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也可以說,電競在中國的地位非比尋常
為期5天的電競上海大師賽落下帷幕,但故事遠未行至最終篇章。
12月6日,電競上海大師賽閉幕,最後一場比賽《魔獸爭霸3》項目的決賽,Infi以3:0戰勝Moon拿下冠軍。
這一幕的背後承載著太多的內容,在這樣一個賽場之上,在這樣一個輝煌且悠久的項目上,這樣的一個結果的確有著太多可以訴說的東西。
電競上海大師賽意味著什麼?
根據官方在賽後公布的數據,首個比賽日,嗶哩嗶哩直播高峰觀看人次超過200萬,虎牙平臺僅在下午時段賽事觀看人次就超過80萬。賽事全程線上觀賽人次超過4000萬,單平臺峰值觀看人次超過220萬。
從賽事的屬性上看,作為第三方綜合類賽事,電競上海大師賽並沒有非常突出的地方,真正讓這個賽事顯得與眾不同的只有兩個字「上海」。
這是全球全球首個以城市命名、以政府為賽事支持的自創電競賽事IP,其背後則是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
作為本次大師賽的創始合作夥伴和承辦單位,也是賽事製作方,嗶哩嗶哩電競對整個賽事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開幕式現場,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就表示,「電競是年輕世代的文化生活方式,也是數位化新經濟的重要板塊,嗶哩嗶哩將加大創新力度,助力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
作為一家坐落於上海的公司,在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上,嗶哩嗶哩電競以深度綁定電競上海大師賽給出了回應,而B站拿下S賽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單版權,S10也順利在上海舉辦。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比賽成為賽事合作夥伴的企業多達13家,其中有像IQOO、傲風電競椅、Monster Energy魔爪、羅技G、iGame這些與電競相關聯的企業,還有平安銀行、路虎汽車、享道出行、KPMG、飛利浦顯示器、上海聯通、周大福、Kappa等不同領域的頭部品牌。
頂級的品牌贊助商出現,也從側面反應出電競上海大師賽的品牌號召力和影響力,同時也凸顯了當下贊助電競賽事已經不再是如外設、快消等品牌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品牌看到了電競背後的年輕消費群體所蘊含的潛力。而在這些品牌方中,大多數是落戶於上海的企業。
以此大背景去看電競上海大師賽,就會明白這個賽事的意義所在,它是上海擁抱電競這一新興文化的對外窗口。
上海顯然是希望複製當年F1、網球、斯諾克等和上海城市文化相結合的成功模式,讓電競也深入地融入到上海城市文化中,其中「大師賽」三個已經將意圖展現的淋漓盡致。
基於此,電競上海大師賽其實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第三方電競綜合賽事,而是一個正逐漸建立自己的IP品牌,並以此為先導引領整個電競與城市的結合。
目前在中國乃至全球,城市+電競的概念已經不再新鮮,從西安到武漢,都和電競做了深度的綁定,但以官方出面,用城市命名,打造一個標誌性賽事還是足夠的給產業以啟發。
一個可以暢想的未來是,如果電競上海大師賽能夠持續舉辦下去,並逐漸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標準、一個更成熟的體系,那麼再過10年或者20年,電競上大師賽能否成為一個標誌性的案例,帶動城市為主體的第三方綜合賽事。
我們都知道,目前在全球電競市場上,第一方賽事呈現絕對的主流,但第三方綜合賽事也有第三方綜合賽事的魅力,在WCG當年因為第一方賽事興起等各種原因而慢慢沒落後,近幾年我們又看到了第三方綜合賽事大量的出現,說明市場開始呈現多邊化的需求。
一旦這個目標達成,那麼或許作為開端的電競上海大師賽就能如澳網、美網、法網、溫網一樣為城市注入別樣的活力。
故事未終結,電競上海大師賽才剛剛開始。
從廣安裏海灘到上海
1997年金融危機帶來巨了大影響,韓國政府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及產業機構。
從1998年起,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影視劇產業、遊戲產業、電競產業等。
韓國的幾家頂級遊戲公司如Ncsoft、Neowiz基本上都是在那一時期成立,享受了政策、稅收等多方面的扶持。
電競同樣如此,當時恰逢《星際爭霸》發布,這款產品給韓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就是在發布的那一年,韓國CJ娛樂株式會社作為韓國最大的娛樂公司同年開啟OnGameNet電視臺(簡稱OGN)。並在1999年10月2日舉辦了第一屆Progamer Korea Open比賽,也就是「StarLeague」的前身,通過電視向整個韓國直播。
