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兩代四人拿下戲劇獎項「大滿貫」——為了淮劇,我們全家都...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這是一份顯赫的成績單——母親黃素萍1997年獲第8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父親陳德林2001年獲第12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女兒陳澄2003年獲第14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2004年獲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女婿陳明礦2015年獲第25屆上海戲劇白玉蘭配角獎和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4月底結束的第28屆上海戲劇白玉蘭獎評選中,陳明礦摘取主角獎。至此,淮劇世家陳德林一家,兩代四口包攬兩朵「梅花」、五朵「白玉蘭」,外加女兒女婿的文華大獎,包攬戲劇界獎項「大滿貫」,成為中國戲劇界獨一無二的傳奇之家。

1997年夏天,黃素萍憑藉淮劇《天要落雨娘要嫁》中林氏的精彩表演,斬獲江蘇淮劇界第一朵白玉蘭。那一段「文兒你夢中一聲親娘喊……」如泣如訴,徵服無數觀眾,也為這個淮劇世家開啟了大滿貫的第一程。2001年,癌症晚期、剛剛動完手術不到半年的陳德林重新站上舞臺。「寧可死在舞臺上,也不死在病床上。」父親的這句話讓陳澄至今記憶猶新。那年,陳德林在《板橋應試》中塑造鄭板橋一角,獲得第12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這是江蘇淮劇界和淮劇世家綻放的第二朵「白玉蘭」。

「母親在藝術上特別追求完美,每次演出,她都是最早出現在後臺,認真的程度在淮劇界是出了名的。」陳澄說,母親對自己所出演的每出戲、每個人物的個性,都把握得尤為準確,上世紀70年代末就因一出《小燕南歸》紅遍大江南北。父親在師父筱文豔筱派的基礎上創立陳派,母親對他的幫助非常多,很多名段都是他倆共同設計和碰撞出來的。

從小耳濡目染,浸潤在父母對於藝術的痴迷中,陳澄自然而然就走上了淮劇之路。她11歲時就和淮劇泰鬥筱文豔同臺演出。陳澄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任何事業成就的取得,都要從骨子裡去熱愛它,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不能受的罪。2003-2004年,三十出頭的陳澄憑藉在《祥林嫂》中的出色表演,一舉奪得白玉蘭主角獎和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觀眾心中名副其實的「淮劇公主」。

陳澄和陳明礦從同學到搭檔,又從戀人到夫妻。陳澄出名成角兒比丈夫早很多,而陳明礦更多精力投入於劇目的創作和團隊的建設。提起陳澄,陳明礦不僅僅從丈夫的視角,而是更多從整個劇種的發展評價:「角兒的力量是強大的,好比一座城市的電視塔,對外,讓全國人民知道了什麼是淮劇——淮劇是江蘇的,更是鹽城的;對內,她可以讓團隊建立起信心。」黃素萍陳德林夫婦陪伴了老一代的淮劇觀眾,而陳澄陳明礦則是接過傳承之棒,讓更多觀眾了解淮劇,了解江蘇地方藝術的魅力。

