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出版

2020-12-16 四川在線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

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日本明治維新後,出於政治、經濟和對外軍事擴張需要,對中國進行了長時間、巨細無遺的全面踏查。其中歷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當屬東亞同文書院。該書院進行了持續45年的中國旅行調查,參加者達5000餘人,調查路線約700餘條,足跡遍及除西藏外的中國所有省份(包括臺灣),調查內容涉及中國各地經濟狀況、經商習慣、地理環境、民情風俗、地方方言、農村實態、地方行政組織等,形成了上千份《調查報告書》和《旅行日誌》。《中國省別全志》正是以此為基礎編纂而成,成為建立在周密實證調查基礎上的較完整的中國各省志書叢編。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書影 四川省地方志 供圖

《中國省別全志》(四川省)由東亞同文書院於大正六年(1917年)1月24日出版刊行,是1915-1921年陸續出版的18卷《中國省別全志》中的第五卷。該卷共10編169章,全文1080頁,附地圖36幅、照片72幅、事物說明圖17幅,總括記載了川渝沿革概略、清代及現今之行政規劃、面積及人口、氣候、四川與外國關係、四川之鴉片。同時,分章節詳述了重慶、成都及所轄縣城城市狀況、川渝貿易總論以及重慶、宜昌和常關之貿易狀況、川渝交通及運輸狀況、郵政和電信、四川省北部及西部之農林畜牧和四川省之生絲、商業機構與商業習慣、貨幣與金融機構、度量衡等,內容極為詳盡全面。


圖為榮溪流域鹽業輸送專用船——歪屁股船。船尾扭曲,可輕鬆在溪水小灘中避開巖石,也可通過曲折且極為狹窄之水道。本書所載民船圖約20幅(四川省地方志辦 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該卷所載內容多是通過科技手段採錄而來,能更清晰客觀地還原歷史面貌:所配圖片多為相機拍攝而非我國早期志書採用的素描;所配地圖和城鎮布局也是用近代科學測量手段並手繪而成,而非傳統的寫意手法;描寫江河情況均附有經科學測量的流量、流速等內容;記述各流域民船也圖文並茂地描繪了民船的外形、噸位和用途等。


成都市街圖〔來源:《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四川省地方志辦 供圖〕

由於原書為日文,不利於讀者閱讀、研究和利用,自2017年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日語專家對全書進行翻譯。作為一部絕無僅有的由外國人編纂的中國省別全志,該志四川省卷中文版的編譯出版,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重慶市街圖〔來源:《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四川省地方志辦 供圖〕

從史料價值看,一方面,因為其編纂目的是為日本在華利益服務,因此在保證真實的基礎上,對日本關注的內容記述極為詳盡,能極大地彌補中國國內資料的不足,為當代研究晚清、民國時期川渝經濟社會狀況提供了翔實珍貴又鮮為人知的資料。另外,與清末民初日本人大都選擇從中國都市入手調查不同,本卷以農村為中心,詳盡調查了川渝縣城與縣城間鄉鎮村的情況,為川渝地區的地理和區域史研究提供了龐大信息。另一方面,該書在體裁、篇章結構、文辭章法等方面,與中國傳統方志和當代方志迥異,可從方法論上為史志工作者帶來地情資料挖掘利用、地方史志編纂研究的啟發。


圖5:成都崇麗閣,今望江樓〔來源:《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四川省地方志辦 供圖〕

從現實意義看,讀者閱讀本書,可了解近代日本從事中國踏查的深度和廣度,認識到其侵佔中國的用心之深和用力之切,時刻保持警醒。同時,本書是當時川渝地區社會政治、經濟、交通等方面情況的真實記載,對當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具有參考借鑑價值。

