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善良,就像一盞燈

2020-12-19 老可

人性之美是善良。善良,是做人初始的本真。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生來自帶的光茫。善是財富,善是佛心。善是佛前盛開的那朵蓮花,是散發佛光的蓮燈。

坊間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一個漆黑的夜晚,有一位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偏遠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絡繹不絕的村民們,正在你來我往。不經意間,卻被大街上匆忙行走的村民接連兩次撞了個正懷,這對本來就身心疲憊的苦行僧,自然是雪上加霜。

正在懊惱的時候,苦行僧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正從一條靜靜的巷道的深處照過來。

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愣了,很是疑惑。

他急忙詢問身旁的一位村民:「那個挑著燈籠的人,真的是瞎子嗎?」

沒成想,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是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這種概念的,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花紅柳綠的世界萬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的,那他挑一盞燈籠,豈不令人可笑嗎?

▲老可作品

那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遊到了僧人的鞋上。倍感疑惑的僧人問道:「敢問施主,您真的是一位盲者嗎?」

那挑燈籠的盲人告訴他:「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

僧人問:「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者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啊?」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自己!」

「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緩慢地向僧人說:「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碰了一下。」

▲老可清荷作品

盲人聽了,深沉地說:「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他仰天長嘆說:「我走遍天涯海角,奔波著找佛,原來佛性就是人性的善良。善良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見佛,佛也會看得到我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若善良,會步步生香。人性的善良,是柔軟的春風暖人心,是博愛的航行照亮前路,是子夜璀璨奪目的星光,是心底散發的蓮花清香。善良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暖心的行動。善良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和顏悅色,是一個關心他人的目光和柔軟的熱心腸善,或是給孕婦讓座的一個小舉動,無不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老可

人就只有這一輩子,要持守人性的善良,多做好事,行善積德,才能是使自己的世界光彩奪目,照耀千秋。君子者,勿以善小而不為。現實生活中,我們既要獨善其身,更要見賢思齊,要向周圍的人學習。人生苦短,光陰似箭,你現在不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以後恐怕就沒有機會了。善良,是為人的厚道。善良的人做事懂得換位思考,處處想著他人的安危,時時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會為私利去傷害他人。善良,是內心深處的靈魂在金光閃閃地發熱暖心。善良不是傻而是真誠信任,不是笨而是智慧的大愛,不是虛情假意而是溫暖的可愛。可歌可贊的美麗善良不是任人隨意踐踏和消遣的,轉身的時候你就會後悔終生。請珍惜身邊人性善良的人,做個有博愛的自己。因為善良的人不會騙人欺人,善有天助,善有善報,善有人愛,善會構築起人生最好的人緣。和善良的人在一起,心裡溫暖踏實。時間久了,心靈會受到薰陶,自己也會變成和善的人。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一個秉性善良的人,自己也會像一盞明燈,熠熠發光,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老可清荷作品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生命價值的人,亞里斯多德說: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我們既然誕生在這世上,我們就應該珍惜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不是長與短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的靈魂卻活著,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善良的靈魂,像一盞燈,會長明於世,永不泯滅,照耀千古。

