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宗師筱文豔版「秦香蓮」再現舞臺,習武從軍親斬陳世美

2020-12-25 澎湃新聞

淮劇宗師筱文豔版「秦香蓮」再現舞臺,習武從軍親斬陳世美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17-06-20 14:03 來源:澎湃新聞

舞臺上的秦香蓮不再是那個悽悽慘慘的弱女子,她在尋夫不成險些喪命後被神人救走,不僅上山習得一身武藝,而且投軍殺敵,戰功赫赫,最後親審陳世美並斬於大堂。這是淮劇經典傳統劇目《女審》的劇情,劇中英姿颯爽的秦香蓮,也是淮劇一代宗師筱文豔的舞臺經典形象。

日前,為紀念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誕辰95周年,上海淮劇團推出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復排了這齣《女審》,並計劃隨後全國巡演。該劇由上海淮劇團著名演員王萍領銜。

闊別舞臺半個世紀,完整版的《女審》6月16日晚在逸夫舞臺上演時,觀眾的熱情超乎想像,現場掌聲如雷。這齣今天觀眾看來依然「腦洞大開」的改編作品,也是「淮劇皇后」筱文豔當年藝術改革創新的眾多成果之一。

筱文豔版《女審》劇照

筱文豔是淮劇歷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因為她一系列的劇種革新,使得淮劇和京劇、崑劇、越劇、滬劇一起成為上海舞臺的五大劇種之一。

6月17日,在紀念活動的專家座談會上,13家淮劇院團的院團長、眾多淮劇藝術家和研究學者以及筱文豔家屬聚在一起,對筱文豔的藝術精神感慨不已。大家都表示,希望通過研討,把筱派藝術傳承下去,也研究出淮劇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道路。

筱文豔版《女審》劇照

筱文豔版《女審》劇照

筱文豔是淮劇一代宗師,淮劇「筱派」旦角表演藝術創始人。原名張士勤的她1922生於江蘇淮安,年少時命運坎坷。五歲隨父母逃荒至上海,被輾轉賣與戲院中人張姓、劉姓為養女。她15歲開始登臺演戲,16歲成名。

1939年,當時只有17歲的筱文豔同樂師共同研究,從「老拉調」發展而來,新創出了旋律婉轉、行腔自如的「自由調」,從此成為淮劇流行的三大聲腔之一,也被譽為「筱文豔調」。

筱文豔之後還首次採取了角色分腔的表演方法,這在淮劇史上又是一個開創性的改革。

1953年筱文豔擔任上海市人民淮劇團第一任團長,把淮劇幕表制改革為導演制,發源蘇北的淮劇藝術從此登堂入室,成為上海的五大劇種之一。

和筱文豔相交幾十年的編劇喬谷凡說,筱文豔在17歲就能創造出「自由調」,偶然中有必然,她唱過京劇、徽劇、崑曲等,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厚積薄發。其實當時,「自由調」出來的時候是受到抵制的,被認為是野路子,但她依然遵從藝術,這是一條很正確的路。

筱文豔版《女審》劇照

有意思的是,筱文豔在新中國誕生之初整理改編《女審》這齣劇目時,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爭議,但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藝術主張。她一改傳統劇目中秦香蓮悲悲切切的形象,讓這個被丈夫拋棄的女性從軍屢建奇功,位升提督,升堂問案,痛斥陳世美罪狀,親斬陳世美,最後劍劈聖旨,與朝廷決裂,反出皇城。

1959年,《女審》首演於黃浦劇場。這個當時讓人覺得意外的改編,在文藝界褒貶不一,報刊上發表了各種爭鳴文章,但筱文豔從未動搖,她認為傳統戲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思路。而劇中秦香蓮在公堂痛斥陳世美的【淮調】「三大板」慷慨激昂,深受觀眾喜愛,這段唱腔此後成為淮劇的傳世經典。並在1960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

筱文豔弟子王萍主演了復排版《女審》。祖忠人 圖
復排版《女審》劇照。祖忠人 圖

半個多世紀以來,除了最後一折「三大板」,完整版的《女審》幾乎已經絕跡舞臺。此次復排重看,筱文豔當年創造的聲腔藝術和表演藝術,讓所有人驚嘆,而她大膽的藝術革新,更讓今人備受啟示。

