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最珍貴酒窯不是自己的?

2020-12-23 寧波晚報

  窖泥貴如金

  4月15日,記者來到宜賓市鼓樓街32號。這裡是昔日「敘府尹長發升大曲燒房」的遺址,內存16口明代古窖,乃我國「現存並一直在使用的最早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其中的5口,可確定為建自明代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比瀘州老窖引以為傲的國窖1573,至少要早一百多年。

  2005年,五糧液的老窖泥「以每克遠高於黃金的價值」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中國五糧液》記載:「這是世界釀酒領域中現存最古老的一塊泥池酒窖窖泥,自明朝開國之年至今,未曾間斷使用,生長著數以億萬計的有益微生物活體,是異常罕見的『活文物』。」

  釀酒界有諺云:「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箇中道理是,窖齡越長,因發酵等作用而沉積的香味物質就越多,酒味就越香。評判酒質的高下,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窖池「陳」的時間。

  縱然五糧液在江北擁有十平方公裡的酒城,已經相當於一個縣城,內有兩萬多口酒窖,但這座龐大酒企的精髓,就在這幾百平方米的酒坊之內。《中國五糧液》稱,這裡是「奠定了五糧液輝煌史的基礎」的地方。

  這16口明代老窖釀出的酒,80%都作為五糧液陳釀年份酒的基礎酒儲存起來,成為年份酒與調味酒的源泉。分管五糧液城區車間的副主任何渝曾說:城區老窖的一級酒率是40%左右,也就是五糧液原度酒。而所有窖池產出五糧液的比率,只有區區5%。

  蜜月期

  尹家是宜賓的釀酒世家,「長發升」至今已有近6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前,「長發升」是宜賓首屈一指的大麯酒作坊,當時酒坊的繼承人尹伯明是宜賓縣酒行會主任委員、四川省商聯會理事,宜賓唯一的一位民國全國商聯代表。

  1950年,宜賓大麯酒釀造工業聯營社(以下簡稱曲聯社)成立,尹伯明擔任副總經理。1952年「五反」運動後,曲聯社解散,五糧液的前身——「宜賓國營二十四酒廠」成立。

  同年年底,尹伯明將「長發升」16口酒窖及一千餘平米的廠房租給國營二十四酒廠,雙方籤下第一份租約,為期兩年,每月租金35元。「長發升」成為五糧液篳路藍縷的發家之地。

  尹家主動將酒坊西側的住房交給聯營廠用來做辦公室。

  1953年,尹伯明以民主人士身份任宜賓市委統戰部顧問,每月領津貼30元。1955年3月,尹伯明成為宜賓市第一屆政協常委、駐會委員。自此,尹家退出釀酒業,再未返身。

  1954年,尹家和酒廠續籤租約,租金漲至50元一月;之後1957年,由於尹家騰了一間樓房租給酒廠,月租金又加了5元。1956年1月,宜賓市公私合營開始,尹家並未納入公私合營改造。1958年9月,私房經租開始,尹家將1149.85平方米交給國家,每月得到55元租金中的12元,一直持續到1966年9月。

  儘管未參與經營,但在五糧液騰飛的道路上,尹家「長發升」的助力卻是不可或缺的。姑且不論解放初期「長發升」的16口酒窖是國營二十四酒廠當時最大的生產力,五糧液建廠初期兩次得獎,皆離不開尹伯明將珍藏「長發升」陳釀獻出來做母酒的幫助——1956年五糧液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名酒座談會,名列第一;1963年的第二屆全國評酒會,第一次參加的五糧液一舉奪魁,自此聲名大振。

  「454號」文件

  1966年至1976年期間,有關那16口酒窖和一千多平方米廠房的所有權一直處於混沌未明的狀態之中。直到1984年,宜賓市政府一份對私房改造過程中的錯誤進行糾正的文件,解開了僵局。這份名為「454號」文件的主要內容為:

