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豔到海港進行演出。 |
筱文豔生前24次受到周恩來接見。 |
筱文豔《蘭橋會》劇照。 |
她被稱作「淮劇皇后」,生前曾24次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她創造的淮劇自由調從根本上提升了淮劇藝術的品質。然而就在中秋之夜,一代淮劇泰鬥筱文豔猝然離世。9月19日23:28,淮劇表演藝術家筱文豔因腦溢血在華東醫院搶救無效逝世,享年92歲。
早報記者昨天致電筱文豔家中,她的兒子陳建國說,筱文豔是18日下午突然出現小便失禁並陷入昏迷,當即送到華東醫院進行搶救,醫生診斷為腦溢血,經過一天半的搶救,筱文豔的生命體徵忽強忽弱,最終在19日23:28停止了心跳。
據悉,筱文豔平時身體沒有大病。只是80歲以後記憶力就開始逐漸衰退,腦子逐漸糊塗,前幾年曾經有過一次腦梗,走路也不大利索。最近3年,筱文豔很少出席公開活動。對於觀眾而言,最近一次看見筱文豔,應該就是2008年美琪大戲院那次「慶祝淮劇名家筱文豔從藝80周年流派藝術專場」。
現任上海淮劇團副團長梁偉平是當今淮劇界的領軍人物,昨天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梁偉平說,筱文豔是淮劇藝術的一代宗師,她對於淮劇這個劇種在全國戲曲界有一席之地,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她也為淮劇藝術傾注了一生的心血。
「我完全是筱文豔老師一手提攜出來的。」梁偉平說,1984年,他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再唱戲,好不容易把關係轉到了揚州。沒料到,當時為了上海淮劇團四處尋覓小生人才的筱文豔,幾經輾轉,竟然跑到揚州姑父家中找到了梁偉平,並把他帶回了上海,此後費勁心血培養他。「她就把我當兒子一樣,生活上處處照顧我,藝術上卻特別嚴厲,有一次華東六省一市評獎,她當評委卻給了我特別低的分數,我當時很不理解,但若干年後終於明白,演員不能太早給榮譽,老師是真的對我用心良苦。」
和筱文豔情同母子的梁偉平在得知恩師生命垂危時,趕到醫院見了最後一面,「我當時就泣不成聲,因為17日剛剛去探望了她,當時還覺得她比之前清醒不少,還和她家人說40多攝氏度的高溫天都熬過了,再過三五年沒問題。實在太突然了。我當時就跪倒在床邊了。」梁偉平說,筱文豔是一個特別善良、淳樸、豁達的人,對一切東西都很淡泊,什麼都不計較。「她是一個真正的大好人,無論是人品還是藝術,我想在淮劇界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可能有人超越的。」
據悉,筱文豔的追悼會已定於9月25日上午在龍華殯儀館舉行。
◎ 生平簡介
筱文豔1922年生於江蘇淮安。她5歲隨父母由農村逃荒至上海,被賣予民樂戲院職工張少卿和老闆劉木初為養女,取名張士勤。6歲開始學藝,11歲登臺。1937年後在上海登臺演出,很快嶄露頭角。
淮劇1906年進入上海,後來成為上海的五大劇種之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梨園界競爭激烈。筱文豔選在1939年新創出旋律婉轉、行腔自如的「自由調」,深受觀眾歡迎,成為淮劇流行的三大聲腔之一。筱文豔在與筱雲龍搭檔演戲時,還首次採取了角色分腔的表演方法,這在淮劇史上又是一個開創性的改革。其後淮劇一度和京劇、越劇、滬劇一起成為統治上海舞臺的四大劇種。1957年,周總理在觀看了筱文豔主演的《水鬥》、《斷橋之後》,親筆書寫了「黃浦劇場」為演出劇場改名。
筱文豔一生留下了眾多經典的舞臺形象:她在不到40歲時演唱的電影《女審》中的秦香蓮,60多歲時扮演《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牙痕記》中的李氏,近80歲時飾演《千裡關京娘》中的趙美蓉。在她80多年的從藝生涯中,所有的作品串聯起來,堪稱一部淮劇藝術的發展史,筱文豔更有「淮劇梅蘭芳」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