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話匣子 ,作者姚軼凡
話匣子
一群正經的記者「不正經」地說正經事
↑ 點擊「綠色青浦」輕鬆關注~
青浦,金澤古鎮,頤浩禪寺內一株700年老銀杏在初冬暖陽的照射下,越發得金光燦爛。沿著石板路,步入古鎮,三三兩兩的白鷺掠過水麵。遠處,小貓慵懶蜷於屋頭,白牆小巷間裹著花頭巾、圍著綠腰布的阿婆們正忙著生爐子、摘菜、燒中飯......
這樣寧靜如水的日子,宛若古鎮那條小河裡的潺潺流水,波瀾不驚間歲月流淌.......
寧靜了千年,也低調了千年的金澤,終因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其納入先行啟動區,而迎來了她的高光時刻,引得眾多「異鄉人」來到這裡,並留在了這裡。他們中有金融業資深高管,有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的建設者,還有金澤「十四五」規劃藍圖的繪就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展望「十四五」,金澤將吸引更多「新金澤人」投身這片熱土,共同造就一座承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湖區城」。
01
吳俠,從事投行10多年,8家公司的董事,年頭在古鎮上租下一間小瓦房,簡單裝修後,成了她的工作室。「過去從事金融的,總覺得出入外灘、陸家嘴高級寫字樓才是體面的。」疫情之下,在家中雲辦公的她,尋得這片清淨之地,得以復工之後繼續著雲辦公的日常。
常人印象中的「空中飛人」緣何擇滬郊偏遠古鎮留了下來?
「喜水,愛靜,來到上海後就想找一處臨水而居的地方安頓下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曾經的「空中飛人」徹底「停飛」,有了難得的空暇時間,機緣巧合中為自己覓得這處60平方米的臨河小天地,吳俠成為了「新金澤人」,「沒想到在上海還有這樣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鎮,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可不就是我一直夢寐的世外水鄉?」
吳俠時不時在朋友圈曬著歲月如畫般的生活,很快便吸引越來越多的朋友到訪小鎮,其中不乏金融圈的好友與合作者。
「不遠處,華為公司在青浦投建的研發中心已經開工,地處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核心區域的金澤已然是投資的熱土,大家都非常看好這裡,一些基金項目已有初步意向落地於此。」都說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吳俠的朋友們也開始紛紛打聽起古鎮上是否還有合適的老房子,要在這裡支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02
區域面積108.49平方公裡,水域面積佔四分之一,達26.5平方公裡,地處上海西南部的金澤鎮,南與浙江嘉善縣交界,西與江蘇吳江區毗鄰,北與江蘇崑山市接壤......
過去,在常人眼裡,省市交接區域多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末梢地帶,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金澤轉而成為了上海西部的「門戶鎮」,改革創新的最前沿。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金澤鎮列入示範區先行啟動區的五個鎮之一,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陣地,掀開了加速發展的新篇章。
化石成金,區位劣勢轉為優勢,河湖縱橫、藍綠交織的天然稟賦更令金澤引得鳳凰來——上海華為青浦研發中心9月27日正式破土動工!
