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美大型機場排名「新氣象」 :中國運力5月起開始超越美國!

2021-02-17 民航資源網

2020年新冠疫情為航空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美航空市場在這特殊的一年中顯現出了新的趨勢。5月起,中國客運運力開始超越美國,兩國前十的機場排序與量級也相應改變。其中廣州白雲機場取代亞特蘭大機場保持了22年的寶座,成為2020年世界最繁忙的機場。

開年中國民航業的一大喜訊無疑是廣州白雲機場斬獲2020年全球最繁忙機場稱號,超越了旅客量多年蟬聯冠軍的美國亞特蘭大機場。白雲機場在2019年中,旅客量國內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十一,2020年名次上的飛躍不僅展示了白雲機場在艱難的一年裡逆流而上,也反映出中國航空市場的穩固內需,以及全球化對世界機場格局的微妙影響。不可否認,新冠疫情在2020年為航空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航空市場在這特殊的一年中顯現出的新趨勢值得回顧與梳理。本文通過聚焦中美兩國的大型機場,來展示世界前兩大航空市場在2020年發生的變化。

對比兩國整體的客運市場,2019年時美國全年運力(計劃座位數)高出中國30%,而2020年隨著疫情在兩國相繼爆發與恢復的不同進度,中國運力5月起開始超越美國,全年反超1.9%(圖1)。兩國前十的機場排序與量級也相應改變,2019年兩國旅客量前十的機場分布在4000萬-1.1億的區間,美國機場整體靠前;到了2020年兩國前十的機場集中在2000萬-4000萬段,中國機場整體靠前(圖2)。其中白雲機場憑藉4377萬的旅客吞吐量成為2020年世界最繁忙機場,取代了亞特蘭大機場保持22年的寶座。 

2020年中國內地前十的機場名單保持和2019年一致(表1)。排序上,國際運力佔比最大的上海浦東機場(51%,2019年)跌幅最大,由第二降至第九。北京首都機場同樣有著較高的國際運力份額(27%,2019年),加上一部分國內需求由大興機場分流,以及北京地區疫情在年初較為嚴重,年中出現反覆,排名由第一降至第五。首都與浦東兩場一、二的位置由廣州白雲機場與成都雙流機場順位接替。白雲機場在削減國際運力的同時加大了國內運力投入,尤其在支線市場上。與2019年相比,白雲機場支線航點新增20個,計劃座位數增加8%。此外,重慶機場亦得益於支線市場的穩定需求,排序上升明顯,由第九上升至第四位(圖3)。 

整體上,2020年內地前十大機場同比跌幅在-65%至-22% 的範圍,國際市場發達的機場在疫情中往往遭受了更大的損失,從下圖中各機場同比降幅與國際/地區運力佔比的對比中可看出這一趨勢。

港澳臺機場由於腹地市場小,疫情衝擊更為強烈。香港機場旅客量由2019年的7150萬下降至880萬,澳門機場由960萬下降至117萬,臺北桃園機場由4870萬下降至744萬,三個機場同比降幅均超過85%。對比美國機場,2020年排名中(部分機場12月份數據基於L&B估算),亞特蘭大機場保持首位,原排名二、三的8000萬級大型國際樞紐:洛杉磯機場與芝加哥奧黑爾機場,由其後的達拉斯機場與丹佛機場超越。原排名六、七的紐約甘迺迪機場與舊金山機場同樣由於國際份額較大退出前十(55%與27%,2019年),相應的,國際航線較少的夏洛特機場與菲尼克斯機場則晉級前十(表2)。 

當然,國際市場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地區疫情發展與管控的差異也會對輻射的機場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拉美地區由於疫情期間的入境政策相對寬鬆,旅客市場恢復迅速(圖6),這為主要輻射這一市場的邁阿密機場降低了疫情衝擊。邁阿密機場地處美國南部,是連接拉丁美洲的主要門戶樞紐,國際旅客佔比高達49%,國際運力的七成以上服務於拉美市場,2020年排名提升了四位,大幅超越了東海岸以輻射歐洲市場為主的紐約甘迺迪機場,與西海岸以輻射亞洲為主的舊金山機場(圖7)。

