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葬禮才用的花圈,日本用於開業典禮,韓國更奇葩,竟用於婚禮

2020-12-14 芭扎黑呀

說起花圈,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晦氣,因為在我們中國只有在葬禮上才會見到紙紮的花圈,但是你能想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使用花圈的習俗,和我們中國人差距很大嗎?

有位在日本留學的朋友回國以後就和大家吐槽,說上學的時候有一次和日本的同學出去逛街,看見街道兩邊擺著很多的花圈,他以為是有喪事拉著這位同學要繞道走,結果日本的同學反而拖著他往前走,嘴裡興奮地喊著「又有新店開業了,肯定在搞活動,快點去看看」,嚇得他差點跟這位同學打起來,後來他才知道,在日本花圈是送給剛開業的新店的,和我們國家的使用方法不一樣,中日文化在這方面顯現出了最大的差異

在日本只要是有新店開張的街道上,中國人和日本人是很好區分的,面色怪異的一定是中國人,面帶微笑的一定是日本人,反正中國人是不會在花圈前面微笑的

即使是已經知道了這是兩國文化的差異,但是在日本的中國人看到一家店鋪的周圍擺滿了花圈還是會覺得很怪異,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這些花圈上的燈還會亮,給不少中國人都造成了心理陰影,還以為到了傳說中的陰曹地府呢

其實日本的花圈有的也是用在葬禮上的,彩色的花圈是用於店鋪開業,黑白色的花圈和一些色調較淡的花圈是用在葬禮上的,這一點和中國倒是差不多

除了日本,韓國的花圈使用場合也和中國不一樣,韓國的花圈竟然是用在婚禮上的!

在韓國,一場隆重的婚禮是少不了花圈的,花圈的數量要是少了,主人家還會覺得沒有面子,而且他們最喜歡在花圈上用的花還是百合花,雖然這寓意很好,但是顏色不好啊,一些在韓國生活的人去參加婚禮,卻看到滿滿一個禮堂的白色花圈,心裡的震驚程度也是可想而知了,臉上可能也會出現很多精彩的表情

中國臺灣在辦喜事的時候也喜歡送花圈,只不過人家不用白色的,但是除了白色什麼顏色都喜歡用,顏色越豔麗越多越好,而且不光是婚禮,訂婚宴、金榜題名宴、店鋪開業、升職加薪、生日宴、當選宴全都要送,臺灣人看來是真的很喜歡花圈啊

每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習俗都不同,這很正常,但是現在又是一個國與國之間交流日益頻繁的年代,而大家所做的,就只能是「入鄉隨俗」,在外國遇到和自己的國家不一樣的風俗文化不要批判什麼,也不要表現得太過大驚小怪,就算是要吐槽,也要回到家以後再吐槽,在當地就吐槽小心被人打。