產品+專業的轉播製作方+政府,從一開始,韓國電競就走在了一條康莊大道上,韓國電競在短時間開始騰飛。
一個數據值得注意,2004年,韓國舉辦《星際爭霸》職業聯賽總決賽,作為決賽固定的舉辦地,那次比賽,近10萬名觀眾出現在位於釜山的廣安裏海灘。
彼時的廣安裏海灘就是全球電競中心,那裡會上演一年一度的全球電競最高潮的時刻。與此對比,中國電競的正規賽事還沒有出現,一切還都處於萌芽狀態。
到了今天再去回看,當年有10萬人出現在廣安裏海灘,今天則有超過300萬中國用戶搖號搶6312張的S10全球總決賽門票。
當年有星際爭霸「人皇」Boxer入選一般是有名的政客、學者才能入選的韓國年度人物,今天Uzi曾力壓一眾娛樂明星登頂微博之夜。
當年,韓國的明星電競選手可以代言奶粉廣告,今天中國的明星電競選手可以為Nike代言。
這一路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中國電競已經代替韓國成為全球電競的中心,普華永道發布的《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2020-2024年》統計,中國在2019年已超過韓國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競市場,未來五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4.4%,至2024年收入將高達6.7億美元。
中國電競的中心在上海,當Ti首次選擇進入中國落戶於上海,當S賽第一次單獨在一個城市舉辦時選擇了上海,當以城市為標籤的電競上海大師賽出現……毫無疑問的是,中國電競已經領跑全球,上海正在代替廣安裏海灘成為新的「電競中心」。
伽馬數據發布的《2020上海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評估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上海電子競技賽事收入佔全國的比例達到50.2%。而上海的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收入預計達到6.7億元,佔全國電子競技俱樂部收入的比例達到49.6%。
從釜山到上海的直線距離是809公裡,如果坐飛機一個半小時可以抵達,但中國電競用了接近20年的時間走完了這段路程。
這其中當然同樣離不開政策的扶持,電競上海大師賽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外上海在去年出臺了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健康發展20條意見。
但上海這片熱土始終如一的電競氛圍才是最關鍵的,往前看,知名俱樂部中歷史最悠久的WE俱樂部誕生於上海,第一個吸引了無數海外大牌明星的賽事誕生於上海——StarsWar國際明星邀請賽。
現在看,上海目前聚集了電競產業鏈除產品外上下遊最多的公司,從俱樂部到衍生內容與文化。
以嗶哩嗶哩電競為例,從俱樂部運營,到賽事運營及制播,再到藝人經紀,但嗶哩嗶哩電競這一家就涉足了產業鏈的上下遊多個環節,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如果再算上B站,那覆蓋面則更加廣泛。
「在上海這片土壤上深耕電競,打造擁有城市名片印記的電競內容,嗶哩嗶哩電競將不遺餘力地發揮自身業務和資源優勢,助力上海成為全球電競之都。」嗶哩嗶哩電競總裁陳悠悠表示。
正是眾多如嗶哩嗶哩電競這樣的公司選擇了立足上海,給上海的電競文化增添了一個又一個電競元素,造就了上海當下成為全球電競中心的事實。
2000年,一位叫做Kulou的星際選手代表中國出徵韓國剛剛開始舉辦的WCG,用文字寫下了自己的所聞所感,「像本次比賽在中央地帶有設大屏幕顯示器,只要比賽開始,就不斷播放比賽的廣告,來遊樂場玩的遊客都會看到,而且還專門搭了一個舞臺,禮儀小組成天在不斷向遊客介紹WCGC,分發傳單。開幕式,文化部長親臨比賽現場,可見遊戲在韓國的地位非比尋常……」
從我們的選手去參加韓國的WCG,到韓國的選手來參加上海大師賽。
從韓國的文化部長為WCG打Call,到電競上海大師賽的開幕式環節,副市長陳群,市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體育總會主席徐彬,靜安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亞元,市體育局副局長羅文樺,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金雷,副區長龍婉麗等一眾領導的出席支持。
從遊樂場的大屏幕到上海大師賽賽事宣傳片在中心城區超過1400塊公交大屏播放兩周;在南京西路沿線主要幹道以及靜安體育中心周邊,賽事形象道旗呈現時間超過10天;在上海地鐵站臺及車廂內,2020電競上海大師賽的賽事宣傳片進行了為期一周近4000輪次曝光。
今天,我們也可以說,電競在中國的地位非比尋常。
故事未終結,中國電競才剛剛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