對比中美大型機場在過去一年中的客運數據及排名順序可見,首當其衝受到疫情衝擊的都是國際市場,國際連通性強的機場往往呈現更大的同比跌幅;至去年年末,兩國的國際運力仍大幅低於同期。對比兩國國內市場,中國由於疫情提前得到控制,展現出更好的恢復趨勢;至去年年末,12月單月中國國內運力已超同期8.5%(圖8),而美國仍有41%的缺口。整體上,中國航空客運依靠穩固的國內市場及各項市場刺激措施(如:東航首推的「隨心飛」產品)取得了更好的表現。

對於新的一年,防疫抗疫仍會是全球面臨的頭等大事。根據IATA預期,客運量最早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國際市場的復甦要慢於國內市場。中國國內市場的恢復在去年已領先於世界,在今後是否能穩固或進一步刺激國內市場需求將會是新的挑戰。至於國際市場,邊境開放與旅客出行信心的恢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和疫苗的普及,我們有理由期待國際連通性也會逐步重返航空市場。屆時中美乃至於全球大型機場的客運市場結構及旅客量排名,值得我們一同持續關注。(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蘭德隆與布朗」)

相關焦點

  • 民航局:2019年中國機場運力排名 北上廣居前三
    近期,中國民航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中國機場吞吐量數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以旅客吞吐量為分析維度,觀察過去一年中國民航機場的表現情況,同時結合2020年1-2月的部分機場運力數據,對疫情之下的機場運力進行解讀。
  • 中美航班翻倍!酷航復航天津!中國航司,運力全球第一...
    此前,中國民航局曾於2020年8月12日通知美交通部,美聯航和達美航空現在可以將各自的中國內地航班頻次從每周兩次提高到每周四次。雙方航班安排:目前,中國航司執行國際航班「五個一」規定,涉及美國航班包括:國航的北京-洛杉磯、東航的上海-紐約甘迺迪、南航的廣州-洛杉磯、廈航的廈門-洛杉磯。
  • 2019年國內機場運力排名:北上廣居前三 中部之爭膠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19年國內機場運力排名:北上廣居前三,中部之爭膠著近期,中國民航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中國機場吞吐量數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以旅客吞吐量為分析維度,觀察過去一年中國民航機場的表現情況,同時結合2020年1-2月的部分機場運力數據,對疫情之下的機場運力進行解讀。我國民航業的發展依然穩定,2019年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排名前十的機場整體邁過了4000萬人次關口。
  • 2020年中美航班量全球佔比近5成,大興機場最準點
    2020年全球民航業經歷著暫時性航班量驟降、航線停飛、航班量逐步恢復等階段。疫情之下,全球各國民航航班實際運行情況如何?全球有多少航線因為疫情而被取消?中國民航航班在全球民航市場上又發生著哪些變化?近日,飛常準APP發布《2020年度全球民航航班運行數據圖鑑》,本期數據分別從機場、航司以及航線三個維度分析了航班運行情況。
  • 中美貨櫃運價持續刷新紀錄,馬士基將恢復太平洋航線運力
    中美貨櫃運價持續刷新紀錄,馬士基將恢復太平洋航線運力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09-21 21:44 來源:
  • 美航取消中美航線,為什麼芝加哥首當其衝?
    這已經是美國航空今年第二次取消中美主要航線。就在今年5月,美國航空集團宣布了於10月停止芝加哥與北京之間的直航。消息一出,網際網路上有很多人懷疑這兩家航空公司取消航線與之前中國民航局要求外航整改臺灣名稱相關,或者就是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其實,這種推斷太過於想當然了。實際上,美國航空和夏威夷航空取消這幾條中美航線,真正的原因就是——不賺錢!
  • 打臉中國媒體!達拉斯機場是5月、6月全球最繁忙機場!同時也是上...
    成都機場5月起降:25299 6月起降:27028 達拉斯機場5月起降:27230 6月起降:30452 在機場吞吐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亞特蘭大機場仍排名全球第一(前5個月2201萬人次)
  • 中美航空運輸市場結構與特徵分析
    國際航空運輸市場是大型國際航空樞紐運營的重要內容。中美航空運輸市場是我國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中美航空運輸市場總體狀況、中美通航機場數量、中國機場通航情況、航空公司運營情況等四方面,對中美航空運輸市場結構與特徵進行分析。
  • 國際大型樞紐機場最新排名出爐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全球航空數據分析機構英國OAG公司近日公布的2019年版「OAG大型樞紐機場國際指數」顯示,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在全球國際航線中轉能力前50機場的排名中居第43位,在亞太地區的排名居第13位。國際大型樞紐機場排名,是對起降於該機場航班的最終目的地數與乘客可在6小時以內轉機的國際航線定期航班數之間的比率進行比較後得出的。
  • 美國航空將停飛芝加哥至北京航班 狂飆五年後中美航線現轉折
    在運營超過8年之後,美國航空公司(下稱「美航」)於5月3日宣布將在今年10月停止運營北京與芝加哥之間的直飛航線,這也是繼此前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先後從杭州和西安市場退出之後,美國本土航空公司在中國市場又一次重大的業務調整。
