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想知道「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到底是多少呢」?這個數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對外公開過——以2019年為例,全球所有的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總量約為51.84萬億美元。
而2019年全球所有國家、地區的經濟總量是87.55萬億美元,即人口僅佔全球約15%的發達國家卻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接近60%,而人口全球佔比高達85%的發展中國家,僅佔據了40%的經濟份額。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4萬美元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2019年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4.84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只有5490美元——即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人均的約9倍,差距非常之大。
其中,盧森堡的2019年人均GDP超過了11萬美元,瑞士人均GDP超過了8萬美元,挪威人均超過了7萬美元,美國人均超過了6.5萬美元,丹麥人均接近6萬美元——均比發達國家人均水平更高。
但是,我們熟知的一些主流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卻低於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比如,2019年德國的人均GDP接近4.65萬美元,加拿大人均GDP略微超過4.6萬美元,都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2019年英國、法國和日本的人均GDP都是略微超過4萬美元,義大利人均GDP略微超過4.3萬美元,韓國人均接近3.2萬美元,西班牙人均接近3萬美元,而捷克和希臘等國只是2萬美元左右——與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差距就更大了。
為何日本、英法德的人均GDP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都是G7集團成員國,都屬於高等發達國家,但為何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居然都達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呢?是我們之前的認知出現了錯誤嗎?
原因其實是「美國抬升了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以2019年為例,美國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佔發達國家經濟總量比例突破40%——換言之,如果不算美國,那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將少了4成啊。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如果不算美國,那2019年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降至30.41萬億美元,人口降至7.443億,人均GDP降至4萬美元左右——即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的人均GDP是不低於平均水平的(不算美國的情況下)。
但因為美國的存在,憑藉其「一己之力」抬升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這的確說明美國的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經濟大國,同時也說明了發達國家內部之間的經濟發展也是很不均衡的。
網友們,與其他多數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製造業依然很突出。在轉移了大量中低端產業的同時,依然保持了高端製造業和高端科技產業的優勢。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工業化,這些產業依然是保證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