相關焦點

  • 《釜山行》善良是天性,冷漠是人性
    就像珍熙表白時說的那句話,都是命運。不知道很多人有沒有從男主最開始的態度裡看到身邊人,他對小女孩說,在特殊時期最先保護的是自己。我能堅信的一點是,如果位置置換,我也一定會用盡一切手段護她周全,那一刻他的自私是父愛。是狹隘了點,也談不上錯吧。
  • 《黑色燈塔》三種人生:人性最大的惡,為何是消耗別人的善良?
    貪婪,罪惡之源,因為它,我們能夠看到人性中惡,看到深不可測的人心。就像是《紅與黑》中曾寫道:「在人生的這片自私的沙漠裡,人各為己,人人都在為自己打算。」王亞楠深知自己的優勢,她將美貌當成武器,將用輿論將整個局面都控制在手中,「女性就是弱勢群體」的偏見讓王亞楠在這場謀局中得心應手,而她本人就像是前夫所說:「她就是個魔鬼,她只愛錢。」
  • 顧城的詩歌《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賞析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在窗簾後面被純白的牆壁圍繞從黃昏遷來的野花>將變成另一種顏色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在一個小站上注視著周圍的荒草讓列車靜靜馳過帶走溫和的記憶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
  • 《帕丁頓熊2》一隻果醬熊散發的光芒,善良所構架的是人性的高度
    善良而紳士的帕丁頓不僅和監獄中誰都不乾熱點鐵拳成為好朋友,還教會鐵拳做果醬改善了監獄的夥食。外表強悍內心自卑的鐵拳因為帕丁頓和過去的自己握手言和,監獄裡的其他人也因為帕丁頓變得有活力了,他們穿著粉紅色的囚犯服,硬生生的把監獄變成了布迪達斯大飯店。帕丁頓不怨恨誤判他成為小偷的警察和法官。在他以為布朗一家把他遺忘之際,在鐵拳等人幫助下帕丁頓逃出監獄尋找小偷。
  • 釜山行2:真實世界裡令人喘不過氣,電影讓人感受到善良的人性
    《釜山行2:半島》不是一部續集作品,是一個獨立且近乎完美的故事架構,來襯託出人性的善良與邪惡都不會是單純不變的唯一值。太善良是《釜山行2:半島》中太過明顯的刻畫;相較於《釜山行》的人性醜惡毫不遮掩赤裸裸的在觀眾眼前,《釜山行2:半島》像是要彌補前部作品過於血淋淋的修飾。畢竟,沒有人想承認內心裡的小惡,都只希望呈現在旁人面前時的溫柔體貼是源自於內心。
  • 希達和巴魯,美好的友情,單純善良人性的真善美!
    美好的友情,單純善良人性的真善美!希達和巴魯他們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洞裡,真讓他們感到萬分奇怪,他們該怎麼走出去呢?就在他們感到驚訝的時候感到困惑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老爺爺,這個老爺爺是這兒的常客,他說自己聽到了石頭的響動,聽到了石頭髮出的聲音,所以想來這裡一探究竟,沒想到遇到了他們兩個小孩子。
  • 《小偷家族》影評:善良和邪惡,本就是人性中最平凡的屬性
    導語:善良和邪惡,本就是人性中最平凡的屬性,論《小偷家族》在看了《小偷家族》後,小編不得不承認,對於是枝裕和的理解存在偏差。作者的直觀感受是,這部作品告別了過去,不是創新的突破,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告別:他對「邪惡」的關注超越了對人性的懷念。由於日本家庭生活的表現,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將他與小津安二郎聯繫起來探討他們的風格繼承關係。
  • 就像天上的月亮,純真潔白,本性善良單純的星座
    就像天上的月亮,純真潔白,本性善良單純的星座處女座處女座們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因為處女座們對於自己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他們什麼都要自己做的最好,最完美。雙魚座她們天性比較溫柔善良,尤其是在面對一些比較感人的事情,她們總是能夠流露出來一些憐憫之情。
  • 人類的善良需要受到公平正義的保護,否則善良將被吞噬
    就像一泓純淨無暇的甘泉,從出谷的那一刻就給了人無窮的美的想像。雖然這種善,比較接近於性無善惡論的思想的單純,人性的無知,但是單純在於各人的喜愛,我以為單純就是善良的表現,雖然人之初時嬰兒本身沒有善和惡的概念,但是善就是給人帶來美和希望的,新生命的誕生給了人類新的延續,也給每個家庭帶來愉悅和快樂,這怎麼可以說不是善的存在呢?
  • 點亮心中一盞燈 | 感恩年曆——感恩角燈塔紀事
    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 它在窗簾後面被純白的牆壁圍繞從黃昏遷來的野花將變成另一種顏色……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符鴻林正是衝著那些善良的心地、淳樸的民風,才主動守護感恩角燈塔,一守就是24年。結緣燈塔感恩角燈塔始建於1951年9月,原為四角鋼架結構燈樁。原址位於感南村約1公裡的海邊,距現燈塔900米左右。初衷是為軍艦而建。1950年12月, 剛擴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中南軍區海軍。
