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印「冀」|滄海桑田野長城 古今烽火鑄英魂

2020-12-25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開欄語

萬裡長城在河北留下驚鴻獨秀

運河湯湯在河北傳唱出千年史詩

這片慷慨、厚重的熱土上

鐫刻著中華文明的印記

書寫著燕趙大地的傳奇

就讓我們走近長城、大運河

尋找那些深藏不露的河北印「冀」

巍峨宏偉是它

自然低調是它

當長城在綿綿崇山峻岭中

以另一種原始、古樸的姿態出現

在大自然雕琢的滄桑美感中

依稀可見當年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風骨

走進河北那些鮮為人知的野長城

發現另外一種長城印「冀」

野長城,指沒有被修葺過或者人為開發的長城,它們保留著長城的最原始形態,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歷史價值。

車軲轆坨長城

車軲轆坨長城

圖/靈壽縣文保所

在人們慣常印象裡,明代萬裡長城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長城。然而,石家莊周邊的太行山上也有豐富的明長城資源。以太行青石壘砌的車軲轆坨敵臺位於太行山巔,是石家莊靈壽縣明長城的制高點之一。儘管現在敵臺只殘留下3米左右的基座,但抬頭仰望,依然能想像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鶴度嶺關

圖/王謙拍

長城——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歷史印記,未經修葺的野長城,正如「巨龍」最真實的模樣,蜿蜒曲折,橫於天地之間。位於邢臺內丘的鶴度嶺關,修築在1400多米的高山之巔。懸崖峭壁、山川奇石,「險」是它不可逾越的威嚴。而摩崖石刻中所說的「萬年天險」、傳說中只有仙鶴能飛過的千古傳奇又為它的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倒馬關

倒馬關村口殘存的下城

圖/高麗紅

「單于痛哭倒馬關,羯奴半死飛狐道」說的就是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山東麓的倒馬關。古老的城牆,斑駁的磚石,浸染著歲月的滄桑。「六郎碑」殘破的碑體、模糊的字跡下,是將士們冷峻鎧甲的歷史底色。烽火歲月已過,英雄的身影不朽。

六郎碑

圖/苑永濤

西域樓

金山嶺長城西域樓

圖/屈冠華

它們不只是一塊塊沒有生命的磚頭,它們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沿著承德金山嶺長城的將軍樓繼續往東走,遇見了斷壁殘垣的西域樓。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洗禮,敵樓木製樓板已經腐爛消失,只餘角落裡堆著些掉落的不完整的牆磚和斷牆邊微動的雜草,好似在嘆息烽火狼煙的故事,又好似等舊人歸來。

羅文峪

彈痕累累的羅文峪長城

圖/蘇小虎攝影作品《滄桑》

長城越群山,經絕壁,穿荒原,橫瀚海,人們看重它抵禦侵略、保衛家國的重大意義。因而用「萬裡長城永不倒」來象徵、比喻中華民族地生生不息,數千年一直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形象。唐山遵化市的羅文峪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明軍抗擊清軍的前沿,歷經幾百年風雨之後,中國軍隊也在這裡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當年英勇抗敵的戰士已老去,彈痕累累的羅文峪依然守護著這片土地。

時間流逝,野長城孤傲冷峻的走過無數春秋,這實實在在的、可以觸摸到的歷史心跳,令人溫暖和感動。泰戈爾眼中的它「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著古老的國度。」而在河北這片土地上,家國情懷、離別悽婉、雄渾山河,在野長城的殘缺和拙樸的映襯下,又有了更多的故事和意境。行走河北,尋覓不為人知的野長城。

