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咖啡大規模關店,瑞幸陷入造假泥潭,網際網路咖啡該落幕了?

2020-12-24 財經下午茶

瑞幸咖啡還身處財務造假的漩渦中,另一個咖啡連鎖品牌連咖啡也陷入了關店潮。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連咖啡(Coffeebox)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出現大量關店。其中,被連咖啡視為全國首家形象店的北京望京SOHO店,也已被替換成新品牌。且隨著門店連續關閉,連咖啡資金鍊出現問題的傳言四起。

目前,連咖啡小程序上顯示,望京SOHO門店正在升級中。不過,望京SOHO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店很早之前就已撤店,具體原因不清楚。

實際上,此前有消息顯示,連咖啡大部分店鋪均已關閉,並且公司資金鍊斷裂。彼時,連咖啡回應媒體時稱「疫情原因導致的店鋪暫時歇業,並非陷入困境,並不存在資金鍊斷裂一事,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

多家門店關閉

6月4日,記者搜索美團發現,北京地區目前能夠檢索到17家連咖啡門店,目前正常營業的門店僅有惠新西街店和金寶街店2家,其餘均標註暫停營業。記者撥打連咖啡北京惠新西街店電話,該電話顯示正忙,撥打金寶街店電話時,固定電話顯示是空號。

不僅是北京連咖啡門店大量關閉,上海37家門店僅有15家營業,連一半都不到,深圳12家店僅有1家營業,廣州10家店僅有1家營業。

事實上,連咖啡從去年就被爆拖欠咖啡豆供應商貨款。2019年年初,連咖啡關閉了位於北京和上海的30%-40%左右的咖啡站。調整之後,北京從高峰期的60多家縮減至20多家門店。2019年4月,連咖啡宣布重返盈利狀態。

對於當時的關店潮,連咖啡方面曾表示,因2018年12月底到2019年1月初進行了30%的提價,隨後出現一批負毛利的咖啡門店,公司為儘快恢復盈利模式,主動關閉了這些門店。連咖啡方面當時稱,「關閉的站點多數是盈利狀況欠佳、品牌形象無法滿足繼續發展要求以及硬體條件落後的,且以覆蓋範圍重合的店為主,實際的覆蓋範圍損失在5%左右。」

而對於不久前的關店和資金鍊斷裂的傳聞,今年4月,連咖啡方面曾表示,疫情原因導致店鋪暫時歇業,並非陷入困境,並不存在資金鍊斷裂一事,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目前公司的調整都在按計劃推進中。

6月4日,連咖啡相關負責人就關店回應媒體稱,「暫時不做回應了,近期會有具體的消息。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和你們通報。」

曾大肆擴張

連咖啡創立於2014年,早期通過提供星巴克、Costa等品牌咖啡外送服務積累用戶。2015年8月,連咖啡剝離星巴克等第三方品牌的咖啡外送服務,推出自有品牌Coffee Box的咖啡外賣。

與傳統咖啡品牌線下開連鎖店注重體驗和提供第三空間不同,連咖啡做的是自有品牌咖啡外賣服務。依據其用戶積累,連咖啡在消費者需求密集的商圈或園區內開設一個小型門店(即站點)生產咖啡,做咖啡外送和自提,並利用社交裂變獲取用戶。

2016年4月,連咖啡宣布獲得由華策影視領投的5000萬元B輪融資。2017年,連咖啡發布超過30款咖啡飲品,還推出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等爆款飲品。它還在當年「雙十二」期間創造了單日峰值接近40萬杯的紀錄,相當於星巴克1000家門店單日銷售量。更關鍵的是,2017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的100多家咖啡站點已實現盈利。

根據連咖啡2018年12月公布的數據,當時已在北上廣深開了400家門店,這意味著其在2018年至少開設了200多家門店。連咖啡當時還表示,計劃2019年初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陸續開設50至60家形象店,增強用戶體驗,望京SOHO店就是第一家。

2019年,連咖啡高歌猛進的姿態並未持續太久,大量站點關閉,形象店的未來也被打上了問號。瑞幸咖啡的橫空出世,讓連咖啡措手不及,同樣也是打著燒錢補貼的策略進行用戶吸納,但連咖啡顯然沒有瑞幸咖啡財大氣粗,一夜之間,用戶手中的「小黃杯」變成了「小藍杯」。

