果放四個字,應該是「忠孝勇烈」,「忠孝節義」都有點奇怪。
如果放三個字,「忠勇烈」,「忠勇義」,我覺得都能接受。
但「真」是什麼鬼?
這個真,完全就是西方思維。
我們讀花木蘭,覺得是一個「忠孝兩全」的故事。西方人覺得這是一個「說謊」的故事,要真。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真」從來不是道德準繩,而是比普通道德更高的追求。
所謂求真,求的是率性,求的是灑脫,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才是真。
普通人是達不到真的,更無法作為一種適用於軍隊的道德準繩。
而且因為提水時候「不夠真」就被從軍隊開除。對很多不願意接受徵兵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爽……
6.很迷的「氣」的設定。
我不知道「氣」是一種什麼鬼東西。
氣能讓木蘭「力氣」更大,提得動水桶?
電影的設定裡,女子有氣會被認為是女巫,所以要把「氣」藏起來。
但你注意了,甄子丹飾演的將軍認為男兒身份的「花軍」沒必要藏氣。
所以其實氣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段,只不過女性不被允許使用。按道理,男性「養氣」、「練氣」、「用氣」應該很尋常才對。
但電影裡,你看到男性有氣的表現嗎?
單于有氣?但女巫鞏俐說一瞬間就能把他neng死。
還是皇帝有氣?兩指夾箭?抖個地毯?也很勉強吧。
《花木蘭》的動畫片裡,花木蘭爬杆取箭,能夠第一個爬上頂端是因為四兩撥千斤,是智慧的結果。
在電影裡呢。
花木蘭很能提水,給人的直接觀感就是力氣大。
這其實是完全忽略掉「女性」跟「男性」比在體力方面的弱勢。
你要說是「氣」的原因,為什麼木蘭有氣,洪輝他們就沒氣?
怎麼看,也沒覺得「氣」是木蘭的專屬力呀。
7.反派的腦迴路太清奇
比如鞏俐演的女巫。
這麼大能耐,還偏偏要給單于做奴隸,確定沒有抖M屬性?
你就算要說武則天還沒出生,那前面也還有商朝的婦好,西漢的呂雉,女性有權勢的也不少吧。
幾句嘴炮下來,就跑去幫木蘭擋劍……強行給自己一個殉道者的身份,簡直辣眼睛。
而且你都能變成丞相了,你幹嘛不直接變成皇帝?
鞏俐的女巫全程的操作和行為都無法用常理解釋,看到她擋劍而死,甚至還有點想笑,因為劇情在意料之中,但表現形式比意料之中的更加荒唐。
還有這個單于,你要利用女巫,還非要赤裸地diss女巫的身份屬性,這種傻子也能成事?
戰爭當前,開打就跑……
然後抓了皇帝之後更是弔詭,就算不學人家曹操是怎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能不能別搞那麼多「殺人」的儀式感,很尬的。
結語
迪士尼真人大電影《花木蘭》交出這樣一個作品,屬實失望,唯一的亮點可能是神仙姐姐飾演的花木蘭,仍然美颯,只是可惜了。
繼《長城》之後,中西方觀念糅合的又一次失敗的電影嘗試,反向證明張藝謀導演的功力。
(20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