- End -

來源 | 河北旅遊

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正式啟用文旅分時預約平臺

推行門票預約管理制度

引導遊客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1

樂享冀

2

暢遊冀

相關焦點

  • 滄州:河北印「冀」| 穿越千年的大運河風景線-1
    運河湯湯在河北傳唱出千年史詩這片慷慨、厚重的熱土上鐫刻著中華文明的印記書寫著燕趙大地的傳奇讓我們走近大運河河北段尋找那些深藏不露的河北印「冀」河北印冀大運河河北段途經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廊坊、雄安新區,這近600公裡的河段記錄了河北的無限風光。在運河兩岸那些煙雨中的亭臺樓閣、清晰可識的城池古蹟、湖泊中的蓮舟、古老又具有現代氣息的城池和在大運河上周而復始的一隊隊駁船……一切都恍如隔世,渺如雲煙。站在古運河的堤岸上,恰如赴一場跨越千年的約見。
  • 爬野長城,河北見,夜宿長城多害怕
    河北 的太陽在5:00就起床了,4:30分天就亮了,我選擇4:50分出發上山。行走在殘存的野長城在別人遊記裡已經讀了很多次野長城,本想著昨晚開到烏龍溝去爬長城的,但考慮再三,雖然烏龍溝長城保存很好,但與白石山相差也並不大,因為我以後還會再安排一次野長城的
  • 錐子山長城,中國最美的野長城
    錐子山長城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是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始建的,目前還未被開發,仍是原汁原味的野長城,因這裡的長城形式多樣
  • 遊烽火邊塞  ·  讀長城歷史
    其後五項活動分別是:第一項是9月26日舉辦的「遊烽火邊塞·讀長城歷史」旅遊文化嘉年華暨塞上朔州長城旅遊節開幕式。開幕式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烽火傳遞。以「實景+全息燈光+動畫展示」相結合的方式,以報告平安為主旨傳遞烽火。
  • 遼寧葫蘆島:烽火臺前憶烽火 遼東長城氣勢雄
    首山主峰上保存著明朝時修築的烽火臺,西北麓建有朝陽寺院,掩映在奇松怪石叢中。山東麓建有盤山棧道,依山而建,如同金龍。現已被定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連山區塔山鄉盤道溝村小虹螺山上的遼東長城,與甘肅的嘉峪關、北京的八達嶺、河北的山海關、綏中的九門口一樣,是一部氣壯山河的壯麗詩篇,是中華民族鐵骨錚錚的脊梁,是和古埃及金字塔一樣震驚世界的雄偉建築
  • 「野長城」真的野嗎?
    長城已經歷經千年歲月風霜洗禮,已經殘缺不全的身軀卻依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他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我們能做的是去關懷、愛護和保護他,可就是這麼一處重要的文化遺產除了經受自然風霜雨雪,地震雷擊等因素的破壞外,還要遭受無理的人為踩踏。曾幾何時,「野長城」這個名字出現在很多戶外愛好者的字典裡,一個「野」字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野外,還是野生的意思呢?
  • 隱匿河北的野長城很多 被稱「倒掛長城」的很少人踏足卻美如畫卷
    建議有條件的其他有長城的省市加以修複本地的長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旅遊景點,同時保護了萬裡長城。今天就讓我們看看,河北那些隱匿在你不知道的野長城吧!野長城,指沒有被修葺過或者人為開發的長城,它們保留著長城的最原始形態,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歷史價值。
  • 在雨天的慕田峪長城感受曾經的滄海桑田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國人民抵禦外敵侵入、保家衛國的見證。長城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軍事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延續修築時間超過2000年。
  • 爬長城只去北京?河北保定的「野長城」,原始到這個樣子!
    雅倫的旅行:淶源縣,是我旅行到河北保定的第一個落腳點。這裡是全國境內長城最長的縣之一,我來到這以後最感興趣的就是人們口中的「野長城」。據說離淶源縣城不遠的白石口就有一段可尋的長城,我肯定是要去見識一下的嘛!
  • 冀朝鑄:中國紅牆第一翻譯(組圖)
