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口罩頭盔還火?歐洲瘋搶中國自行車,網友:還好我們有共享單車

2020-12-16 甲子光年

繼口罩之後,又一中國產品在歐美被瘋搶!

疫情的突然襲來,口罩這個又小又簡單的日用品,成了人們四處搶購的必需品。據報導,只用了8天的時間,一家淘寶店的日銷售額從5000多元暴漲到9000多萬元。

然而隨著歐洲疫情的逐漸好轉,生產生活也在不斷的恢復,在闊別了辦公室幾個月後,不少人開始為接下來的上班做準備,因為擔心地鐵、公交可能會增加染病風險,而自行車則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

自行車板塊午後異動,上海鳳凰、信隆健康漲停,中路股份、永安行紛紛跟漲,其中上海鳳凰已經兩連板。

歐美瘋搶中國自行車,訂單排到一個月後

21世紀經濟報導,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增長超過22倍,義大利、英國也都增長了4倍左右。而在俄羅斯,5月自行車的銷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此外,電動滑板車也受到人們的熱捧。銷售額來看,義大利上漲近9倍,英國上漲近8倍,法國增長380%,西班牙增長280%。

美國同樣也出現了市民搶購自行車的狀況。市場諮詢機構N.P.D集團數據顯示,通勤和健身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66%,休閒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121%,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增長了85%。到4月底,全美許多商店和分銷商已經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車(包含電動自行車)。

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自行車銷量翻倍,顧客大排長龍,整整橫跨一個街區,今年的自行車銷售,比去年同期飆漲超過6倍。

對此現象網友紛紛表示:共享單車久了我們,還好我們有共享單車,不用搶。

歐洲人為什麼會搶中國自行車?

自行車海外訂單火爆的背後與歐洲疫情逐漸緩和脫不了干係,5月上旬開始,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運輸,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

據媒體報導,5月4日生效的義大利第二階段復工法令中,提到為了鼓勵替代性出行並限制公共運輸擁擠,政府將為市民購買自行車和踏板車提供最高500歐元的補貼。法國政府日前宣布一項總額2000萬歐元的資金計劃,以鼓勵法國民眾在5月11日全國「解封」後騎自行車出行。企業主也將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為騎自行車通勤的員工提供每人400歐元的交通補貼。

自行車的熱賣,也讓很多歐美城市看到了長期改善交通狀況的可能性:過度依賴汽車將導致城市交通堵塞,而自行車出行可以很好地降低交通網絡的壓力。

在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中,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不斷發酵,大家的出行方式都在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自行車有可能再次在全球普及,這種健康又安全,而且低碳環保的出行將有可能成為全世界出行方式的一種潮流,甚至有可能改變很多國家的交通出行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華爾街見聞等

