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潛水Diving》雜誌 作者:PADI資深教練 張雷(Leon)
第一次潛水耳朵很疼?甚至因為這個放棄了潛水?耳壓問題真的是潛水的天敵嗎?帶著這些問題,今天資深教練就教你如何調耳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練指導Q&A——現場教你調耳壓
Q 我在某些旅遊景點體驗過幾次潛水,耳朵非常疼,我是不是就不能潛水了?
A 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這時就需要你進行耳壓平衡。如果平衡不好或者沒有來得及平衡就會導致耳內壓力下降,造成耳膜巨疼乃至破裂。很多在國內旅遊景點參加過體驗潛水的人都會對潛水有陰影。但是請放心,在正規的潛水系統培訓一般都會先學會耳壓平衡的方法。在獨立潛水時,潛水員可根據自己耳壓的狀況決定是否繼續下潛,而不是像體驗潛水一樣被人強迫往下摁。總之,只要受了專業的訓練,平衡好耳壓,30米深度和1米深度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Q 請問在潛水中常見的平衡中耳的技巧有哪些?
A 1屏氣:吸氣,屏住呼吸,閉緊嘴巴,將氣用力推向喉嚨的後部。這樣可以翻開耳咽管,保證壓力平衡。2舌頭活塞運動:捏住鼻子,使口腔中充入一些空氣,封閉會厭骨,使軟顎骨降到自然的地位,像活塞般地運動舌頭,迫使空氣流向喉嚨。3吞咽。 4活動下顎。
Q 耳塞能有效保護耳朵不受水壓的壓力傷害嗎?
A 只是能在你伏在水面上的時候怕水進入耳朵,導致中耳炎,才會戴耳塞。如果你是浮潛,或者是背著氣瓶下去的話,耳朵裡什麼都不要塞,還有,在水下的時候,你如果耳朵疼,就捏住鼻子,閉緊嘴巴,然後吐氣,這些氣無法排出,衝到耳朵,自然會把耳朵的通道打開,這樣就不會疼了,俗稱:排耳壓,如果你覺得麻煩,就在耳朵疼的時候,咽口水,這樣也會幫你排耳壓。
另外,你感覺疼痛也可能是由於外耳道栓塞,進水後發炎腫脹引起的;你自己試著掏一下外耳道,看有沒有異物,如果有的話就說明是栓塞引起的。
Q 如何評估加壓力度是否合適?
A 在教授減壓技巧之前,學會評估加壓力度的方法非常有用。即觀察鼻子的充氣情況。如果從下面把鼻孔堵住就可以觀察到鼻子的充氣情況。用手指堵住鼻孔,觀察鼻子的肥胖部位,既緊靠手指上方的這個部位像氣球一樣向外膨脹。鼻子的膨脹代表加壓力度(鼻腔壓力),既用於耳咽管的壓力。可以對著鏡子練習以改善技巧。僅僅給鼻腔加壓還不等於給中耳充氣。但是如果潛水員說沒有耳咽管張開的感覺,聽不到劈啪聲,教練可以用這種方法檢查鼻腔壓力,評估充氣力度。對著鏡子自我練習可以比較加壓力度。
Q 發生耳氣壓傷後怎麼辦。
A 如果發生耳氣壓傷,要立即終止潛水。如果症狀不很嚴重,一般1~2周會好。在耳壓平衡能力恢復正常,中而沒有異常響聲並且聽覺恢復正常就可以潛水了。如果有問題,應該立即就醫。
Q 請問那種入水姿勢比較適合潛水初學者操作?
A 頭朝上為宜。對於給耳朵加壓困難的人來說,水中的姿勢非常重要。下潛時頭朝下的姿勢會使中耳平衡更加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是很清楚。鼻咽的軟組織包圍著薄膜狀的咽喉管,毫無疑問引力會對其功能產生影響。對於這種姿勢性的障礙,軟組織影響的可能性最大。不合適的姿勢會影響耳咽管的張開度。有鑑於此,建議新學員下潛速度不要太快,不知道中耳是否能平衡的人也要保持頭朝上的姿勢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