遭受到瑞幸咖啡的追擊,連咖啡開始選擇另一條「求生之路」。2019年4月,連咖啡完成2.06億元B3輪融資,由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和張曉高、啟明創投、高榕資本聯合投資。當時連咖啡CMO張洪基表示,為了保證連咖啡在不低於同類型品牌的銷量的情況下,可以維持盈利狀態,穩定現金流,連咖啡沒有開啟大規模的線下擴張計劃和補貼活動,而是選擇「溫水煮青蛙」。

而關於連咖啡最新的合作消息,則是去年9月,中石化易捷發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首店落戶蘇州。而中石化易捷選擇的合作夥伴正是網際網路咖啡品類的先行者「連咖啡」。

有業內人士指出,連咖啡最大的問題沒有專業團隊相助,特別是研發和核心技術團隊缺乏咖啡和飲品的相關技術背景。對咖啡行業並不熟悉,後期缺乏創新,沒有穩紮穩打。再加上曾一度過度補貼市場,推出的咖啡錢包等業務大量透支了後續的業績。對於其業務的轉型,能否幫助渡過難關,也很難說。

新咖啡戰事再起

一杯小小咖啡的生意,在資本的催化下,攪動了一個萬億市場。

回想2018年,共享單車集體折戟,中國VC/PE圈曾對燒錢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思。然而,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首的網際網路咖啡崛起,一系列令人乍舌的融資動作和擴張節奏,再次給創投圈打了一針興奮劑。

當時,瑞幸咖啡與連咖啡都極力宣揚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瑞幸咖啡的用戶只能通過APP或者小程序下單購買;同樣,連咖啡也將微信小程序作為自己的重要獲客渠道。耳目一新的商業邏輯,再加上萬億的廣闊市場,資本開始了一場競賽。

然而,無法迴避的是,在網際網路咖啡這個概念裡,咖啡才是主角。燒錢能買到用戶,但買不來用戶的忠誠度,一旦停止補貼,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必然轉身就去找更便宜的了。

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問題,中國人是否真的愛喝咖啡?在提到中國咖啡市場潛力時,經常被引用的一組數據是「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2025年將有望突破一萬億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

從數據上來看,萬億市場、年20%左右的增長很誘人。然而,中國人並不怎么喝咖啡,就像歐美人並不怎么喝茶一樣。

換言之,中國出現歐美普遍將咖啡作為飲品的可能性仍舊比較低。也就是說,網際網路咖啡單靠流量模式,想要低價撬開增量市場很難,況且還要同一眾咖啡玩家競爭。這麼看來,咖啡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淪落到今天的境地,似乎早已註定。

即便如此,資本對於咖啡的熱情依然未減。在剛剛過去的5月,騰訊投資了加拿大咖啡連鎖品牌TimHortons的數億元級別投資,布局咖啡線下市場。而此前,中石化也跨界在加油站賣咖啡;開酒店的OYO中國宣布進軍咖啡新零售,推出「芬然咖啡」;便利蜂、全家、蘇寧小店等便利店售賣現磨咖啡;雀巢、可口可樂、伊利、蒙牛紛紛推出了即飲咖啡產品……2020,咖啡戰事仍未平。