相關焦點

  • 歐洲瘋搶自行車!西班牙銷量暴漲22倍!共享單車能否起死回生!
    隨著夏季的到來,現在的很多國家也在逐步的解封,但是現在的歐洲很多人還是不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和公交車出行,據悉,現在的歐洲很多城市都在瘋搶自行車,自行車在這個時期無疑成為了歐洲人的首選。現在中國自行車的出口直線上升,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在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自行車幾乎被一搶而空。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我們以前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認為如果這個時候將共享單車拉到國外去售賣,那麼共享單車會不會起死回生呢?
  • 中國共享單車「出國潮」背後的機遇和隱憂
    而北京有70萬共享單車和1100萬註冊用戶,用戶幾乎是全市人口的一半。這樣比起來,中國的共享單車簡直是「碾壓」了美國同行業的龍頭老大。   中國的共享單車靠什麼圈粉全球?   以歐美等地為例,其共享單車服務其實已經發展了多年。
  • 中國自行車爆單?訂單排隊?共享單車後要黃的自行車咋又火了?
    來源:江瀚視野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
    更值得注意的是,共享電單車屬於電動車,但是車上並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對此劉女士坦言,她在使用共享電單車時就沒有佩戴頭盔,而且車上也沒有配備。記者在街頭注意到,騎行共享電單車的市民均沒有佩戴頭盔,還有不少騎行者無視交通信號燈,在車流中隨意穿行。
  • 在常州騎共享單車要戴頭盔嗎?官方回答來了!
    近日,常州市交警部門發布通告,從今年7月1日起,在我市範圍內,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應該佩戴安全頭盔,違者公安機關將予以處罰。有市民諮詢,7月1日後騎行街上那種鋰電池助力共享單車,要不要戴頭盔?如果不戴,會不會遭處罰?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街頭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 北京三裡屯一小哥騎共享單車火了,這張照片一共有多少條違法行為
    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視頻,引無數網友圍觀,快跟小編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該名小夥的技術也算是非常的不錯了,一個共享單車都能騎得這麼秀,單靠一個後輪在馬路上飛馳。咱也不敢問這共享單車是怎麼起來的,可能是質量好吧,反正我是不會這麼騎的,因為我不會讓自行車抬頭,不過這麼騎車也太危險了吧。旁邊那麼大的自行車道標誌,不覺得有點刺眼嗎?這要是稍微有個突發情況不知道車子還能不能控制住啊。
  • 中國共享單車如何「騎」向世界
    據稱,現在已經有30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或者停止運營了,還有20多家在倒閉的路上,其中一些企業還被指控挪用用戶押金而受到調查。剩下的也只有共享單車「兩大巨頭」在市場中存活。由此看來,中國國內的共享單車市場似乎是進入發展的低潮期。而在海外市場,共享單車的發展又是另一番景象。
  • 電動自行車撞共享單車逃逸河西交警多方走訪查獲「蒙面」肇事人
    一輛電動自行車與共享單車發生碰撞事故,隨後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駕車逃逸,因事發時其佩戴了頭盔和口罩,傷者及目擊者均無法提供任何有用的線索。面對幾乎零線索的案件,交警河西支隊東風裡大隊事故交警經多發走訪,最終成功將嫌疑人及肇事車輛查獲。
  • 警企合作 北海為共享電動自行車投放頭盔
    北海交警供圖廣西新聞網北海12月14日訊(通訊員 金子 黃曉榮) 為全力做好「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日前,北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美團公司,舉行北海市首批共享電動自行車隨車安全頭盔投放儀式。通過警企合作,推動共享電單車行業隨車配備安全頭盔,為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 共享單車的月卡又漲價了,網友:還是買自行車算了
    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普遍免押金了,人們不再擔心押金問題,而是關心共享單車月卡費用的問題。由於很多共享單車燒錢模式結束後轉成盈利模式,月卡費用在不斷的上調,由原來的一元月卡到10元月卡,再到現在的20元月卡,後續是否恢復沒有優惠的30元月卡就很難說了。
  • 共享單車無法普及的城市,經濟超一線城市,當地人卻不會騎自行車
    共享單車無法普及的城市,經濟超一線城市,當地人卻不會騎自行車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那你知道新時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嗎?對,就是高鐵、網購、共享單車和支付寶,今天我們就講關於共享單車的事,共享單車如今真的是隨處可見,也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有個城市,共享單車很難普及,這是為什麼呢?
  • 捷安特:共享單車衝擊大 摧毀我們中國市場65%銷量
    杜繡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覺得這些共享單車企業最大的失策是沒有找到像我們這樣專門生產自行車的公司,我們一直對於合作持開放的態度。」錢童心「共享單車對我們的衝擊很大,我們(中國大陸)65%的銷售額都不見了。」上周在溢達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十如對話」中,自行車巨頭捷安特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
  • 還要啥自行車?口罩之後,全球又瘋搶自行車!貨代的機遇又來了?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擺地攤把自行車專門賣給外國人!前幾天,美國人搶購自行車的新聞上了熱搜。實際上不止美國人,還有德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的民眾最近都在瘋搶自行車。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1500萬輛組裝自行車,約佔進口自行車總量的94%,同時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零部件價值超過3億美元。2019年8月,歐盟宣布對中國自行車徵收的反傾銷關稅再延長五年,並且在2019年1月決定對中國電動自行車徵收雙反關稅,最高稅率達79.3%。
  • 繼口罩呼吸機之後,中國又一產品遭到歐洲瘋搶,已出現新的大贏家
    2020年6月份,隨著歐洲開始「解封」,當地人終於可以走出家門。不過,很多人都不太敢做公共運輸工具。這使自行車、電動車、電動滑板車等產品產銷。近日,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今年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上漲超22倍,義大利、英國等市場漲幅在4倍左右。
  • 共享單車在歐洲受阻,盤點共享單車的失敗原因
    幾年前,共享單車掀起了一陣「共享經濟熱」,當然,如今的共享經濟市場依然有很多產品在為人們提供者服務,但是不能否認,共享單車曾經的輝煌,也是共享單車開啟「共享經濟時代」,隨著更多共享單車的湧入和市場的洗牌之後,共享單車行業飽受詬病,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讓很多用戶感到寒心,這同時也讓整個共享市場似乎沒了前幾年的火熱
  • 騎共享電動車,頭盔怎麼解決?
    可是,現在這個騎共享電動車也要戴頭盔的政策一出來,就讓我們有些尷尬了:是不是隨時隨地外出時,都要像個時時準備接受任務的戰鬥機飛行員一樣,手上都要拎一個頭盔時刻『待命』呢?」對於這樣的規定,市民王曉峰站在街頭,也有話要說。「共享電動車之所以廣受歡迎,最關鍵的,還是它服務的便捷性。不管走到哪裡,只要不開私家車,掃碼取車走人,多方便?
  • 「共享單車」神話瀕臨破滅?其實自行車的續命史向來坎坷
    「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的迅速衰頹戳破了造富假象。共享單車如何續命反倒成了公眾的關注焦點。堆置的共享單車。在許多大城市的鬧市區,共享單車已車多為患。全國多地出現了共享單車「墳場」的奇觀,在荒涼的農田或城市廢墟裡堆疊生鏽的單車述說著昔日的輝煌。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 關於共享電動自行車,交警蜀黍有話說!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很多市民出行選擇騎行共享單車,最近,我們也發現共享單車的隊伍裡有了很多「新成員」,那就是花花綠綠的共享電動自行車。2元15分鐘,超出後每10分鐘1元,而且不收押金。價格優惠又沒有後顧之憂,綠色環保,早晚高峰不用擔心堵車。
  • 日本網友:共享單車讓日本人感受到「中國式刺激」
    能在日本札幌、東京等城市看到來自中國的摩拜、小白等單車,總是讓人感到很親切。實際上,日本已有數家本地共享單車企業,近兩年增長速度也比較快,如DOCOMO單車2015年使用66萬次,2016年達到22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