專家們表示,今天研究筱文豔就應該總結她的藝術風格、演劇精神,她是淮劇的一面旗幟、一代宗師,要傳承繼承並開拓創新,從中找到淮劇發展的新方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百年淮劇首次四個「楊六郎」同臺
    原標題:百年淮劇首次四個「楊六郎」同臺   百年淮劇首次四個「楊六郎」同臺  中國江蘇網5月12日訊 炫麗的舞臺、耀眼的明星、激動的觀眾……昨晚,梅蘭芳大劇院是淮劇的天堂,戲迷的樂園。昨晚的演出以淮劇百年歷史為縱線,分為序幕「百年淮劇」、上篇「遷移」、中篇「返鄉」、下篇「翻身」、尾聲「百年輝煌」五個部分,節目可謂經典薈萃,各個時代湧現的最火、最紅的劇目名段被逐一搬上舞臺,梳理淮劇歷史,展現淮劇百年輝煌。  淮劇起源於兩淮地區,流行於鹽阜地區,發跡於上海。序幕「百年淮劇」以大型情景表演的形式,拉開了淮劇的悠悠歷程,戲迷們跟隨舞臺迴轉開始穿越百年時空。
  • 陳世美什麼時候成了「負心漢」的代名詞?歷史上到底有無其人呢?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並影響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陳世美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了「負心漢」的代名詞。歷史上無陳世美其人,是小說作者杜撰的人物。
  • 裔小萍淮劇傳承專場在滬上演
    裔小萍在舞臺上表演。中國江蘇網4月25日訊 淮腔裔韻驚四座,華彩傳承謝師恩。4月21日,裔小萍淮劇藝術傳承專場在上海上演。昔日愛徒黃道靜、李青、陳芳、王平等以及梁偉平、梁仲平等數位淮劇界名流大咖從四面八方趕來,雲集白玉蘭劇院,共同聯袂攜手,真情演繹淮劇精品。此次為裔小萍淮劇藝術傳承專場提供班底的鹽城市淮劇團更是鼎力相助,亮點紛呈。
  • 負心漢的祖師爺,千古第一負心漢陳世美的歷史原型是誰?
    以上便是包公審陳世美的典故!其實包公審陳世美這個故事是由兩個故事組合而成。陳世美確有其人,他的原型是清朝的陳孰美,而包公則是宋朝之人。宋朝的包公,怎麼砍得了清朝之人!陳孰美這個好友A君,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氣,回到家將《琵琶記》改編,成為了《秦香蓮抱琵琶》。將蔡伯喈改成了陳世美,將趙五娘改成了秦香蓮,《琵琶記》中蔡伯喈是被迫入贅,心還在原配趙五娘身上,結局是在新娶的牛家大小姐幫助下,蔡伯喈迎回了趙五娘。《秦香蓮抱琵琶》則不同,陳世美為了娶公主當上駙馬爺,完全負心,殺害了妻子秦香蓮。
  • 鹽城舉辦淮劇專場演唱會
    為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淮劇事業,鹽城市歌舞劇院的著名淮劇演員李進,將於11月28日晚在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辦淮劇專場演唱會。屆時,除了淮劇界的名家外,全國各地多個劇種的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也將同臺獻藝,難得的精心打造的淮劇文化視覺「大餐」,濃墨重彩。  據了解,著名淮劇演員李進,是江蘇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鹽城市戲劇家協會理事,從藝40周年。
  • 「淮劇皇后」筱文豔腦溢血中秋夜辭世 享年92歲
    她被稱作「淮劇皇后」,生前曾24次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她創造的淮劇自由調從根本上提升了淮劇藝術的品質。然而就在中秋之夜,一代淮劇泰鬥筱文豔猝然離世。9月19日23:28,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因腦溢血在華東醫院搶救無效逝世,享年92歲。
  • "淮劇掌門人"筱文豔中秋夜在滬逝世
    東方網9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淮劇界泰鬥、著名表演藝術家筱文豔於9月19日中秋夜當晚23點28分,因大量腦出血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昨天,上海淮劇團官微證實了這一消息。昨天凌晨著名淮劇演員梁偉平也在其微博上寫道,「我敬愛的恩師,一代淮劇宗師筱文豔走了。我現正趕往華東醫院。」心情極為悲痛。   筱文豔原名張士勤。
  • 裔小萍淮劇藝術傳習所成立
    18日上午,裔小萍淮劇藝術傳習所在淮劇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當天,淮劇博物館內人頭攢動,房間裡、院子裡擠滿了淮劇名家、票友和戲迷,在博物館院子裡的江淮戲臺上,有淮劇愛好者深情獻唱,鄉音繚繞……當晚的「淮腔裔韻,華彩傳承」——裔小萍淮劇專場演出更是名家聚集,讓觀眾飽足耳福、眼福。
  • 史上第一冤,比竇娥還冤,可憐陳世美蒙冤還沒地兒說理去
    天下的男人最怕的就是帶上「陳世美」的帽子。因為有了這個代名詞,就等於說自己是個背信棄義喜新厭舊的無恥小人、渣男。可是,歷史真相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兒。其一,歷史上確有陳世美這個人,可他是明末清初的,根本不是宋朝人。
  • 那個被送上龍頭鍘的陳世美,歷史上真的是個正經人
    陳世美是我國著名傳統曲目《秦香蓮》中的角色,在戲曲中,他因貪圖富貴而拋妻棄子,幹了許多齷齪的事。最後被包青天一口龍頭鍘刀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那麼歷史上確有其事嗎?真實的陳世美真的是個千古「渣男」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