  「對一九五八年九月改造你在鼓樓街34、36號內的房屋進行了覆核,該房面積18.17平方米,屬錯改房屋,現應予糾正,從一九八二年元月一日起退還產權。」該文件下方以鋼筆字手寫註明的:「酒窖屬房主所有,由五糧液酒廠作價收買」。這被尹家認為是古窖歸他們所有的最有力證據。但此時,這16口古窖仍以五糧液的生產工具被使用著。而從1966年開始,尹家未再從酒窖和廠房中得到任何收入。

  在拿回所有權的政府證明文件以後,尹家開始了讓這種所有權產生實際體現的努力。

  1993年1月,古窖何去何從的問題終於擺在五糧液廠長王國春的面前。當時,五糧液經營管理部就此提供三個解決方案:方案一繼續與尹家換約續租;方案二類似入股;方案三是一次性買斷。當時王國春的回覆是,「按方案一辦理」,同時確定年租金為1637元,「租金按年遞增率6%支付」。

  尹家接受了換約續租的方案,但拒絕了王國春提出的租金數字——他們認為不到兩千元的年租金太少了:刨去那18.17平方米的房屋,相當於每口窖池的月租金只有8塊5毛錢。

  在經過半年的協商後,1993年五糧液和尹家籤訂協議,續約5年至1998年,年租金8890.45元,每年遞增3%。

  協議還商定,「以宜賓市府發(1984)字第454號文件為據」,五糧液一次性付給尹家45774.28元,作為1985年到1992年的租金,「結清歷史舊帳」。

  1995年,在鼓樓街一次拓街改造時,五糧液以89萬的價格從宜賓市房產公司將尹家租給國家的1149.85平方米的廠房買下,又以13.26萬買下尹家253.31平方米的自留房屋。此時,除了那18.17平方米的房屋和16口酒窖,五糧液已將「長發升」的廠房全部購入。

  1996年2月6日,宜賓市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再一次就尹家對18.17平方米房屋和16口古窖的產權做出確認。該公證書表示,「尹伯明/唐青英夫婦遺留房產、酒窖所有權由其子女尹嵐源(孝田)、尹孝其、尹孝功、尹孝根……繼承。」

  分手

  2009年,五糧液和尹家的合作再一次走到分岔路口,這一次率先提出分手的是五糧液。「我公司決定從2010年起不再與你方籤訂換約續租協議書」。在1993年五糧液與尹家再籤租約後,雙方又於1998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四次換約續租,年租金分別為198000元、217800元、224334元、231064元。

  經計算,新中國成立後,尹家將「長發升」廠房和古窖租給五糧液的30年間,共獲租金260餘萬元。尹孝功並不覺得這是一筆大數目,如果再籤租約,據知情人士稱,「鑑於古窖的稀缺和不可複製性,每年一千萬也不算多」。

  2009年,五糧液和尹家的合作再一次走到分岔路口,這一次率先提出分手的是五糧液。2009年10月19日,根據歷屆換約續租協議的約定,尹家按例致函五糧液,告知協議即將到期。然而等待2個多月後,尹家在12月29日收到的回覆竟然是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不再籤訂鼓樓街32號釀酒窖池租賃協議的通知》。通知稱:「五糧液已經於1995年和1996年分別購買了酒窖上方的廠房和尹家自留房,所以該窖池產權歸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我公司決定從2010年起不再與你方籤訂換約續租協議書。」

  五糧液告訴尹家,以前籤的租約是錯的,我們每年要付給你租金,是國有資產流失。

  尹孝功感到難以理喻:「從1993年你就開始租,租約換了四份,現在突然告訴我這是國有資產。既然是國有資產,你為什麼不在1995年買了廠房以後就停止和我籤租呢?」

  2010年1月10日,尹孝功致函五糧液,告知其《通知》嚴重侵權,希望在2010年3月底收回。

  政府決議

  爭議持續4個月後,宜賓市政府於2010年3月介入。3月15日,宜賓市國資委和國資公司找到尹孝功,讓尹提出解決方案。尹表示,首先要確定尹家對16口古窖的所有權,在這個基礎上什麼都可以談。

