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
□牡丹晚報特派記者 連通達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唱出了太多人的嚮往。
在去寶島的旅途中,多數宗親對牡丹晚報特派記者說,去臺灣,一定要看看阿里山。
阿里山雲海,讓人陶醉
對大多數未到過臺灣的遊客來說,阿里山是神秘的,對它的了解也僅停留在那首傳唱度較高的《阿
裡山的姑娘》上。導遊
阿道說,在臺灣,有
「不到阿里山,不知
阿里山之美,不
知阿里山之
富,更不知
阿里山之
偉大」的
說法。
赴臺第五天一大早,牡丹晚報特派記者一行從高雄市出發,前往阿里山。隨著接近阿里山的道路變得彎彎曲曲,上下山的旅遊大巴絡繹不絕。
一進入阿里山境內,牡丹晚報特派記者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森林,一層層薄霧籠罩其中,透過車窗看著遠處的山間雲霧繚繞,好像處在仙境裡。
「到阿里山,不得不說說這裡的雲。大家是不是感覺窗外雲霧繚繞、特別漂亮?阿里山雲海可是名列臺灣八景之一的呀!」阿道說,阿里山的雲海通常出現於天氣晴朗、浮雲遍布的日出或薄暮,秋天是觀賞雲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遊樂區內的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牡丹晚報特派記者一行到達阿里山時,天空飄著小雨,出於安全考慮,未能到最佳地點欣賞雲海奇觀。不過,沿途欣賞到的景觀已經讓人心醉神迷了。
自古以來,關於山的傳說就有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
「以前,有個叫阿巴裡的高山族首領發現了這個地方,豐富的物產讓他著迷,迷人的景色讓他陶醉。他想:族人又有了賴以生存的好地方。他領來族人,將這片山林開闢成新的獵場。」導遊阿道說,就在他們為新獵場帶來的豐收而狂歡時,這裡的兩條惡龍被惹怒了,給希望過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帶來了災難。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阿巴裡決心要與惡龍鬥爭。他帶領部落的年輕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練箭,練就一身好武藝,經過一番努力擊敗了惡龍。為表示對勇敢首領的尊敬,高山族同胞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阿里山神木,歷史的見證
不知轉過多少彎,爬過多少坡,只感覺大巴車越往上走天越藍。挺拔的山峰、茂密的森林,還有沿途的翠綠的茶樹,都有一種想讓人下車走一走的衝動。
大巴車終於停下了,在導遊的帶領下,牡丹晚報特派記者一行進入一條旁邊聳立著一排排參天大樹的道路,一邊欣賞一邊聽導遊講解關
於阿里山神木的故事。
阿里山上,滿山遍野
被砍的古木樁,最年長的
二千多年,最小的也二百多年了。
「自從上世紀初期發現阿里山的神木群,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將臺灣歸還中國,伐木持續了30餘年,天然紅檜、扁柏等珍貴樹種幾乎被砍伐殆盡。」阿道說,據說,沒有兩百歲以上的樹,日本人不砍。日本靖國神社及很多神道、神社、廟宇,一直在用阿里山的檜木。
阿里山上的小火車道就是當年為了運木而特意修的。遺憾的是,由於行程安排,牡丹晚報特派記者未能搭乘嚮往已久的阿里山小火車。
「神木,最早指的是一棵3000年樹齡的紅檜 樹 。因遭到雷擊,古樹被劈開並焚燒,最後因安全問題被放倒。新任神木,是位於慈雲寺附近的香林神木,被稱為第二代神木。」導遊阿道說,阿里山以盛產檜木著稱,檜木除了可以做成各種雕刻藝術品及家俱外,還可以提煉精油,生產面膜、香皂、乳液、潔面露等多種日用品。可以說,檜木是植物中的鑽石,也是臺灣一寶,被當地人稱為「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