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岸釣攻略可戳視頻獲取:
萬峰湖,對於各位釣友來說並不陌生,它被譽為 「 野釣者的樂園 」 。因為氣候的原因,萬峰湖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且不受釣法制約。
這次我們就帶大家一起領略一下萬峰湖野釣的魅力。本次萬峰湖岸釣過程中,我們選擇了使用探魚器輔助作釣,並首次結合聲納、打窩船,探索新的作釣方式。
潛鱘F1探魚無人機
Deeper聲納
打窩船
全套漁具
不同種類餌料
手機
在野釣中,選擇釣位基本因素是地形,不同的地形會造成不同的水文條件以及魚類的行為。
在萬峰湖,一般五月份就開始有口了,而且一直可以釣到十一月底,這個時間跨度,給了釣魚者有極大的選擇空間。
每年5-9月可以選擇萬峰湖中上遊作釣,9-11月選擇巴結以下到高壩,因為10 月後,革布往上氣溫都要比巴結低5度以上。
2 第二步:聲納+可視探魚器,強強結合尋找窩點尋找好釣位以後,就可以利用探魚器探查適合作釣的窩點了,一般冬季魚都喜歡在溫度較高的深水區聚集,本次我們攜帶了Deeper聲納探魚器以及潛鱘可視探魚器兩種探魚器結合使用。聲納探索到魚群後,潛鱘下放探頭驗證實際魚情。
首先,將兩種探魚器組裝好,開機後設置好潛鱘的返航點,其中,為方便 Deeper進入水面,我們可以將它掛載在潛鱘探魚無人機後。
在本次萬峰湖岸釣實測中,我們看到Deeper畫面顯示有魚後,結合聲納顯示位置,點擊自動釋放探頭,當探頭鉛墜落底後,會自動停止放線,探頭也會水平抬起,這時候就可以觀察這個窩點的魚情:水深、水溫、地形以及與魚群種類清晰顯示,我們隨即選擇在此作釣開始打窩。
在打窩前,利用潛鱘的釣點記錄功能記錄剛剛探尋好的釣點,然後點擊「一鍵返航」。
機器返回岸邊後,將聲納取下,換上打窩船,根據剛剛探尋到的情況開始製作餌料,選擇裝備。
我們選擇到的水域是水深6米左右,水溫20度,還能看到很多的羅非。這些信息可指導我們使用最合適的裝備和餌料進行作釣。
裝備選擇
☆ 因為羅非魚有牙齒,鉤一般用大號白袖(8-10號);
☆ 選擇的線組不粗,但很結實,因為我們看到這個窩點巴掌非居多,一般選0.8-1.0號的碳線就足夠了;
☆ 浮漂選擇細身,高目,穩定性比較好的浮漂,這樣也不容易受到其他小魚的影響。
羅非魚屬於爆發力強的魚種,但沒什麼耐力,釣竿選擇硬竿,這樣就可以迅速把它拉出水面。
餌料選擇
羅非喜歡葷腥類的餌料,肝臟、海藻、蝦粉之類的餌料都可以考慮,本次我們選用自釀苞谷和粉餌料來拌。
窩料的投放只可少,不可多,在野釣環境中,僅大拇指肚大小的一團窩料,就能讓三五十條魚吃很久,所以打大窩、重窩,魚群是誘進窩了,但是對釣餌肯定是不怎麼給口的。
準備好後,把餌料放入打窩船中。
點擊「釣點列表」,選擇剛剛記錄的釣點,點擊「去釣點」。
到達後,就可以通過app一鍵釋放打窩船內的窩料,這時,將探頭同時降下,可以看到魚兒紛紛搶食魚餌的畫面,也可以觀察到窩料落底的情況。
由於這次選了兩個窩點,在記錄下釣點的同時,又可利用潛鱘的釣點巡航功能來往於兩個釣點之間探查情況。
潛鱘自帶位置保持功能,可在釣點持續觀測作釣,這時我們可以觀察魚的一些進食方式。
如果發現釣點附近魚不給口,魚唇還在不停地張開、閉合,則說明餌料霧化太好,這種情況就可以加一些酒米、包穀等顆粒料,讓進窩魚能吃到,則能馬上改善魚口。
因為是冬季,萬峰湖六七點天就黑了,但相對白天來說比較風平浪靜,水溫整體趨勢是水底較暖,中上層較冷, 開始垂釣以後,感覺上魚非常好,從6點多到10點,魚一直在上,10點後逐漸減少。
打開潛鱘的IR紅外光夜視,發現窩裡雖然有魚,但確實開始閉口了,可能是溫度的降低,也有可能是吃的差不多了,這時我們決定收杆。
收杆後,打開潛鱘航向燈,一鍵返航,結束今天的作釣。
潛鱘探魚無人機首次跟Deeper聲納結合,可以讓釣友在最短時間對陌生水域有所了解,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假餌,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到垂釣的活動之中。
潛鱘F1探魚無人機機身可掛載,在找到窩點後,可以根據探尋到的水溫、水深、魚群種類等信息,開始製作餌料,選擇裝備。在30米之內的打窩點,潛鱘都能掛載著打窩船去釣點精準打窩。
冬季來臨,面臨著晝短夜長的問題。而潛鱘內置IR紅外夜視+星光級傳感器,不管是夜釣,還是在渾濁的水質中,都可以清晰觀測魚情,不受時間場景限制。
1. 市面上現在還未專門針對岸釣設計過一款探魚器,傳統的聲納及可視探魚器均各有短板,潛鱘探魚無人機專為岸釣設計,兼顧筏釣及冰釣等多種釣法,不僅解決釣友的麻煩,也填補了這一項空白。
2. 潛鱘探魚無人機配備1080P星光級數字高清攝像頭及IR紅外光,在水質混濁及黑暗的環境 中也能捕捉清晰細緻的水下畫面。
3. 潛鱘探魚無人機配備球形聲納支架,可通過無人機掛載球形聲納至釣點探尋,聲納+可視二合一,在最短時間對陌生水域有所了解。
4. 釣友需要打窩的情況下,還可掛載打窩船,通過app操控一鍵打窩,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