  事實上,無論是尹家還是五糧液,都沒有那16口酒窖的土地使用證。2008年,尹家曾到國土局希望辦理16口酒窖的土地產權證,遭到了拒絕。而五糧液公司有的也只是酒窖上房屋的產權證。

  4月21日上午,宜賓市政府和五糧液進行磋商,市長、副市長、國資委領導皆有出席。22日下午,宜賓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禮華向記者介紹了會議的決議情況。決議可以用兩句話概括:1.古窖是國有資產,是五糧液的。2.宜賓市將16口古窖判給尹家的454號文件是錯誤的。

  劉禮華反覆強調的是,五糧液「不僅僅是宜賓的酒廠,它現在是國有企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肯定是要維護的」。劉禮華解釋,454號文件是當時的宜賓市政府對私改的糾錯,而私改「涉及到生產資料的部分,也就是我說的廠房、酒窖」,是「沒有錯的,是不能糾的」。

  劉禮華給這筆歷史舊帳做出了概括,私有改造「是國家的大政策」,「如果這個要糾的話,那不止宜賓的五糧液酒窖,還有全國都是一樣(要糾正),這個是不能糾的」。

  4月20日,尹孝功聯繫五糧液副總鄭晚賓,得知「從4月22日起,3天以內,五糧液會給她一個答覆」,但尹家至記者發稿時仍未接到五糧液的電話。據《瀟湘晨報》

  半個世紀前,「五糧液」酒種的創造者,尹家「長發升」將自家的16口古窖租給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其篳路藍縷時的助力者;現在,五糧液告訴尹家,這16口古窖歸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16口比金窖還珍貴的明代酒窖正成為紛爭之地:宜賓釀酒世家傳人尹孝功和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都聲稱他們是古窖的所有人。

