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結構】
【知識必備】
(一)自然因素
(1)氣候:由題設得出是什麼氣候,總結出:降水適度,氣溫適中
(2)地形: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出:地形平坦開闊
(3)河流:由地圖判讀出臨河:①運輸功能:河流交匯點、過河點、河口、河運的起點或終點,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或豐富
(4)自然資源:判讀圖中某地是否有某種自然資源或臨近某種自然資源
(二)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運輸:由地圖判讀圖中某地是否臨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碼頭、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交通便利
(2)農業基礎:本地農業基礎雄厚(為城市發展提供大量剩餘農產品)
(3)政治:是否為行政中心(如省會、首都)
(4)旅遊:該城市旅遊資源是否豐富,旅遊業是否發達
(5)科技:該城市是否科技發達
(6)宗教:是否為宗教聖地(拉薩、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等,一般城市都不要考慮)
(7)軍事:一般城市都不要考慮
【典型例題1】埃及沙漠廣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開羅人口約1 800萬,是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開羅以東的沙漠地區興建新首都。新首都作為政治中心,規劃容納500萬居民,提供175萬個長期工作職位。下圖為埃及略圖。據此回答1~3題。
1.推測埃及興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C )
A.平衡地區發展
B.提升國家形象
C.分散開羅人口
D.吸引國際投資
2.與開羅以北地區相比,在開羅以東地區建設新首都的優勢條件是( B )
A.農業發達
B.用地充足
C.基礎設施完善
D.交通便利
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長期工作職位,所屬的主要部門為 (D )
A.農業 B.製造業
C.建築業 D.服務業
【典型例題2】20世紀50年代,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我國修建了蘭新鐵路。蘭新鐵路在新疆吐魯番附近的線路如下圖所示。讀下圖,回答第4題。
4.50多年來,蘭新鐵路並沒有改變該區域城鎮的分布,是因為該區域的城鎮分布受控於(B)
A.地形分布
B.綠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典型例題3】下圖中甲地所在的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據此回答5~6題。
5.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導區位因素是(D)
A.地形
B.氣候
C.公路交通樞紐
D.港口
6.該城市發展成為該國首都的優勢條件是( D )
A.位置適中
B.資源豐富
C.氣候宜人
D.經濟中心
【典型例題4】圖17示意關中地區和楚河地區。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簡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區位優勢。
【參考答案】地處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寬闊;氣候較溫和;河流較多,水源充足;周邊地區農業基礎較好,農產品豐富;交通便利;是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高考地理微專題34城市規劃
高考地理微專題33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高考地理微專題32有關人口計算問題
高考地理微專題31 地形對其他地理要素的影響
高考地理微專題30影響生物種類多樣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