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新加坡這座「花園城市」,仿佛置身於綠植的海洋中,最讓人無法忽視的當屬這裡的美食。綠樹林蔭下,高樓林立間,各種店鋪的美食招牌比比皆是。新加坡是旅遊者的勝地,更是美食者的天堂,早期下南洋的華人給這裡帶來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飲食特色和文化。
在小編到訪新加坡期間,品嘗了很多的新加坡特色美食,也深深地體會到這裡的文化與獨特的生活。美食是新加坡最特別的文化符號,在這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無論是名氣很大的高檔酒樓,還是街邊的傳統老店,你總能發現一些似曾相識的家鄉味,這對於到新加坡旅行的中國遊客來說既感到親切又覺得新鮮。
百姓古早味
說到新加坡美食,不得不提的就是肉骨茶——那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同時也是物美價廉的大眾吃食,每一個來新加坡的遊客都不會錯過它,小編也不例外。
在好友張文文的推薦下,我們來到了位于吉寶路上的歐南園亞華肉骨茶,剛一進門,就被牆上貼滿著的照片所吸引。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些明星、官員來此品嘗肉骨茶留下的合影。帶著好奇,小編心生疑問,是什麼味道吸引了這麼多名人?
原來亞華肉骨茶經營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直到今天每一鍋湯的火候和味道,依然由創始人魏月華親自把控,並一直保持最初的做法。張文文是20年前隨父母移民新加坡的,她說那時候就已經開始在這裡吃肉骨茶了,而這二十年間它的味道非常正宗沒有變過。
正在說話之餘,剛端上來的肉骨茶還熱氣撲騰,香氣也隨著往上湧,清澈的湯麵上漂浮著金黃色的油花,讓你的味蕾再也無法故作矜持。一口咬下去,肉質鬆軟的骨肉非常好嚼,可以明顯感受到它的纖維彈性,咀嚼之後要把所有的味道都感受一遍才能吞下去。骨湯也是很好喝的,在口腔中散發著濃鬱的味道。亞華肉骨茶管理者林秀鳳說:「好的湯,肉的鮮甜和胡椒、水是融在一起的,秘訣就在於用最新鮮的食材,不放任何甜味劑,湯的甜頭完全來自豬的骨髓。」可能這個味道就是源於真誠,因為要長時間地燉煮,才能把這個豬骨裡面的精華給燉出來。
聽她介紹,吃肉骨茶最地道的方式就是搭配米飯或者油條,這可能跟先輩們幹苦力,早上吃肉喝湯配米飯,比較經餓有關。相傳肉骨茶是在20世紀初,由廣東和福建地區下南洋討生活的華人帶去的,為了長時間維持體力和適應溼熱的氣候,他們將當地的胡椒、當歸、枸杞、肉桂等常見的材料做成茶包與排骨一起燉煮,並配上白米飯來增加體力,以便應對一天的體力勞作,由於用藥材燉煮的骨湯味美且祛溼排毒,因而大受勞工們的歡迎。此後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改良,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
林秀鳳告訴小編,吃肉骨茶的同時,還要配上一杯地道的中國茶。這種獨特的搭配不僅可以消脂解膩,還與古老的絲綢之路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把中華飲食文化帶到這裡,給新加坡的飲食習慣帶來了中國印記。
才下舌尖,卻上心頭
肉骨茶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福建派為主的黑湯肉骨茶,主要用8種以上藥材和肉骨熬製而成,色澤濃厚,中草藥味十足,多分布在馬來西亞。另一種則是以潮汕派為主的白湯肉骨茶,做法簡單,但用料講究,選用肉多的豬肋骨去熬製湯底,只放蒜頭和胡椒。在新加坡主要是以潮汕派的肉骨茶為主,而最正宗的肉骨茶就屬這家潮汕華人的老字號。
新加坡人十分愛吃肉骨茶,除了一些慕名而來的遊客,大部分來亞華肉骨茶的都是些老顧客。
臨近中午,小編看到店裡已經坐了很多顧客,和我們同桌的是一個三口之家,他們每周都會按照慣例來這裡吃肉骨茶。因為味道很新鮮,肉特別甜,湯也特別好喝。
周先生告訴我們,每個禮拜都會帶上家人來這裡吃上兩三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家店的口味幾十年都保持不變,我的兒子在這裡從小吃到大,希望我的孫輩們也可以品嘗到這樣的美食。
亞華肉骨茶的價格從新加坡幣7元到8元不等,換算成人民幣不到40元一份,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經濟實惠。林秀鳳說,店裡每天可以賣出七八十公斤的排骨,每天都要營業到凌晨四點鐘,早上不到六點就又有顧客前來吃早餐,湯鍋基本上都是24小時在熬煮,豬骨也是不停的添加更換,所以才會熬出如此好喝的骨湯。
據林秀鳳介紹,自打祖母那輩起,便從潮州老家移民到了新加坡。30多年前姨媽同她的姐妹一起開了這家肉骨茶店,從小在店裡長大的她,每天放學都會到店裡幫忙幹活。幾年前,林秀鳳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金融公司工作,後來因為姨媽和母親年事都漸漸已高,所以決定辭職回店裡幫家人打理生意。
林秀鳳說,「我從小就是喝亞華肉骨茶長大的,所以對它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未來,希望可以用更現代化的方法管理這家店,並繼續把這份傳統味道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海外華人祖祖輩輩都可以品嘗到中華美食的味道。」
本刊記者:張洪瑞
責編:王海
本文為《中國東協報導》微信平臺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