「我們是把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當作可傳承百年的藝術品來打造的。」40歲不到,說話輕柔,體態纖弱,眼前的黃在豔讓人很難將其與這項投資超百億,佔地2400畝的巨無霸項目負責人的身份掛起鉤來。
「負責青浦基地項目之前,我沒來過上海......」曾參與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建設的她,以華為基建投資業務華東區代表的身份成為了「新金澤人」。
如今身穿工作服,頭戴安全帽,每天出入工地的黃在豔,要為未來入駐金澤的3萬名華為高科技研發人才建造一個「家園」。
城市大學院落、山頂聚落、水鎮、城市經典周線、森林小鎮......七個各具特色的建築組團沿著橫貫東西的中央湖泊環繞布設。
「工程總用地面積158萬平方米,湖面佔地28萬平方米,綠化種植面積52萬平方米,僅這項就佔到總用地面積的一半,真正做到了水綠交融。」金澤鎮鎮長孫茂介紹說,華為充分尊重金澤以水為脈、上善若水的水鄉特色,面向世界招標設計團隊,最終選取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家著名設計公司依據「微型經典袖珍城市」和「現代經典設計博物館」的理念,打造一座生態宜人的科創小鎮。
記者跟著孫茂來到工地現場展示廳,一座仿真沙盤映入眼帘,令人立即對「水綠用地佔總用地面積一半」有了直觀感受。
地塊龐大而狹長,細觀模型,記者驚訝地發現,內部短駁交通甚至用上了小火車和遊船小艇。火車軌道依湖環繞穿行於七個建築組團,各個小島和建築組群設有碼頭,便於船舶上下客,同時還有一條景觀陸上環線,可謂水陸交通動線環環相扣,機動車位將達12074個。
研發中心冠以「現代經典設計博物館」,酷似太空艙、雪梨歌劇院以及水鄉庭院的建築很是搶眼。「這裡面將裝進實驗室、數據中心、會議廳、高端展廳......」孫茂說,華為青浦研發中心將優先承載華為終端晶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研發等業務,以及面向家庭網絡和物聯網的連接晶片解決方案,將加速產業集聚,建設成為全球高標準的高科技研發基地。
03
今年五月才調任金澤的孫茂是青浦朱家角人,他說自己也是「新金澤人」,「出生在緊鄰金澤的朱家角鎮,若論名氣,朱家角要比金澤響亮得多,城鎮化程度也要比金澤好很多,有地鐵,有較為熱鬧的商業區,金澤數十年未變,幾乎保留最為原生態的滬郊鄉村肌理。」
5G新基建、終端晶片、物聯網......華為的到來必然將吸引其上下遊產業鏈在其周邊積聚,「這就成為了我們『十四五』規劃中首先要面臨破題的地方,綜合研判,未來五年的金澤將向著『創新湖區城』的目標,夯實基礎,謀篇布局。」
首先是交通,軌交17號線西延伸方案已經在研究之中,約13公裡,先到西岑地區,再到金澤古鎮,預計明年將有望開工建設。
西岑地區以東2400畝地塊上華為研發基地已動工,以西2800畝地塊依據金澤的「十四五」規劃,將布局西岑科創中心。
西岑科創中心產業定位以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為核心,重點引入智能製造、5G網絡、 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領域,構建集企業辦公、研發中試、技術孵化、生產服務和配套居住為一體的複合型產業社區。
打造西岑科創中心的同時,西岑以南33平方公裡的一條生態走廊也將是亮眼一筆。
這條被譽為「藍色珠鏈」的生態走廊,由「七湖一河」組成。「七湖分別是火澤蕩、南白蕩、西白蕩、大葑漾、小葑漾、大蓮湖、任屯湖,一河是北橫港。」熟稔於胸,如報菜名般脫口而出,孫茂認為,產業壯大成勢,離不開金融的「加持」。
依據規劃,經過一輪生態修復和優化後的「藍色珠鏈」將具有休閒、觀光以及會展、文化功能,築巢引鳳吸引一批金融產業頭部企業落地。
」唯有『金融+科技』方能為金澤建設『創新湖區城』插上騰飛翅膀。」到任便參與金澤「十四五」規劃的孫茂說,「充分利用落地基金的專業眼光,孵化一批初創型企業、培育一批成長型企業、打造一批成熟型企業,引領區域實體經濟良性發展。」
04
51.78公頃的金澤古鎮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這裡將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水鄉客廳』核心區域。」孫茂指著鎮域規劃圖說,按照《長三角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年-2035年)》徵求意見稿,青吳嘉三地將在兩兩交匯之地35平方公裡範圍內,共建一處「水鄉客廳」,目前已經啟動國際招標。
在這裡將集中實踐和示範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區域共享的發展理念,把「水鄉客廳」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複合型文化中心,重點布局江南水鄉博物館、長三角藝術中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展示中心,使其成為展示長三角文化藝術、一體化發展和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
「保護性開發為先,將對古鎮內古寺、古橋進行新一輪搶救性、保護性修復和擴建,對古鎮周邊800畝104地塊進行整體開發,打造具有智慧化基礎設施的高端文創空間,並統籌周邊商業資源,形成文化旅遊產業鏈。」孫茂說。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1300年的歷史,至今完好保存著宋元明清7座古橋的金澤古鎮,其典型江南水鄉韻味無疑將是青吳嘉三地共建「水鄉客廳」裡最具人文底蘊的那一抹亮色......
來源:話匣子
視頻:朱昪
原標題:《「蝶變」中的千年古鎮金澤,未來會怎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