    冀朝鑄的梯子比他人的高、長、結實、耐用。  按冀朝鑄1952級清華化學系的同班同學龔育之的話講:他見證了中美關係破冰的全過程,從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斯諾  發出的最初的信息,到基辛格秘密訪華,從尼克森公開訪華的聯合公報,到中國駐美聯絡處的艱難籌建,從中美建交後鄧小平出訪  美國,到擔任駐美使館的公使銜參贊。
  • 河北11個地級市,從冀A到冀T,你最喜歡哪個
    河北下轄的11個地級市,從冀A到冀T,你最喜歡哪個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盤點一下河北各地級市。1、石家莊市-冀A石家莊,簡稱「石」,河北省省會,是全國糧、菜、肉、蛋、果主產區之一,有「北方糧倉」之稱。著名景點:西柏坡、古城正定、隆興寺、趙州橋、駝梁、柏林禪寺、榮國府等。
  • 「續」遼寧境內另一處野長城,比錐子山長城還難爬,原汁原味的野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段野長城在目前保存尚好的一段,始建於明代洪武十四年,距今已有630多年的明永安長城。因為要先步行3公裡公路,然後再爬長城至高點。同是這段長城,河北一側又稱作正冠嶺長城。世紀交替,日月如梭,長城歷經磨難,飽經風霜。
  • 承德又驚現一段野長城!全國獨一無二!「個性」超過你所知道的長城!
    >野長城大黑關長城由於現在的交通改道走了牆子路和古北口,所以這裡也一下子冷清下來了,道路上除了當地農民的車輛偶爾駛過,基本沒有多少遊人來打擾,成了名副其實的野長城。圖片來自網絡(攝影:都市麗人)這段地處偏遠的野長城,由於只有敵臺沒有城牆,更由於它一城連兩省市四縣區(河北承德縣、興隆縣、灤平縣——北京密雲區
  • 河北深山現萬裡長城罕見之奇觀—大理石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修建的長城大多數都已殘缺不全,至今保存比較完整的是建修於明代的長城,所以人們看到的長城一般指明長城,長度,也是明長城的長度。
  • "野長城"保護刻不容緩 天津境內長城修復不到一成
    位於河北省灤平縣境內金山嶺長城全長10.5公裡,1984年起進行修繕工作,目前尚有3公裡多的長城段落未經過維修;緊挨著金山嶺的澇窪鄉,有一段4.4公裡的五道梁野長城,而整個鄉裡的野長城長達20多公裡。有媒體報導,經過測繪,天津境內的長城段一共有40283.06米,目前修復的只有3025米。八達嶺長城所在的北京市延慶縣內,有170多公裡的野長城,目前只修繕了20多公裡。
  • 《野長城》締造新影帝 王小毅舊金山電影節稱王
    聖費朗西斯科時間10月9日,第三屆美國舊金山國際新概念電影節頒獎典禮在Herbst Theater隆重舉行,實驗電影《野長城》主演王小毅憑藉高超的演技獲得「最佳男演員」大獎,一場不可能的愛情成就了實力派演員的影帝夢。
  • 從冀A到冀T,扒一扒河北這些深藏不露的特色美食!
    河北地大物美,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除了各大值得觀賞的旅遊景點外,特色美食也不容忽視。
  • 長城最美的還是野長城,原始原貌不多添一磚一瓦
    接上一篇野長城,爬到了山頂登上了長城,我終於真正地體會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含義了。這裡跟八達嶺完全不一樣。山頂的長城沒有被修理過,保存的全部是原汁原味的長城。有的地方的磚已經脫落了,漏出來下面的土層。野長城的人不多我眼前這一段還算保存比較完好的,沒怎麼受損,只不過雜草比較多。遠看長城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真像一條巨龍,綿延不斷。挺佩服古時候修建長城的人。那麼高的地方竟然能修起來那麼長的長城,不愧是世界第七大奇蹟之一。
  • 遊烽火邊塞 讀長城歷史
    9月26日晚,「遊烽火邊塞•讀長城歷史」2020塞上朔州長城旅遊節在山陰縣廣武明長城景區望月廣場開幕。作為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必爭的邊塞要地,朔州遍地都是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長城就是標誌之一。朔州被譽為中國長城歷史博物館,有2000餘年的長城修築歷史,朔州的古長城見證了歷朝歷代守防邊關、抵禦外侵的歷史,見證了「走西口」的艱辛和晉商的崛起,這次旅遊節的舉辦就是挖掘長城歷史,講好長城故事,打造長城品牌,助推朔州高質量轉型發展。希望各位嘉賓與我們一起相約朔州、暢遊長城,體驗別樣的邊塞之旅、感悟亙久的長城文化。
  • 賞析《七律.登慕田峪長城》,嘆烽火長城千年之中華民族脊梁
    慕田峪長城於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萬裡長城的精華所在。此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京畿的軍事要衝,有正關臺、大角樓、鷹飛倒仰等著名景觀,長城牆體保持完整,較好地體現了長城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