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表妹來深圳找我散心,晚上,我們去了一家酒吧,沒想到她坐下不久,就咕咚咕咚地灌自己酒。
她喝醉之後就一直嘟嘟囔囔地說什麼「他不喜歡我……」,我看出她有心事,就問她怎麼了。
表妹把她的手機拿給我看,是一條朋友圈:
想看電影,能看到這條朋友圈的人請盡情大膽地約我!
配圖是那時候很火的《你的名字》,據說看了會讓人想談戀愛。
我頭上一堆問號,我咋沒看見過這條朋友圈呢。一看,這是條分組朋友圈,而且這個分組裡面只有一個人——是個男孩子。
我想我知道什麼回事了。
記得那時候《你的名字》的導演新海誠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說:
如果是兩個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還是沒有互相喜歡的話,我覺得應該放棄。
沒想到表妹還沒有接受考驗,就死在了考場門口。
她還給我看了很多她其他的朋友圈,全是我沒看見過的,一開始都是僅暗戀的男孩子一人可見,後面卻全變成私密可見:
今天跟閨蜜出來逛吃逛吃了,開心。
配圖是兩個姑娘美美的自拍。
不小心扭到腳了,痛痛痛,求安慰。
配圖是表妹腫成豬蹄的腳。
看到你和她一起了,不知道以後都遇不到像你這樣讓我心動的人了,但我還是祝你幸福。
私密可見。
我以為我可以放下你,但原來是不可以,我想關心你,卻不知道以什麼身份。
私密可見。
……
朋友圈各式各樣,唯一的共同點是這個男孩從來沒有評論過,點讚也很少。
分組朋友圈,見證了多少人的心碎現場。
現代人對一個人有好感,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加微信。
你喜歡他,於是把他的朋友圈翻到底,看他去了哪裡,有什麼朋友,喜歡吃什麼,興趣是什麼,最重要的是,看他身邊有沒有別的女人。
你很多話不好意思說,又拐彎抹角的想讓對方知道,所以就有了很多曖昧不明的朋友圈。
你把朋友圈當作是你跟他的聊天頁面,
你發美美的自拍,希望他誇你一句漂亮;
你發一件生活小事,希望他能跟你一樣發現其中的有趣;
你發生活中的小挫折,希望他心疼來安慰你;
你發一些指向不明的情緒,希望引起他的關注。
你不敢把這些小心思展現給大家看,所以設了一個只有一個人的分組,裡面只有他一個人,不僅僅是因為你只想讓他知道你的心事,
而是他在你心裡的地位就是特別的,唯一的,不能和其他人相提並論的。
你存過他的照片,他喜歡的歌手你也去聽,他吃過的網紅美食你也去嘗試,他感興趣的東西你也嘗試感興趣,而大家一概都不知道,其實你遠比表面更愛他。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真的有點像向外太空發射一艘宇宙飛船,你滿心歡喜地期待它能帶回一些重要的訊息,帶你去看更大的世界,可猝不及防飛船失聯了,對講機裡沒有任何回音。
你本應該酷酷地回頭,造一艘新的飛船,換個角度換個姿勢再試試。
可你發現你已沒辦法回頭了,只能日日夜夜凝視這片天空,期望有一天它能對你有絲毫憐憫,還給你這艘有點失靈的飛船。
該放手就放手,這樣的道理誰都能說,但其實如果能少喜歡一星半點,誰都能是那個酷酷的人。
人都是這樣,
明知道關燈玩手機傷眼,還是習慣了在被窩裡玩;
明知道抽菸很傷身還是戒不掉;
明知道熬夜傷身體還是愛晚睡;
明知道你不愛我還是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