相關焦點

  • 五糧液的鎮宅之寶調查:16口明代古窖池竟是租用
    在五糧液的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如下介紹:「五糧液現存明代地穴式麯酒發酵窖,其歷史已達600多年之久。正是這些窖池,奠定了五糧液輝煌史的基礎。……這16口明代古窖池五糧液一直使用至今,而其他酒廠所宣稱的古窖只是一個遺址而已……」  瞧瞧,瞧瞧,單單是從五糧液官方網站上流露出的片言隻語,便能看出五糧液的自豪之情。
  • 牛二和茅臺,五糧液相比,也不是一無是處!
    那麼咱們今天就來做一個翻天覆地的對比,就拿牛欄山和茅臺五糧液說個事。今天我就要讓大家看看牛欄山茅臺五糧液排除包裝品牌附加價值因素外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買單的?想要評判一款酒酒質的好壞自然是要從顏色,口感,香味,回味,健康程度這幾方面考慮。
  • 生於1368年的五糧液古窖池
    就在這個改朝換代之年,在西南的川蜀之地,「一群」國家寶藏誕生了——它們就是如今五糧液的古窖池群。提到五糧液明代古窖,很多人會想到長發升的牌匾,在這古老的作坊裡擁有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都始建於1368年。
  • 釀酒世家與五糧液公司爭奪明代酒窖所有權
    半個世紀前,「五糧液」酒種的創造者,「尹長發升」將自家的16口古窖租給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其篳路藍縷時的助力者;現在,五糧液告訴尹家,這16口古窖歸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所有。16口比金窖還珍貴的明代酒窖正成為紛爭之地:宜賓釀酒世家傳人尹孝功和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都聲稱他們是古窖的所有人。本報記者曾鳴 四川宜賓報導尹孝功不會忘了鼓樓街32號。
  • 600年過去了,孕育五糧液的這條江,正醞釀新的傳奇?
    明初,五糧液的前身「溫德豐」糟房已經釀出「雜糧酒」,並形成了自己的配方——「大米糯米各兩成,小麥成半黍半成,川南紅糧湊足數,地窖發酵天鍋蒸」。如今,在五糧液501車間,便有三口窖池始於當年的「溫德豐」。   水井坊博物館與五糧液501車間相隔250公裡,岷江將它們連成一線。那是明代釀酒產業的另一個縮影。
  • 源起1368年的五糧液明初古窖池
    就在這個改朝換代之年,在西南的川蜀之地,誕生了「一群」國家寶藏——它們就是如今五糧液的明初古窖池群。提到五糧液明代古窖,很多人會想到長發升的牌匾,在這古老的作坊裡擁有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都源起於1368年。
  • 五糧液與茅臺,只差100元?普五漲價兩次,五糧液依然難飛天
    文 雷彥鵬編輯 成靜衛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曾感慨:「江湖上老大不好當,老二也不好當,尤其是當過老大的老二。」這並不是謙虛,至少在價格這件事上,五糧液挺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價格成了最敏感的一環。控貨、提價,成了各家高端品牌慣用的技術性手段。八代普五上市還不到兩個月,五糧液就宣布提價,即從8月份開始,第八代經典五糧液的終端建議零售價上調200元,變為1399元/瓶。
  • 501五糧液,定義中國超高端白酒
    3個月後,五糧液在2019年春季糖酒會上正式發布「501五糧液·明池釀造」和「501五糧液·清池釀造」兩款戰略性超高端產品,強調「每一滴都來自明清古窖池,每一瓶都擁有唯一的編號,並且限量發售,極具稀缺性。」
  • 歷史彌香之粹——五糧液明代古窖
    在老街的居中一段,一座頗具明代風貌的建築赫然眼前,這裡就是五糧液古傳釀酒作坊所在地。其中的古窖池建於明初,是我國唯一現存最早的、保存完好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在652年歲月裡,她們從未間斷髮酵,沉澱著酒香,氤氳著酒韻,讓你恍惚了時空,忘卻了自我,以為自己走進了另外的時代,在酒香中徜徉,留在唇邊的是酒香,永駐心中的是古老的酒文化。
  • 501五糧液:明池釀造,每一口都是歷史、歲月的味道
    五糧液副總工程師趙東近日表示,五糧液希望讓消費者真正的了解產品,了解喝到的每一滴五糧液酒。所以「501 五糧液」限定車間、限定窖池,就是想要告訴消費者,這裡的每一滴酒都來自501車間的明代窖池,每一口品嘗都是歷史、歲月的味道。
  • 打造高端產品矩陣 五糧液新品亮相1218大會
    圖為五糧液高端新品「501五糧液」據了解,「501五糧液」出自五糧液的第一座車間—501車間。這個以「長發升」「利川永」等為代表的156口古窖構成的「明清古窖池群落」,統稱為五糧液501車間。這裡有迄今為止窖池結構保存最完整、釀酒古法技藝傳承最連續、不間斷使用時間最長的「活窖」。
  • 說說五糧液的「任性」