陳澄說,父母對於淮劇的熱愛如同熱愛生命,他們在藝術上的不懈奮鬥始終鞭策著我們,我為我們這個淮劇之家自豪,幸福感滿滿。

陳明礦說,我們個人所獲得的這些獎項,固然讓人開心,但我更看重的是,省淮劇團的發展和整個淮劇的發展。為這個目標,我們全家人都在拼。

記者 高利平

相關焦點

  • 這個淮劇世家 拿下中國戲劇獎項大滿貫
    2015年,陳明礦憑藉淮劇《小鎮》獲得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這個淮劇世家   拿下中國戲劇獎項大滿貫   是不是超級牛   而且提起這個傳奇之家   我們鹽城人與有榮焉至此,淮劇世家陳德林一家、兩代、四口,包攬兩朵「梅花」、五朵「白玉蘭」,外加女兒女婿的文華大獎,拿下戲劇界獎項大滿貫,成為中國戲劇界獨一無二的傳奇之家。
  • 淮劇公主陳澄:作為泰州女兒滿懷感激
    泰州於陳澄而言,是故鄉,是夢想開啟的地方,更是抓住機遇的幸運之地,2002年9月《祥林嫂》正式在泰州淮劇團開始彩排,主角祥林嫂由當時借調在泰州的陳澄扮演,2003年她憑藉《祥林嫂》奪得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第二年又摘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憑著精湛唱功,奠定了她在淮劇界的地位,「在那樣小的年齡,取得了如此矚目的成績,背後除了辛勤付出外,我一直感激家鄉給予的寶貴機會。」
  • 淮劇,一種在蘇北及上海等地廣受歡迎的優秀戲劇
    特別在鹽城市所轄的縣、區及鄉鎮,無論是田間勞動的農民,還是在公園休閒的市民以及在家院或居民樓中,不經意間,你就可能聽到宛轉悠揚悅耳動聽的淮劇曲調,鹽城地區的一般群眾隨口都可能哼幾段。特別是婚慶、壽慶、店面開張等需要慶祝的時刻,少不了要邀請淮劇演員到場獻唱幾段,每每演唱到高潮時,往往臺上臺下一片歡騰,和唱互動十分熱烈,臺上一曲唱罷,掌聲雷動,俗罷不能,淮劇在鹽城地區自古代就特別盛行,因為淮劇的曲調、唱腔均是由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所以就特別熱愛,不管男女老少,只需要稍微有點樂感的人,都能容易上口,曲調簡單,旋律優雅,適合相互傳唱,對唱,合唱,
  • 淮劇「陳派澄腔」響徹鹽師舞臺
    &nbsp&nbsp&nbsp&nbsp「眾所周知,淮劇『陳派澄腔』是指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德林先生,與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陳澄二位老師在演劇度曲過程中,所漸趨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樣式的聲腔藝術形式。」
  • 淮劇《小鎮》獲得文華大獎,獲獎者感言創作中的酸甜苦辣
    本屆文華獎評選是文藝評獎改革後的首次評獎,獎項數量由往屆最多的200多個壓縮至20個,其中文華大獎10個,這也是淮劇劇種首次獲頒國家級最高獎,也是鹽城地方戲劇首獲國家級最高獎項。淮劇生長在蘇北裡下河地區,有著優秀的現代戲創作傳統。我從2011年上任江蘇省淮劇團團長之初,就接受鹽城市文廣新局下達的「創作一臺現實題材戲劇」的任務。
  • 老上海的淮劇
    淮劇作為蘇北地方劇種在上海的代表,已經成為海派戲劇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研究淮劇在上海落地生根、成長發展的歷史,對于振興上海戲劇有著積極的意義。 淮劇,又名江淮戲,起源於清代中葉蘇北一帶,由流行的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逐漸發展而成,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 百年淮劇的寶應「不了情」
    從康熙年起,徽劇、京劇逐漸興起,受其影響和輻射,形成「徽夾可」、「皮夾可」,最終成為一個全新的劇種——淮劇。淮劇是寶應縣唯一的傳統地方戲,寶應同兩淮(淮安、淮陰)被公認為是西路淮劇的起源地,在中國戲劇史上有著重要的一頁,2011年6月被認定為江蘇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 文化報:淮劇伉儷 「半生風雨路 一世淮劇情」
    ,劇院樓上樓下座無虛席,連走廊都站滿了人,有從常州包車過來的,有從附近縣市騎了一個多小時自行車趕過來的,這種號召力,屬於當晚的《陳德林淮劇流派及黃素萍從藝50周年演唱會》。  陳德林是淮劇界無人不曉的一代名家,而與他攜手半生的老伴黃素萍,曾經也是淮壇的一面鮮明旗幟,兩人因淮劇結緣,都曾榮獲上海白玉蘭主角獎,為淮劇而生的二人一度花開並蒂。後來,為了協助陳德林的演藝事業,黃素萍悄然隱退,當起綠葉。多年來,陳德林「肩不用挑,手不用提」,家裡家外雞毛蒜皮的事,全憑黃素萍一人張羅,陳德林只需一門心思演他的戲。「我對夫人充滿歉意。
  • 「戲碼頭那些角兒」「淮劇公主」——陳澄
    說起淮劇,您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這個發源於長江以北鹽淮地區的古老地方劇種,伴隨著「梅花獎」藝術團走遍全國。憑藉一折「天問」,讓大江南北的人們認識了淮劇,也記住了一個名字——陳澄。陳澄,在自己的舞臺生涯中斬獲了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戲劇「白玉蘭獎」、全球「華鼎獎」等諸多大獎,被戲迷親切地愛稱為「淮劇公主」。
  • 戲曲 淮劇劇團介紹
    劇團介紹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公立淮劇團13個,其中上海擁有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淮劇團——上海淮劇團,其餘12個團皆在江蘇。流派藝術形成基礎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弦樂器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採用二胡伴奏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1912年,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