  • 浦東機場如何實現貨運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
    ,2005年全球排名第8,連續超越韓國仁川、日本成田、美國安克雷奇成為世界第三大貨運機場。截至2015年底,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場排名,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327.38萬噸,連續8年排名位居全球機場第三,僅次於香港機場和美國孟菲斯機場。
  • 達美航空:10年來中美航線投入運力漲了近12倍
    今年7月,達美重新開通了上海至亞特蘭大航線;近日,他們又向美國交通部遞交申請,計劃於2020年6月開通上海至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航空樞紐的直飛航線。2018年,達美航空在中美航空市場的運力比2017年同期增長23%。2018年7月22日開通上海浦東至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的每日直飛航班是達美航空連接中國和美國的第六條每日直飛航線,是達美在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中美貨機運力情況比較
    目前中國(含港澳臺)貨機共有234架,中遠程貨機103架,其中,中國內地貨機175架,中遠程貨機52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美國的貨機有1130多架,其中,中遠程貨機547架。  從貨機數量上看,我們與美國的差距還是挺明顯的。
  • 5月中國航班量超美國居全球首位 昆明長水成全球最準點大型機場
    5月全球繼續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衛生組織6月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達到6109936例。而隨著國內航班的逐步恢復,5月中國境內機場出港航班量超過美國,位居全球首位,實際出港航班24.44萬班次,環比上升45.65%,同比減少39.35%。反之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實際出港航班量繼續縮減,為20.79萬班次,同比減少7成以上。
  • 2020年千萬級機場成績出爐!看鄭州機場排名!
    由於受疫情的強烈影響,全球航空公司紛紛大幅削減運力,因而2020年世界top20機場旅客吞吐量榜單較2019年出現較大變動。西安機場以3108萬次吞吐量位居全世界第11名。疫情重塑全球民航機場格局,中國機場表現亮眼2020年對於民航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 預計2020年東京羽田機場或超北京首都機場重奪亞洲第一
    200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奪得了第一的位置。原因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實現了有機增長,而東京羽田機場於2008年起乘客量便開始下滑。2007年羽田機場乘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6680萬),而之後直到2013年其乘客量(6870萬)才超越了這一數字。此後這座機場每年乘客量都在增長,2017年便是其連續第五年實現增長。
  • 中美航線運力縮減超九成 疫情倒掛後不斷航價值凸顯
    2月6日,國航獲得美國交通部對於緊急串飛申請的批覆。2月7日獲得了美國所有相關政府機構對國航調整航班結構申請的正式批覆。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營業部同時積極與當地機場、海關、安檢協調串飛航班業務流程。最終,國航計劃出每周4班飛美國西岸、3班飛美國東岸的定期航線。
  • 美國兩家航空公司聯航、達美獲批覆航 中美航班運力翻倍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航班爭議有望告一段落了,今天下午有報導稱美國兩家航空公司聯航、達美獲得民航局批准復航,中美之間的航班運力將翻倍。此前由於美國政府在2月份宣布斷航,美國航空公司隨即也停止了中美之間的航班,中美之間只有中國公司有航班,每周四班,現在美國兩家公司復航之後,變成了中美航空公司每周各有四個航班,運力比之前翻倍了。
  • 中國國內航空運力已超越疫前,市場復甦引領全球
    而國際運力受制於國際旅行限制,持續處於低位。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12月國際航班和座位數同比下降均為93%。 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機場運力下降最嚴重 綜觀新冠疫情對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和機場的影響,一線城市的機場運力自2019年12月開始下降,部分原因是國際運力的下降,當中,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運力下降最為嚴重,分別為42%和57%。
  • 美國交通運輸部發布中美包機航班分配通告
    美國交通運輸部向美國航空公司發布2019/2020年度(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中美包機航班分配程序的通告。  美國交通運輸部秉承2007/2008年開始的中美包機航班分配程序不變,並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