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口罩之後,又一中國產品在歐美被瘋搶!
疫情的突然襲來,口罩這個又小又簡單的日用品,成了人們四處搶購的必需品。據報導,只用了8天的時間,一家淘寶店的日銷售額從5000多元暴漲到9000多萬元。
然而隨著歐洲疫情的逐漸好轉,生產生活也在不斷的恢復,在闊別了辦公室幾個月後,不少人開始為接下來的上班做準備,因為擔心地鐵、公交可能會增加染病風險,而自行車則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
自行車板塊午後異動,上海鳳凰、信隆健康漲停,中路股份、永安行紛紛跟漲,其中上海鳳凰已經兩連板。
歐美瘋搶中國自行車,訂單排到一個月後
21世紀經濟報導,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增長超過22倍,義大利、英國也都增長了4倍左右。而在俄羅斯,5月自行車的銷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此外,電動滑板車也受到人們的熱捧。銷售額來看,義大利上漲近9倍,英國上漲近8倍,法國增長380%,西班牙增長280%。
美國同樣也出現了市民搶購自行車的狀況。市場諮詢機構N.P.D集團數據顯示,通勤和健身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66%,休閒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121%,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85%。到4月底,全美許多商店和分銷商已經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車(包含電動自行車)。
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自行車銷量翻倍,顧客大排長龍,整整橫跨一個街區,今年的自行車銷售,比去年同期飆漲超過6倍。
對此現象網友紛紛表示:共享單車久了我們,還好我們有共享單車,不用搶。
歐洲人為什麼會搶中國自行車?
自行車海外訂單火爆的背後與歐洲疫情逐漸緩和脫不了干係,5月上旬開始,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運輸,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
據媒體報導,5月4日生效的義大利第二階段復工法令中,提到為了鼓勵替代性出行並限制公共運輸擁擠,政府將為市民購買自行車和踏板車提供最高500歐元的補貼。法國政府日前宣布一項總額2000萬歐元的資金計劃,以鼓勵法國民眾在5月11日全國「解封」後騎自行車出行。企業主也將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為騎自行車通勤的員工提供每人400歐元的交通補貼。
自行車的熱賣,也讓很多歐美城市看到了長期改善交通狀況的可能性:過度依賴汽車將導致城市交通堵塞,而自行車出行可以很好地降低交通網絡的壓力。
在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中,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不斷發酵,大家的出行方式都在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自行車有可能再次在全球普及,這種健康又安全,而且低碳環保的出行將有可能成為全世界出行方式的一種潮流,甚至有可能改變很多國家的交通出行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華爾街見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