  • 欠錢不還,善良的人永遠不會預知人性的貪婪
    所以,不要輕易去借給誰錢,因為善良的人永遠沒有辦法預知人性的貪婪與醜惡。
  • 《血戰鋼鋸嶺》主題解析:多斯堅守的既是信仰,又是人性的善良
    (圖1:羅斯與未婚妻重逢)戰爭殘酷無情,以此襯託人性善良的可貴,這是導演極力想表現的主旨。有的戰爭片規模宏大,甚至展現時代全景,以此來表現一個大的主題。(圖3: 日軍被燒死)多斯的信仰來源於對人性善良的堅守,信仰基督教不過是其外在表現。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會造就不同的信仰,有不同信仰的人構成了不同的文化環境。比如美國人大多信仰基督教,而日本在信仰神道教,在二戰中表現為狂熱的武士道精神。
  • 請別讓心中的惡念逾越了原本的善良,那不會是你自己喜歡的模樣~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是千古以來的辯題~有人堅持人性本善,因為後天環境、遭遇、教育不足而致人性改變~而有些人則認為人性本惡。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即使新生幼兒皆知護食和嫉妒!所以他們認為人性本惡。但是其實人性本就具有善和惡的兩面性,也就是西方心理學上所稱的天使和魔鬼!有些人「善」表現多一些而有些人「惡」呈現的多一些!
  • 真善美才是人性的主旋律
    卻還可以裝出一副文質彬彬 老實善良的好人模樣 俗話說 明槍易躲 暗箭難防 我們最信任的人 成為了謀害我們的人 這樣的案例
  • 《釜山行》:不僅僅是一部喪屍片,還將人性暴露無疑
    看過了太多關於人性的電影,或殘酷,或陰狠,我一直在問自己,人性,到底是什麼?如朱德庸所言:「你對別人的好就像一顆糖一樣,當時覺得甜,之後就不會覺得有味道了;你對別人的壞就像傷疤,會永遠存在,每次看到這道傷疤就會想到你,這就是人性。」
  • 《美女與野獸》:從迪士尼的故事套路裡,帶著孩子挖掘人性真善美
    貝兒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她從小就像我在鄉村裡,她喜歡讀書看書,喜歡給其他人講故事,貝兒是一個不甘平凡的女孩,有著自己所想要的理想。在村子裡有人想聽故事,或者有人想讀書,貝兒樂意幫他們讀故事,教他們讀書識字,但是也是因為這樣子她受到了村裡人的排斥。
  • 《阿甘正傳》一部展現人性光輝的好電影
    人性的光輝《阿甘正傳》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因為它真實,幾乎人性所有的光輝時刻都在本片2小時20分鐘的時間裡充分展示。人性的光輝又是什麼?個人認為,人性的光輝分很多層面,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正能量」,包括一些美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學過的三字經裡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所有人內心深處都有的一種最珍貴的東西,它能讓人感動,讓人感受到溫暖。還有「同情心」,人類最珍貴的天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些都是人性的光輝。電影《阿甘正傳》又把這種神秘的東西展現在哪些地方?
  • 《阿莉塔的試煉》這是有關力量與人性的較量
    他牽扯到了人性,人性這個詞,並不單單只是我們為了自我滿足而創造出來的,人性有很多深刻的含義。誠然每一個人都是動物,可是人類終究是不同的……阿莉塔的試煉阿莉塔是我們的主角,她是惡龍的一半。動畫中講述的故事也很簡單,前半部分就是阿莉塔與人類騎士的鬥爭;這個故事還有些老套,後來阿莉塔被騎士的矛擊中。就在這一刻,阿莉塔化身為龍,徹底殺死了敵人。可是殺死之後呢?
  • 評《幸福終點站》:即便深處絕境,人性依然熠熠生輝
    而當印度清潔工振臂高呼:「他是一個英雄」的時候,其實也說明了他的善良引起了同類人的共鳴,他的善意已經得到了傳染。 這種身處不幸,依然心懷慈悲,這種身處絕境,依然心懷善良的人性,才是人類道德的最高標準,而他的這種行為,也為他在機場這座孤島上贏得了所有需要的生存物質。
  • 《綠裡奇蹟》:正確與善良之間,請選擇善良!淨化心靈之旅
    科菲(邁克 克拉克 鄧肯)人渣比利崇尚暴力,像一隻瘋狂作到死為止的兇猛野獸,人性最醜惡的欲望化身,魔鬼一樣的人物。梅琳達善良賢淑的梅琳達,患上癌症後,脾氣暴躁、咒罵,她的丈夫痛惜病魔的無情,依然愛著她,她的丈夫是保羅的上司。在保羅的幫助下,科菲治癒了她的癌症,她又變成美貌善良的梅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