  • 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中秋夜逝世 享年92歲
    最親民的「淮劇皇后」、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因腦溢血搶救無效於9月19日中秋夜23:28在華東醫院猝然離世,享年92歲。和筱文豔情同母子的著名淮劇演員梁偉平,在得知恩師病危後第一時間趕到醫院。  創「自由調」提升淮劇品質   筱文豔1922年生於江蘇淮安,5歲隨父母由農村逃荒至上海,被賣予民樂戲院職工張少卿和老闆劉木初為養女,取名張士勤。6歲學藝,11歲登臺。1937年後在上海登臺演出,很快嶄露頭角。  「淮劇掌門人」筱文豔的藝術博採眾家之長,且敢於創新。
  • 92歲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去世 把觀眾當成親戚
    92歲的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於2013年9月19日23時28分因病在華東醫院搶救無效逝世。  記者昨日採訪多位淮劇藝術界人士,他們不僅追念筱文豔留下的唱腔特色和經典舞臺形象,更追念這位從百姓中走來的「淮劇皇后」高尚的藝德人品。  「她到哪兒都沒有一點架子,把觀眾當成親戚一樣。」原上海淮劇團團長、一級編劇陳忠國說。
  • 淮劇「陳派澄腔」響徹鹽師舞臺
    來自省內6所淮劇團的20名青年淮劇演員,粉墨打扮登上舞臺,展示他們學習淮劇「陳派澄腔」的成果。&nbsp&nbsp&nbsp&nbsp對於老戲迷來說,當晚的舞臺十分有趣。開場選段陳派經典《趙五娘·別家》,伴奏響起,左邊走出三個蔡伯喈,右邊來了三個趙五娘。臺下的戲迷頓時叫好,這種場景難得一見。
  • 滬鹽文化同交流精美淮劇送社區:鹽城藉助文化「軟實力」接軌上海
    圖說:現代淮劇《金字招牌》。錢晨 攝淮劇是江蘇省三大重點保護劇種之一,2008年入選國家非遺。作為中國淮劇傳承保護主體單位的江蘇省淮劇團,近年來創作成果頗豐,2016年創作演出的現代淮劇《小鎮》獲國家第十五屆政府文華大獎,並參加2017年中央新春戲曲晚會,為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此番獻演的現代淮劇《金字招牌》曾榮獲江蘇省首屆小戲金獎榜首的殊榮,編排巧妙,笑點頻現,贏得了上海觀眾的陣陣掌聲。經典傳統淮劇《趙五娘·書房會》則由優秀青年演員擔綱,一招一式皆體現出深厚功力。
  • TVB小花投資百萬開火鍋店 飾演新版秦香蓮哭戲驚豔堪比淚眼皇后
    在早前播出的TVB劇《包青天之再起風雲》飾演陳世美的黃子恆作惡多端,最終得以伏法,讓網民直呼大快人心。而在劇中飾演被陳世美狠心拋棄的秦香蓮由龔嘉欣(Katy)飾演,她的演繹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龔嘉欣在戲裡飾演秦香蓮,慘遭丈夫陳世美拋棄及謀害,有一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戲,演得非常到位,看得人心痛、心碎,悲憤難平。然而,《包青天》其實翻拍了不少版本,秦香蓮這個悲情的角色也非常深入民心,飾演過秦香蓮的可憐女子除了近期的龔嘉欣,還有內地女演員袁姍姍、模特陳婷,而當中最我見猶憐的首數來自臺灣的資深女星劉雪華。
  • 包拯怒鍘陳世美,宋朝的公主們卻都不認識這個駙馬,事實的真相?
    陳世美十年寒窗,中狀元、招駙馬。家中盡孝的妻子秦香蓮辦完公婆喪事後,攜子上京尋夫,但駙馬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肯相認,並派人追殺。官司打到開封府,包拯不畏權勢,怒鍘陳世美。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是諸多戲曲中歷久彌新的曲目。但大家在戲曲、影視中信以為真的鍘美案卻並不是事實。
  • 「淮劇之鄉」的又一名片 建湖九龍口將現「淮劇藝術小鎮」
    8月12日,記者從鹽城市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建湖專場獲悉,在九條河匯聚的建湖縣九龍口沙莊古村,將再現國家文華大獎作品淮劇《小鎮》場景。  建湖縣是淮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淮劇考定委員會將建湖方言確定為劇種的標準舞臺語言。2017年建湖縣被授予「中國淮劇之鄉」稱號。
  • 大型現代淮劇《送你過江》:一曲小人物的英雄史詩
    1400餘名大學師生、戲曲愛好者觀看了此場由鹽城市淮劇團打造的大型現代淮劇《送你過江》,現場掌聲陣陣、喝彩不斷。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我們以淮劇致敬革命歷史,用經典的藝術形式喚起紅色記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鹽城市淮劇團張正餘團長介紹。
  • 淮劇名家黃素萍入圍「名家傳戲」工程
    中國江蘇網5月14日訊 記者日前從相關部門獲悉,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文旅部「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入選名單中,泰州市淮劇名家黃素萍榜上有名,她也是我省入圍的4位地方戲曲名家之一。  據悉,「名家傳戲」工程是文旅部組織的戲曲藝術傳承工程,也是「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戲曲專項扶持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