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這種古老的寶石,因其有各種神秘的古老傳說和神奇功效,一直以來深受藏族同胞喜歡和追捧。而近年來,隨著藏族題材珠飾品收藏熱潮的興起,目前產量極少的天珠則成了古玩市場上最昂貴的珠子,且在拍賣會上也是屢創天價。不同材質與形制的珠子是近年收藏市場中的熱門種類,它們既可以欣賞、把玩、佩戴,又可以投資增值。天珠是珠子裡最名貴的品類,人們認為它有強大的能量,是天神賜予的寶物,有崇高的宗教意義,可以消災轉運。由天珠的稀缺性和獨特的文化內涵來看,它是值得收藏的珍品,價格上漲迅速。
天珠本身分為天然天珠和工藝天珠兩大類,天然天珠最早可能起源於藏民族對靈石的崇拜,由西藏先民用藏區獨有的「九眼石頁巖」磨製而成。可以想像,這種稀有的瑪瑙化石聚合體十分難得,故是天珠中的「王冠」。古吉天珠是一家專門做天然天珠的廠家,採用九眼石頁巖原石打磨而出的天然天珠,品相優美,自產自銷!
天然天珠在古時便極少,流轉至今的幾乎沒有,如果在收藏市場上見到號稱天然天珠的,基本上都是「以次充好」的工藝天珠。工藝天珠可分為古工藝天珠和新工藝天珠。千萬不要因「工藝」二字低估古工藝天珠的價值,因為古工藝天珠被收藏者稱為「至純老天珠」,因存世量少,故收藏價值與經濟價值都難以估量。其源深古邃的製作工藝早已失傳,考古學者只能大致研究出其基本製作思路。
西藏先民開採瑪瑙礦石,然後加工磨製成扁圓、細橄欖等形狀,又在珠體上用礦、植物顏料繪以各種宗教圖案。有人認為天珠的製作全過程中須由高僧活佛念佛誦經,而後經開光、佩戴、加持。此說值得考校,因為相對古代大量製作的工藝天珠,不可能製作天珠的每個步驟都有高僧誦經加持,只能是它製作完成之後在漫長的流轉歲月中被其主人送至高僧處開光、佩戴、加持,然後方成靈物。用古工藝製成的天珠被稱為「至純老天珠」,極其珍貴,是藏家追尋的目標。
同所有的古玩藝術品一樣,工藝天珠也面臨一個「斷代」的問題,新工藝天珠自不必說,所謂「斷代」是針對古工藝天珠而言。因缺少時代特徵的標準器以及製作工藝的失傳,古工藝天珠的斷代很難,有經驗的專家只能大致推算其年代。斷代的主要依據主要通過風化紋和包漿。一顆古工藝天珠鑑別的關鍵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最主要的代表也就是風化紋和包漿。風化紋是天珠在外力作用下在表面產生環狀剝蝕的現象,是指老化表面特徵,最具代表年代長短的標誌,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許多自然而不規則的風化紋路,深淺不一,似魚鱗紋又似鳳爪紋,尤其在黑棕色紋路上觀察比較清楚明顯。而包漿是天珠在經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在表層生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殼」,包漿不是天珠上的汙垢,是酸、鹼、分子與本體分泌物長期融合的一種附著物,它是洗、刮不掉的,就像舊瓷器、明清家具上的包漿一樣滑潤自然。如果以新工藝天珠做舊加工,即便在圖案及形態上看起來很古舊,但風化紋和包漿卻不能偽造。
有不少收藏者認為天珠上的硃砂點可以作為古工藝天珠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種說法其實是不確切的。所謂天珠的硃砂點,區別於「硃砂」這種礦物,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就是天然礦物中所含鐵元素物質,經過長時間接觸大氣中所含物質後形成氧化鐵,經天珠由內部往外延伸出來,其顏色有些是淡咖啡色,有些是深紅色,這些硃砂點大多肉眼不可見,只有透過放大鏡才可以見到。天然的硃砂點是神秀而內斂的,比較少見,而坊間製作的硃砂點,大多誇張而虛浮,有些甚至在盤玩的過程中慢慢脫落。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古工藝天珠的硃砂點,根據佩戴主人和地域、季節的不同,也會有變化甚至消失、重現,這也是天珠神奇的一面。所以硃砂點與古工藝天珠的真假沒有任何關係,這一點不能作為天珠斷代的依據。歡迎到古吉天珠一起和吉吉老師交流、鑑定、保養以及共同學習探討文玩藏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