相關焦點

  • 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日本人卻用在開業典禮
    到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中國人,第一次驚掉下巴幾乎都是因為花圈。在中國葬禮上用來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的花圈,卻被日本人用來慶祝店鋪開業。「路邊放的,雖然知道是祝福用的,但是走過去還是瘮得慌。」為了讓開業的喜慶持續得更久,很多花圈通常都自帶燈泡,到了夜裡,那些花圈還會亮起來。
  • 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日本人卻用在開業典禮-虎嗅網
    到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中國人,第一次驚掉下巴幾乎都是因為花圈。在中國葬禮上用來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的花圈,卻被日本人用來慶祝店鋪開業。那些擺在開業店鋪門口的花圈,乍一眼看上去跟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極其相似,中國遊客看著都不自覺地繞道。「家旁邊的彈珠機慶祝開業,我路過以為是出殯。」
  • 都說日本婚禮像葬禮?那一定沒見過韓國傳統婚禮,花圈和白紙成標配
    都說日本婚禮像葬禮?那一定沒見過韓國傳統婚禮,花圈和白紙成標配 就拿日本、韓國這類距離我們國家比較近的地方來說,每年就都是會有非常多的中國遊客前去遊玩,而在這些國家玩的時候,不少人也是能感受到很多他們當地的一些特色風俗和習俗。
  • 日本男子來到中國旅遊,看到花圈竟以為是婚禮用的
    很多其他國家的人都對中國非常嚮往,他們覺得中國不僅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還有如今更高速的發展。在有些從來沒來過中國的外國人眼中,中國給他們的印象還是隨處可見練武術的人,人人都有飛簷走壁的能力。那些人都是來到中國後,才知道中國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 中國人出殯用的花圈,韓國人卻用來追星
    畢竟頭頂「花環」+兩條「對聯」,很難讓中國朋友不聯想到葬禮上的花圈輓聯。〓 煤炭盒迷上韓國偶像的中國粉絲、日本粉絲等,也入鄉隨俗,紛紛送起米花籃。有中規中矩式的,祝福偶像勇敢美好之類。婚禮、升職加薪都用花圈祝福不止是追星,花圈祝福早已融入韓國的方方面面。追韓劇的中國觀眾看到這個結婚畫面,幾乎都是一頭霧水,這拍的是結婚還是出殯?
  • 韓國粉圈攀比鏈:愛他,就送他花圈吧
    畢竟頭頂「花環」+兩條「對聯」,很難讓中國朋友不聯想到葬禮上的花圈輓聯。事實上,這是韓星樸志訓高中畢業典禮上,粉絲送的祝福物品,在粉圈有個對應的專業名詞叫應援物。在韓國,明星但凡有公開活動,出單曲、參加綜藝、電視開播、生日、出道紀念日……哪怕是開個咖啡店,粉絲都要送應援物,以表達對偶像的支持。
  • 我結婚了,記得送我花圈,你答應過我的
    這件事如果不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結婚送花圈在韓國,只要你結婚親戚朋友都會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和花圈?!太刺激了!你能想像一對恩愛的情侶,在雙方家長簇擁中緩緩走向婚禮殿堂,身邊歡聲笑語,兩個人喜極而泣,而身邊堆滿了花圈的場景嗎?
  • 日本人辦喜事送花圈?
    到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中國人,第一次驚掉下巴幾乎都是因為花圈。在中國葬禮上用來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的花圈,卻被日本人用來慶祝店鋪開業。花圈就像一面魔鏡,日本人站在它面前會露出笑容,中國人則面色凝重。街道上只要有店鋪開業擺花圈,總能在第一時間就篩選出哪個路人是中國人。東京繁華的歌舞伎町,每次有新店鋪開業,都會出現一整排花圈,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中國遊客,臉上會出現異樣的表情。
  • 為什麼葬禮要送花圈?花圈如何送?
    贈送禮金的同時,葬禮參加者還要向逝者的靈位進獻花圈,上書輓聯,以示哀悼。按照習俗,花圈本應由參加者自行準備。但由於購買不方便等原因,花圈一般都由喪屬提前準備,參加者到場後只需提供姓名等信息,由喪屬安排人員書寫輓聯貼上即可。
  • 日本高校為何選擇網上畢業典禮?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
    就風俗習慣而言,中國人喜慶時喜歡大紅大紫的顏色布局,葬禮使用白色,而日本無論紅事還是白事都使用黑色和白色,更奇葩的是日本喜事和喪事都擺花圈(花輪<はなわ>),有的日本人也說中日兩國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截然不同,甚至勢同水火(水と油)。