  • 60位淮劇名家5月11日聚泰州
    上海淮劇團以南派為主,主打精品劇目,如《金龍與蜉蝣》曾轟動全國;江蘇省淮劇團以現代戲為主,劇目《太陽花》、《奇婚記》等都獲得過國家級大獎;泰州市淮劇團以陳派唱腔為主,經常在農村演出,以演出市場最轟動、流傳唱腔最廣、演出劇目貼近百姓聞名,而且大多是些家庭倫理戲,比如《趙五娘》,30多年已經演了5000場,家喻戶曉。
  • 新淮劇講述大時代的小故事
    6月8日、9日,大型現代淮劇《小鎮》連續兩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nbsp&nbsp&nbsp&nbsp主人公內心的自省、拷問、冥想、苦惱、懺悔、放逐、啟悟,用典雅的唱詞,明快的旋律,生動的對白,飽滿的表演表現出來。「這是現代淮劇的標誌性劇目,在題材、劇本、表演、舞美等多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劇本》月刊原主編黎繼德說。
  • 百年淮劇首次四個「楊六郎」同臺
    尤其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黃素萍和施燕萍聯袂表演《牙痕記》,更是掀起全場高潮。  上海淮劇團則將老戲《女審》自我創新,秦香蓮帶兵打仗,練就一身武藝,功成名就後,找到負心漢陳世美,自己當主審官,細數陳世美「三項大罪」,不由分說,先斬後奏,大快人心。老戲煥發新生命,體現了傳承與創新。  淮劇從一個地方小劇種逐漸成長為戲劇百花園中的一枝獨秀,最鼎盛時期莫過於名家輩出的當代。
  • 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動——淮劇《吳漢三殺·花園》
    1978年考入寶應縣淮劇團,同年送鹽城藝術學校學習淮劇表演,拜淮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林為師,主工文武小生。獲獎情況:1987年在現代戲《柳湖恨》中飾記者,參加第一屆江蘇省淮劇節獲表演獎;1992年在現代戲《楊柳灣》中飾二毛,參加第二屆江蘇省淮劇節獲優秀表演獎;1997年《充軍行》中飾鮑鵬,參加第二屆江蘇省戲劇節獲表演獎;1998年在現代戲《高原雪魂——孔繁森》中飾小何,參加第三屆江蘇省淮劇節獲表演獎;2002年在現代戲《莊家少爺》中飾莊雲龍,參加第四屆江蘇省淮劇節獲優秀表演獎;2006年1月在大型新編淮劇
  • 泰國含金量最高三大獎項,nadech最佳男主,道妹勢頭強勁
    泰國雖然不大,電視臺也沒幾個,但是頒獎典禮真是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雜誌創辦的,泰國含金量最高的三個獎項我們一起看一下!Nataraj Awards皇家舞者戲劇獎這個獎項是泰國電視圈的奧斯卡,從評選到頒獎都特別嚴格,到今年是第九屆,前八屆,na哥三次獲得最佳男主角,2011年第三屆《藍色彼岸》、2012年第四屆《愛土之爭》、2015年第六屆《烈陽夢痕》。目測今年第九屆《換錯身愛對人》很強勢!nadech視帝大滿貫,影帝大滿貫!
  • 孜孜不倦的追夢人——淮劇傳承人陳澄
    上月初,我團的小學員張泠、唐曉雲、王登州等還參加了百年淮劇名家名段演唱會的演出。這批學員在魯藝學校學的就很紮實,近兩年團部又幫他們排八出折子戲。15日,學員班的『盜仙草』、『斷橋』將赴鎮江演出,這填補了省淮20多年沒有武戲的空白。」今年42歲的陳澄出生於淮劇世家。父親陳德林、母親黃素萍都是國家一級演員。
  • WTT大滿貫成新三大賽事,馬龍、張繼科等難道都不算大滿貫了嗎?
    近日,國際乒聯官方公布WTT大滿貫賽事成為和世界桌球錦標賽以及奧運會這兩項賽事同等地位的世界新三大賽事,我們知道之前桌球世界三大賽是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不過世錦賽和奧運會明顯更重要,冠軍積分也都是2000分,世界盃的冠軍積分只有1500分,這次調整之後WTT大滿貫賽事的冠軍積分也變成了2000分。
  • 建湖淮劇,傳承從孩子抓起
    「孩子們唱的是我們幼兒園改編的淮歌《春風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淮劇傳承基地,我們充分挖掘地方資源,將地方淮劇元素創編成園本教材,改編了不少適合小朋友唱的淮歌,未來還會不斷充實教材內容。」出生淮劇世家的翠湖幼兒園園長孫婭介紹說。翠湖幼兒園還開展了淮劇手工特色活動,小朋友用畫筆塗抹著各式各樣的臉譜。
  • 大型現代淮劇《送你過江》:一曲小人物的英雄史詩
    1400餘名大學師生、戲曲愛好者觀看了此場由鹽城市淮劇團打造的大型現代淮劇《送你過江》,現場掌聲陣陣、喝彩不斷。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我們以淮劇致敬革命歷史,用經典的藝術形式喚起紅色記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鹽城市淮劇團張正餘團長介紹。
  • 滿足全家需要,智能體驗更好,微鯨電視邀您一同跨年
    當節日的氛圍愈加濃厚,我們才真正感受到2018的遠去。如此盛大的節日,除了買買買和吃吃吃之外,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團聚時刻了吧,哪怕只是在家看電視,也必定溫情滿滿。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微鯨電視已經向我們告白了三年。2015年,微鯨作為一家專注於家庭娛樂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由華人文化CMC正式發起創立並和阿里騰訊等開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