相關焦點

  • ...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日本明治維新後,出於政治、經濟和對外軍事擴張需要,對中國進行了長時間、巨細無遺的全面踏查。其中歷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當屬東亞同文書院。
  • ...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日本明治維新後,出於政治、經濟和對外軍事擴張需要,對中國進行了長時間、巨細無遺的全面踏查。其中歷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當屬東亞同文書院。
  •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正式出版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四川省)中文版正式出版。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正式出版中新網成都12月15日電(王爵)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15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 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出版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 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日本明治維新後,出於政治、經濟和對外軍事擴張需要,對中國進行了長時間、巨細無遺的全面踏查。其中歷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當屬東亞同文書院。
  • 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 《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
    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即蓄謀侵佔中國的鐵證,它同時再現了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具有重大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再現日本人鏡頭下清末民初川渝實景——《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 2020-12-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以《中國省別全志》四川卷為...
    各國列強為在博弈中佔領先機,對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日本由於地緣的接近以及文化上的淵源對此項活動更是心存偏執。在日「經略中國」的背景下,地處西南、環境閉塞的川渝也未能逃脫日本的深入踏查。其中,東亞同文書院學生的川渝踏查規模最為宏大且「業績」斐然,近10年的調查成果被收錄在《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四川卷中。
  • 日本人鏡頭下再現清末民初川渝實景
    □朱丹 林嘉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振宇  記者12月16日從省地方志辦獲悉,由該辦組織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譯的《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四川省)中文版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彬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
    各國列強為在博弈中佔領先機,對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日本由於地緣的接近以及文化上的淵源對此項活動更是心存偏執。在日「經略中國」的背景下,地處西南、環境閉塞的川渝也未能逃脫日本的深入踏查。其中,東亞同文書院學生的川渝踏查規模最為宏大且「業績」斐然,近10年的調查成果被收錄在《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四川卷中。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但在當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影響下,文學翻譯多以「開啟民智」「救亡圖存」為主要目的,兒童文學翻譯大多也不是單純「為兒童」的,不是以兒童閱讀趣味或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末民初是我國兒童文學由「不自覺」向「自覺」狀態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文學翻譯雖為「成人本位」,且被當作社會改良的有力工具,但其仍為五四時期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 《哈佛中國史》(全六卷)中文版出版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專電(記者白瀛)《哈佛中國史》(全六卷)中文版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叢書由加拿大漢學家卜正民,美國漢學家陸威儀、羅威廉,德國漢學家迪特·庫恩撰寫,是繼《劍橋中國史》後能代表西方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史研究全新成果的多卷本中國通史。
  • 清末民初,一個故事最多的時代
    這一時期,社會形態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涉及領域之廣、氣勢之大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儘管市面上已有不少各種形式的演繹作品,但人們看完很難真正記住清末民初的那段歷史。而這套《黃同學漫畫中國史》——國內首部講述清末民初的漫畫作品——橫空出世填補了這個空白。
  • 清末民初鑑藏家完顏景賢
    張伯駒在《北京清末之後之書畫收藏家》一文中盛讚完顏景賢為「清末民初北京書畫收藏家之首」。1917年在京師書畫展覽會上得以一睹完顏景賢藏品的內藤湖南認為完顏景賢的藏品是參展諸家中最好的。張伯駒先生在《北京清末之後之書畫收藏家》一文中盛讚完顏景賢為「清末民初北京書畫收藏家之首」。1917年京師書畫展覽會上,完顏景賢在出品目錄中排名第一,而且參觀了該展覽會的內藤湖南稱「尤服完顏都護之富精品。」鄧以蟄稱完顏景賢與李葆恂是端方鑑賞書畫的兩大法眼,而完顏景賢的鑑賞水平有遠在李葆恂之上。王季遷認為凡是有完顏景賢鑑藏印的書畫都是寶貴的。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但在當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影響下,文學翻譯多以「開啟民智」「救亡圖存」為主要目的,兒童文學翻譯大多也不是單純「為兒童」的,不是以兒童閱讀趣味或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末民初是我國兒童文學由「不自覺」向「自覺」狀態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文學翻譯雖為「成人本位」,且被當作社會改良的有力工具,但其仍為五四時期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 清末民初新粉彩方形提梁壺
    清末民初新粉彩方形提梁壺 2019年09月19日 11:26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劉燃冰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第三卷第五冊齧齒目I》出版
    《中國古脊椎動物志:第三卷第五冊齧齒目I》出版 2019-04-26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近日,《中國古脊椎動物志:第三卷第五冊齧齒目I》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 古籍收藏之清末民初的石印本
    自清末到民國,中國出現的大、小石印書局多達百餘家,以上海為中心遍布全國。同治十三年(1874年),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附設的土山灣印書館始設石印印刷部,用於印製教會宣傳品。光緒二年 (1876年),創設申報館的英國人美查在上海開設了點石齋石印局,開始石印圖書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彙》、《康熙字典》、《佩文韻府》、《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等。
  • 「現代中國」的常識建構:清末民初「讀本」中的現代國家觀念普及
    從研究取徑上看,既有研究討論「現代中國」的基礎常識建構,其重心多放在轉型時代所出版的大量報刊上。這當然非常重要,因為在清末民初思想媒介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報刊雜誌的大量湧現,而報刊的確對於現代中國的基礎常識建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只要對報刊的製作、銷售、閱讀等各種面相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其中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解釋的問題,尤其是如何估計和解說報刊的實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