只是不知,瑞幸和連咖啡的故事是否還會重演。

財經下午茶綜合自新京報、紅星新聞、投資界

相關焦點

  • 危險的咖啡行業「東風」,瑞幸數據造假,連咖啡大量關店
    然後是瑞幸咖啡被渾水機構做空,曝光營業數據造假還有就是網紅咖啡品牌連咖啡被曝光大量關店。很多人不禁會想:國內的咖啡市場是怎麼了?所謂快速增長的國內咖啡市場只是一團泡沫嗎?連咖啡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而瑞幸咖啡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品牌主創團隊的目的不是做一家優秀的咖啡企業,而是做資本運作,他們利用火熱網際網路咖啡概念
  • 肖戰代言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花錢和解了?
    而正當這令人豔羨的奇蹟「意氣風發」之時,背後財務造假的資本騙局被揭露,「奇蹟」一朝淪為泡沫,被資本及市場拋棄,無奈退市且面臨海內外大規模處罰。7月8日,瑞幸咖啡在推出了新產品「小鹿茶」。並邀請肖戰擔任品牌代言人。9月18日,國家市場總局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行為做出處罰,罰款貳佰萬圓。
  • 瑞幸之後,這家papi醬、李誕帶貨的咖啡也開始關店
    瑞幸之後,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papi醬、李誕代言,曾一天賣出40萬杯》,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在瑞幸財務造假醜聞爆發後,網際網路咖啡行業可謂「風聲鶴唳」。啟信寶數據顯示,連咖啡從2014年起共融資6輪,金額總計約4億元人民幣,融資節奏並不是很猛。連咖啡創始人王江也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要做成一個規模盈利的公司,而不是規模虧損的公司。連咖啡早在2017年底就曾實現盈利,而在2019年初經歷過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關店後,在當年4月曾重返盈利狀態。
  • 瑞幸咖啡遭14家機構境外起訴 造假後仍在開店狂奔
    就在同一天,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也就「關店80家」問題作出回應,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瑞幸咖啡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疫情後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一切運營正常。5月17日,深圳南山區一家瑞幸咖啡門店仍正常營業。
  • 硬剛瑞幸賠夫人又折兵,網際網路「連咖啡」消失百天 「硬重啟」仍難...
    作為網際網路咖啡創業的頭一波品牌,連咖啡最近兩年並不好過,即便 7 輪融資超 4 億元,也不可避免遇到資金問題,後續的不斷關店更是讓其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消失 100 多天 連咖啡決定重新站起來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不僅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蒙羞,更是攪散了國內咖啡創業賽道。想當初,在瑞幸咖啡的風光時期,不斷燒錢補貼,「熬」走了多家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現在,瑞幸咖啡的造假,又讓投資人不敢輕易涉足這個賽道,連咖啡也是 「深受其害」。
  • 十字路口的連咖啡:艱難轉型還是甘作「易捷咖啡」幕後人?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連咖啡陷入關店潮,在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咖啡走向終局」已隨著行業代表的頹勢不斷而成為不少人的認知。但「存在即為合理」,雖然頹勢不斷,連咖啡卻沒有放棄而是在不斷尋求新方向。據《零售老闆內參》報導,連咖啡將與中石化易捷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易捷咖啡」,並提出三年開設3000家門店的目標。
  • 瑞幸咖啡遭14家機構境外起訴!自曝巨額造假後 瑞幸仍繼續新開門店...
    自曝巨額造假後 瑞幸仍繼續新開門店狂奔】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也就「關店80家」問題作出回應,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瑞幸咖啡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疫情後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一切運營正常。
  • 瑞幸的這杯咖啡會如何走,或許咖啡還是能喝到的
    此前,作為網際網路模式下的「知名」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的風光可謂一時無兩。不過,在自曝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也迎來生存危機。目前,瑞幸咖啡不止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連公司內部股東們也陷入了內鬥模式。而網上還被曝出大規模關店的消息。那麼,瑞幸這杯便宜的咖啡今後還能喝到嗎?
  • 連咖啡與瑞幸,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在咖啡歷史的進程中,星巴克們完成了早期的文化普及和消費教育,20年時間過去了,他們拿到了最大的勝利果實,卻也陷入老邁僵化的境地,這時候網際網路咖啡跳出來,說要帶來新一輪的革命,正式啟動新式咖啡消費的飛輪效應。但網際網路+咖啡也有不同的打法,連咖啡和瑞幸顯然有不同的理解,在快與慢、輕與重之間各有抉擇。
