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評熱點]
假期裡,你會和爸爸出去旅遊嗎?談談你收穫最大的一次旅行。
[熱點參考]
來到佛羅倫斯,走進古代宮廷式奢華風格的宮殿中,在酒店的樓梯、走廊與廳堂裡隨處可見至今保留完好的古代家俱、壁毯、青銅鎏金的水晶吊燈等。抬頭瞬間,你會看到保留完好而且仍在使用的馬賽克彩色玻璃窗。當你細細欣賞時,你將體會到這種馬賽克窗戶給室內環境帶來的光影變幻,這樣的感覺與博物館或教堂帶給你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在佛羅倫斯古城中心有兩個最重要的廣場:新聖母瑪利亞廣場(Piazza Santa Maria Novella)與城市總教堂廣場(Piazza Duomo),這裡常常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在這兩個廣場之間,有一條始建於1324年的班科伊大街(Via dei Banchi)。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建造的兩個毗連宮殿:範杜裡宮(Palazzo Venturi)與孟德拉貢涅宮(Palazzo Mondragone)便位於這條大街上。這些宮殿建築是古城佛羅倫斯市中心保留下來的真正瑰寶。
原先,在這片土地上僅有幾棟屬於畢舍裡(Bischeri)家族的房子。文藝復興後期,建築師博爾那多·伯恩塔蘭提(Bernardo Buontalenti)開始在這裡為多尼(Doni)家族建造宮殿。直到17世紀中葉,多尼家族一直是這座宮殿的主人。
後來作為克拉瑞絲·多尼(Clarice Doni)的嫁妝,波旁·德爾·孟悌(Bourbons del Monte)便成了這座宮殿的主人。
1667年,這座宮殿易主,主人是科西莫·范杜裡騎士(Cavaliere Cosimo Venturi)。
這段歲月年華間,這座宮殿經過歷史的改造,成就了它的地板的華貴之名。在拿破崙統治下的法蘭西帝國佔領託斯卡納期間,伊波利特·范杜裡(Ippolito Venturi)參議員先後安排了朱塞佩和艾麗薩·波拿巴特(Elisa Bonaparte,拿破崙的大妹妹,拿破崙稱帝之後,授予她「託斯卡納女大公」稱號;拿破崙遜位之後,她得到了「康庀亞諾女伯爵」的稱號)住在這所宮殿裡,她們經常在這裡舉行豪華的宴會與歡慶活動。伊波利特·范杜裡去世之後,這座宮殿傳給了他的女兒瑪麗安娜·伽爾佐妮·范杜裡(Marianna Garzoni Venturi),她在1850年時將其出售給了庇奧·德·薩伏依親王(Prince Don Ercole dei Pio di Savoia)。 這位親王將這座宮殿用作他在佛羅倫斯的行宮,並且將附近的塞勒塔尼大街(Via dei Cerretani)上一所房子中由多米尼克·韋內齊亞諾(Domenico Veneziano,1410-1461年)繪製的珍貴壁畫移入了範杜裡宮。
範杜裡宮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了豐富而珍貴的藝術珍品。
在宮殿的餐廳裡,不僅可以欣賞到眾多的馬賽克彩色玻璃窗、牆上珍貴的古代壁毯、地上文藝復興時代的拼花瓷磚地板,更可以看到保留完整的以傳統佛羅倫斯式溼壁畫(fresco)畫法繪製的天頂畫。這幅巨大的天頂畫呈現的是西方古代神話中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與現實世界中古代希臘羅馬的先賢們。來此的遊客們往往可以體會到昔日宮殿主人們的用心,他們希望將自己包圍在諸神與為人類社會、文化與科學發展做出過永載史冊的貢獻的古代先賢之中,並在自己的殿堂裡與他們靜靜地交流與對話,體味文藝復興時代人們的心情與心境。
關於這座宮殿與文藝復興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關係,便要從它曾經的擁有者多尼家族說起。多尼家族是文藝復興時代一個重要的藝術贊助家族。正是這家的男主人——阿哥諾羅·多尼(Agnolo Doni),向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訂製了著名的多尼圓形畫(Doni Tondo)——《聖家族》。同時,文藝復興時期的另一位大師拉斐爾也曾為多尼家族作畫。
當然,文藝復興不只是產生了幾位著名的大師,它是一場習卷了整個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文化運動,它產生了眾多的藝術家,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人文主義文化潮流。例如,烏菲齊美術館中仍展出著這位文藝復興早期威尼斯畫家的作品。無論是韋內齊亞諾還是拉斐爾,對於當時的佛羅倫斯共和國來說,他們都是異邦人士,然而他們卻在佛羅倫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榮名,並且由於佛羅倫斯的瓦薩裡為他們所寫的傳記而被永遠載入了人類文化藝術的歷史。由此我們也可以多少體會到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及其人民的自信與開放。這種態度,正是通過老柯西莫·美第奇等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早期的銀行家們、共和國公民們對文化、法律乃至政治制度建設的不懈努力所得到的。
老柯西莫·美第奇去世之後,被佛羅倫斯共和國政府追認為「建國之父」(Pater Patriae),他是唯一一位享有這一殊榮的佛羅倫斯共和國公民,他那帶著這一封號的大理石雕像至今仍然矗立在烏菲齊美術館的大門口。五百多年的時光流逝,這座雕像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迭、戰爭與和平的不同時期,仍然受到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尊重與敬仰,真是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