    說到最任性的白酒品牌,我覺得是五糧液,起初我並不了解五糧液,隨著我感受五糧液產品的增多,不得不說五糧液真的很任性,可能因為其是「濃香大王」,是中國第二大白酒品牌,因為有錢,所以任性。說到五糧液的醬酒品質,我曾與我的白酒品酒培訓班老師交流過,他也很喜歡五糧液的醬酒,只是五糧液沒有花功夫做自己的醬酒品牌,所以玩成這個樣子。起初我沒有在意,最近我接觸了一些五糧液酒廠的朋友,才知道有些酒廠朋友也並不怎麼在這款酒。聽他們說,五糧液酒廠有大量醬酒庫存積壓,以至於醬酒車間減產,許多釀酒工人到濃香車間上班。
  • 五糧液明初古窖 歷久彌新的酒之「魂」
    有著漫長釀造歷史的五糧液古窖池坐落在這條老街的28號,經650餘年不間斷使用的明初老窖,是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地穴式麯酒發酵窖池,這正是五糧液獨有釀造技藝和卓越品質的精髓所在。宜賓擁有獨特的弱酸性黃泥粘土,含有鐵、磷、鎳、鈷等多種元素,特別是在五糧液明代古窖池中,鎳、鈷含量相當豐富,起固化作用的鎳和起催化作用的鈷對酒的品質起著重要作用。走進五糧液501釀酒車間的八家古傳釀酒作坊,你會發現,這裡的釀造工藝仍沿襲著最古老的方式。從分層起糟、續糟配料、蒸餾摘酒到黃泥封窖,各個釀造環節仍舊採用的是人工操作。
  • 五糧液冰淇淋走紅,五糧液集團說不關它的事
    據琉璃鯨方面介紹,這款冰淇淋以黑巧克力為主要原料,添加了2-3克的五糧液白酒,表面撒有可食用金粉,標價18元。它的酒精含量不高,所以在品嘗的時候雖然會聞到酒味,但並不會醉,在呼氣式酒精檢測儀檢測中,數值顯示為0。除五糧液金巧冰淇淋外,這家茶飲店還在銷售五糧液舒芙蕾。
  • 五糧液:一壺醇酒聚五行
    五,在中華文化裡是最富有哲思含義的一個數字。人類從有文明以來,就開始試圖用五行文化歸納世間萬物之本質。正如知名養生專家張其成所說,「世間萬物都可分為五行,天地日月星辰如此,人如此,中醫如此,白酒也不例外。」自中國元代開始釀造蒸餾酒以來,高粱成為了釀酒糧食之王。可是,在宜賓,卻一直延續著五糧釀造的模式,直至今日在中國白酒行業獨樹一幟,並且成就了豐富飽滿的酒體,獨特迷人的口味。
  • 501五糧液 三個限定提升濃香型白酒高端價值表達
    這些珍貴的明代窖池,加之擁有30年以上釀酒經驗的專業匠師以飽含工匠精神的雙手,聚天地精華,生成珍釀「501五糧液」…… 在五糧液第二十二屆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上,五糧液發布了超高端產品「501五糧液」,這款概念版產品並沒有奢華的發布場面,而是一次真誠的溝通,講述中國頂級白酒的誕生。
  • 五糧液與阿里合作 五糧液最新股價多少
    五糧液是中國知名度較高的白酒品牌,更是一款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白酒,當然會深受消費者喜歡的。然而,根據最新消息得知,五糧液與阿里合作,打造白酒+網際網路新經濟常態。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的股票必然會受到影響,那麼五糧液最新股價多少呢?
  • 鬥法汾酒、五糧液,茅臺是如何一路扶搖直上的?
    汾酒原本想的是降維打擊,卻把自己帶進了一個紅海市場,競爭慘烈。汾酒不僅在新的市場攻城拔寨並不順利,而且在原有的市場領域也逐漸喪失了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指的正是之前國家給它定的高價格。小到婚喪及各種人情往來,大到國宴。在酒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喝的往往並不是酒——檔次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
  • 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家有老酒」五糧液專場活動舉行
    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陳年五糧液酒由於產品的稀缺性、市場的廣闊性、品牌的成長性,擁有巨大的增值空間。五糧液將繼續致力於五糧液老酒的價值挖掘,加強品牌建設和老酒市場培育。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上,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五糧液陳年白酒收藏愛好者俱樂部(以下簡稱"俱樂部")正式成立。
  • 喝了半個多世紀的五糧液,保證你不知道它最開始的名字
    對此,不少朋友表示疑惑,當今「濃香派」白酒中,單糧釀造以瀘州老窖稱雄,多糧釀造為五糧液制霸,不是說好的「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麼?為什麼1952年的第一屆全國酒評大會沒有五糧液的一席之位,直到11年後的第二屆全國酒評大會它才嶄露頭角呢?答案很簡單,那時候的五糧液還是個「孩子」,在茅臺、西鳳酒、瀘州老窖、汾酒「四大」江湖老前輩面前它只有「宜賓五糧液,拜見老天師!」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