  • 瑞幸咖啡不造假能活嗎?——再讀《瑞幸閃電戰》
    身邊沒有瑞幸咖啡館,也沒喝過瑞幸咖啡,只是早前讀過沈帥波寫的《瑞幸閃電戰》。讀了《瑞幸閃電戰》,對瑞幸咖啡頗具好感,打算有機會去大城市喝一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瑞幸咖啡還沒喝,「造假門」已讓它蜚聲海外。為了看清「造假門」,又重讀了一遍《瑞幸閃電戰》。
  • 瑞幸坐上「過山車」 網際網路咖啡面臨新考驗
    網際網路咖啡面臨新考驗  相對於攜資本熱浪快速「跑馬圈地」的瑞幸,連咖啡則一直秉持著「小跑慢走」的發展思路。但同為網際網路模式下的咖啡連鎖品牌,兩者最終還是殊途同歸: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迎來生存危機後,連咖啡也在近日被曝出大規模關店。  大眾點評搜索顯示,目前,連咖啡北京16家店鋪關閉,正在營業只有兩家;上海22家門店暫停營業;深圳12家商鋪,僅餘1家還在營業;廣州的10家門店中,也僅有1家門店還在營業。
  • 連咖啡再遇「關店潮」:網際網路咖啡還能「火」多久?
    繼瑞幸咖啡業績造假被披露後,主打咖啡外賣的連咖啡,再度被曝陷入「關店潮」。4月7日,有媒體報導稱連咖啡大部分店鋪均已關閉。連咖啡對此進行了回應,稱此次「關店潮」並不屬實。不過,連咖啡也承認了北京區域暫停營業的狀態,稱這是疫情原因導致的店鋪暫時歇業,並非陷入困境。那麼在連咖啡的大本營上海,目前情況如何?
  • 財務造假下的瑞幸咖啡,準備在美洲大面積關店的星巴克
    或者說,不想喝咖啡就是在外面曬會兒太陽,和朋友閒扯一會兒也是挺好的。星巴克的品牌,其實是不知不覺深入到中國人的心目中。也不知不覺的賺走了我們口袋裡的錢。瑞幸咖啡是中國的一個咖啡連鎖品牌。說實話,小編從沒喝過瑞幸咖啡。
  • 鬥歸鬥,但別影響我喝瑞幸咖啡
    眾所周知,去年瑞幸深陷財務造假泥潭瑞幸,能抗住退市造成的困境已經實屬不易,如今業績尚未維穩,風雨飄搖的瑞幸是否又將禍起蕭牆?權利的遊戲在外界看來,郭謹一是陸正耀「最親的人」。2016年,郭謹一加入神州租車擔任陸正耀的助理。隨著瑞幸的成立,陸正耀也提拔郭謹一擔任瑞幸咖啡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
  • 當年跟瑞幸一樣火!這個在魔都紅極一時的連鎖咖啡,開始大批關店?
    最近,最受網友關注的咖啡品牌 非財務造假的瑞幸咖啡莫屬 但在瑞幸進駐市場前 在魔都白領圈 還流行過一個咖啡品牌 Coffee Box
  • 造假、退市、罰款1.8億美元,瑞幸咖啡還能復活嗎?
    瑞幸咖啡聲明全文(圖片來源於瑞幸咖啡官微)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持續了幾個月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就此告一段落。回顧本次事件,此前瑞幸咖啡因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成為焦點。7月1日,瑞幸咖啡在其官網宣布,公司內部調查基本完成,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發現,財務造假始於2019年4月,公司2019年淨營收被誇大約21.2億元人民幣,成本和費用在2019年被誇大了13.4億元。7月31日,官方正式披露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的調查進展。
  • 瑞幸咖啡造假被美國證監會罰款1.8億美元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連建明)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案收到美國證監會天價罰單。北京時間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11.8億人民幣)和解對其會計欺詐指控。
  • 瑞幸咖啡仍繼續新開門店狂奔
    5月15日上午,14家境外投資者起訴瑞幸咖啡案在香港開庭。就在同一天,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也就「關店80家」問題作出回應,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瑞幸咖啡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疫情後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一切運營正常。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反思
    瑞幸模式是否成立?數據造假下的單店模型是否盈利?管理層&團隊問題。問題一:瑞幸模式是否成立?事實上瑞幸對品牌的投入現在來看依然非常成功,因為我們沒有發現有人覺得因為便宜,選擇瑞幸感到「丟人」,反而因為品牌(代言人、包裝)和性價比受到白領喜愛,在營銷定位上較為成功。我不認為咖啡作為日常消費在中國是偽需求,因為在2019年,中國區速溶和即飲市場規模達到500億。
  • 瑞幸咖啡遭14家機構境外起訴:尋求追回損失 仍繼續新開門店狂奔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瑞幸咖啡遭14家機構境外起訴,尋求追回損失!自曝巨額造假後,瑞幸仍繼續新開門店狂奔5月15日上午,14家境外投資者起訴瑞幸咖啡案在香港開庭。就在同一天,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也就「關店80家」問題作出回應,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瑞幸咖啡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疫情後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一切運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