  • 各國傳統婚禮服裝,日本的很奇葩,網友:還是中國的喜慶
    【各國傳統婚禮服裝,日本的很奇葩,網友:還是中國的喜慶】日本的傳統婚禮看起來實在有點奇葩,新年頂著一個很大的白色球形東西,這這一身白也被稱為是「白無垢」代表著新娘的潔白無瑕,還有這個也意味著新娘的性格也自從嫁入夫家後變成了一張白紙,在娘家的所有小脾氣小性子都得去掉
  • 山西臨汾農村葬禮出現共享電子花圈 50元租7天?
    花圈、花籃是中國民間喪葬文化的一個傳統,以前都是一些紙紮的,送到追悼會現場,或者是墳上。為什麼要送花圈,大概是象徵和指代鮮花,表達哀思,寄託哀悼,也表達死者一生的品德高尚,豐功偉績,平凡偉大云云。花圈使用竹子、木頭、鋼絲、紙張,很多也就一次性的,放在墳上風吹日曬的,也被毀損了。有沒有人回收或者盜取花圈呢,可能有,但是大多數人不會吧,畢竟是死人的東西,忌諱。在山西臨汾翼城農村,有個裴姓村民母親去世,親朋好友都送共享電子屏花圈。
  • 花圈製作過程
    花圈在我們喪事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親屬悼念逝去親人常用的寄託物,那麼一個花圈是如何產生的呢,用鮮花或者紙花等紮成的環形的祭奠物品
  • 日本傳統婚禮現場:看著像「葬禮」,在中國婆婆都不讓進門!
    中國人喜歡喜慶紅色的禮服,但日本卻完全不同,他們的婚禮全部都是以白色和黑色為主,看到日本傳統的婚禮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黑白後,很多中國人都表示接受不了,看著就像中國的「葬禮」。日本傳統婚禮,看著像中國的「葬禮」雖然日本與中國相鄰很近,但是我國和日本的婚禮相差得非常遠,日本的傳統婚禮儀式也非常的繁雜,他們要分為神前式,教會式,佛前式,人前式四種,婚禮在神前式時,男女雙方需要通過339次交杯酒來盟誓相愛一生,白頭偕老。
  • 金庸葬禮在港舉行,馬雲劉德華鍾楚紅敬獻花圈輓聯
    2018年10月30日,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11月12日下午6點,金庸先生的葬禮於香港殯儀館舉行,並定於11月13日出殯。金庸先生的葬禮是按照其生前遺願,以私人葬禮的形勢舉行的。
  • 花圈:傳統的喪葬文化中,是沒有花圈的,甲午戰爭之後才傳入中國
    對於城裡人而言,這樣的陣仗就很少見到了,大家都住在高樓大廈裡,買下這麼多花圈,該擺在哪裡呢?周圍的鄰居,大多數都互不相識,又有誰會到家裡看望你呢?不過,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都清楚花圈是個什麼玩意。通俗來講,花圈就是用竹架和紙花做成的半球面祭祀用具。在加餐葬禮的時候,人們多會選擇送花圈,來表示對逝者的悼念。
  • 電子花圈風靡浙江台州 最隆重葬禮出動260輛車
    最隆重葬禮曾出動260輛電子花圈車  記者今年3月底在台州部分鄉村調查時發現,類似「電子花圈出租、代駕一條龍,環保實惠又氣派」的廣告十分普遍。在當地的網絡論壇,出租電子花圈的廣告、業務電話更為常見。  在台州路橋區橫街鎮一處沿街小店,做電子花圈生意的潘先生拉開塑料布,下面堆放著的一排電子花圈呈現在記者面前。
  • 挑選葬禮鮮花要注意什麼?如何送葬禮鮮花?
    當某人去世時,送具有紀念意義的綠植或鮮花可以表達出你的深切關懷,它同樣是一種傳統的方式用於向死者表達尊敬,葬禮鮮花的訂購如今變得非常完善和快捷。當然也有些地方適合送樹型花卉給死者家屬,這表達了與死者的友誼或感情就像長壽的樹木一樣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挑選葬禮鮮花要注意什麼?如何送葬禮鮮花?
  • 參加葬禮時為什麼要送花圈?給逝者送哀悼花圈要注意哪幾點講究?
    花圈為喪禮專用的。參加葬禮時,人們常常敬送花圈,作為對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並不是為喪禮專用的。 花圈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古代西歐曾用花圈作為獎品頒發給凱旋的戰士和運動場上的優勝者。 印度和緬甸,至今還保留著用薔薇花做成的花環給貴賓戴上以表敬意的習慣。花圈,原來作為禮物,以示尊重和敬禮 ;以後逐步演變成對去世的親人和好友敬獻花圈,以表示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悼。
  • 日本傳統的婚禮,嚴肅像「葬禮」,外國人:氣氛好奇怪
    當然,每一個國家都有每一個國家的傳統婚禮,像中國的傳統婚禮就很有意思,新郎穿著紅袍騎著高頭大馬來新娘家接人,還有各種講究至極的禮俗,最後才能把新娘子娶回家。不過,你可別看中國式傳統婚禮繁瑣,其實很多國家的傳統婚禮相對來說都是比較講究的,比如說臨近我們國家的日本。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日本傳統的婚禮,嚴肅像「葬禮」,外國人:氣氛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