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遠足?這很德國

2020-12-07 澎湃新聞

原創 環行星球 環行星球 來自專輯關於德國的一切

文/芙湯

圖文:審稿-嘟嘟、排版-夏文琪

封面圖:©by-studio/Shutterstock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停住了全球人民的腳步,而這對於這個世界上最愛走路的一群人來說,想想也是很難受的。

世界上最大的遠足節日

在德國,有一個專門為喜歡走路的人設立的節日,每年節日期間數千人一齊擁入大自然的懷抱,一起走路數個小時。

這就是德國的「遠足日」,或者「徒步旅行節」。

這個節日由德國遠足協會舉辦,至今已經辦了119屆。其在每年夏天舉行,持續六天,在星期三開始,並在下一個星期一結束。

每年的節日都會先評選出一個適合遠足的城市,屆時數千人一齊遠足、聚會。節日的高潮則是一場盛大的遊行。

1948年,在斯圖加特的第47屆遠足日遊行(左)

2010年,在弗賴堡的第110屆遠足日活動(右)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不過,本應今年7月舉行的第120屆遠足日活動,因為疫情的影響推遲了整整一年,叫人惋惜。

這一屆的遠足日口號是「狂野,多彩,健康」(Wild. Bunt. Gesund.),真是對遠足的特點總結得非常貼切。

2010年,弗賴堡第110屆遠足日遊行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遠足的魅力

原定7月1日到6日舉行的這次節日,地點選在了黑森州北部的溫泉小鎮巴特維爾東根(Bad Wildungen)和埃德湖(Edersee)的冒險區。

製圖:孫綠

正好我也住在黑森州,雖然不曾去過這個小鎮,但是之前遠足去過另一個溫泉小鎮巴特柯尼希(Bad König),這個「巴特」在德語裡就是洗澡、浴場的意思。

說來有趣,德國有很多溫泉小鎮,其旁邊往往也有一條美麗的遠足路線。看來過去的人,也都知道走完一天的路泡個溫泉是多麼享受的一件事情。

黑森州有一條歐登瓦德山脈(Odenwald),是很有名的遠足勝地。其中有很多可以選擇的遠足路徑。森林中也隨處可以見到各樣野生的漿果、蘑菇。有一次我甚至看見了野鹿和靈芝。

一次遠足記錄

來源:作者

歌德曾經說過:「山是沉默的老師,並使她的學生沉默。」(Berge sind stille Meister und machen schweigsame Schüler.)看來歌德本人也是一個遠足愛好者。

德國遠足的網站信息建設十分完備。不僅有各個地點路線的介紹、圖片,還有不同的難度係數提醒,適合去的月份、路線圖、需要的時長和海拔變化等等也一應俱全。

一般難度係數低中等的路線,路途會比較平坦,即使有爬坡也不會有太多障礙,比較親民,時長也較短,全程大概十公裡左右。

難度係數高的,可能有十幾二十公裡,需要做好專業的準備,更要注意選擇時機,雨後大風或者冬天就不一定適合了。

網站上可以下載到所選路線的GPX數據,可以很方便的載入手機,提前計劃。有了這個高科技版指南針,就不用怕迷路了。

比如這條路線,為中等難度,預計耗時2小時20分鐘,全程8.12km,海拔變化200m。

這條路線就是高難度級別了,全程有19.1km,需要6小時16分鐘走完,海拔變化有780m。

而這一條路線,全程雖然只有4.03km,海拔變化也只有120m,但是卻定為了高等難度,那麼就說明道路會非常難走,從圖片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二。這時候一雙好鞋和專業的徒步手杖就是不能少的。

不過別看網站信息建設完備,很多路線並不是經過開發的,完全是純天然的自然小徑,或是山間野路,所以也有一定的危險係數。選好季節和天氣就很重要了。

我最初之所以選擇了Bad König這個小鎮作為第一站,也是因為網上顯示難度係數不高,大概只需要兩三個小時便可走完,全程12千米左右。同時有山有水,比較符合自己對美景的想像。

就是這一次遠足初體驗讓我對自然和遠足的魅力嘆為觀止的。

當時去的時候是秋天,剛到達目的地,滿山的紅葉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於是便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山間一探究竟。

攝影:鄒德華

山地遠足的魅力就在於,它不是只有平地的美景,它是有高度的,高度對人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欣賞到絕景的機會。

正好趕上當天天氣極好,晨間的清涼還沒有褪去,林子裡還有一些溼氣。而後陽光灑進來,把山林透射得如仙境一般。

攝影:鄒德華

那時萬籟俱寂,可突然又仿佛聽見了下雨的聲音。

駐足聆聽,發現原來不是下雨。是露珠從極高的樹冠落下,打在了下方的葉子上,葉子們又伴著陽光落下,互相碰觸發出了悄悄地窸窣聲。這是純粹來自自然的聲響,沒有一絲人工的痕跡。

毫不誇張,當時眼眶就溼潤了。儘管知道自然是美的,但是沒有想過誤打誤撞,見識到了如此禪意的景象。這一刻,我覺得遠足不僅是一項運動,它更像是一種對自然的朝聖。

遠足小歷史

據說最初的遠足就是起源於朝聖活動。

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納是第一位基督教的朝聖者。傳說她的兒子將基督教設為國教之後,她徒步赤腳從羅馬走到了巴勒斯坦,成為了朝聖者的榜樣。

1300年,為了拜訪教皇,曾有兩萬人前往羅馬朝聖。許多現在流行的長途遠足路線,比如西班牙著名的聖雅各之路,最初都是朝聖之路。

聖雅各之路

去往奧地利 Vierbergelauf的朝聖者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如今我們說的真正的遠足,必定是基於無目的的徒步活動。

德語遠足協會的一項2010年全德範圍內的調查表明,現在人們所認為的遠足,是一項基於無目的的深入大自然的休閒活動,行走持續一個小時以上,且配備專業的設備。

按照這個定義,歷史上真正的「運足」運動的發明者,應該是義大利的弗朗切斯科·佩特拉卡。

他和他的兄弟在1336年攀登了普羅旺斯地區海拔1900米的Mont Ventoux。他說,他唯一的動機就是「渴望用肉眼看到這片地球的異常高度」。

在他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關於人類遠足的記錄都很少。直到啟蒙運動後,詩人和畫家們擔當了遠足的傳播者。他們將自己所到之處的景色表現在作品上,讓人們發現了自然的魅力。

瑞士畫家卡斯帕爾·沃爾夫畫的阿爾卑斯山

瑞士最受歡迎的一些目的地還有哈茨、呂根和撒克遜

藝術家們的記錄讓這些地區廣為人知,有錢的紳士們想要自己親眼目睹一把美景。這也是德國旅遊業的開端。

到了19世紀,隨著鐵路交通網的建立,普通市民可以自己去探索深山。大眾旅遊業便在阿爾卑斯山地區逐漸興起,人們的運足興趣漸濃。

德國詩人威廉·穆勒寫過一首詩,其中第一行有「遠足是磨坊主的欲望」一句,後來有一首同名歌謠誕生,成為了德國最著名的遠足民歌。

現在在德勒斯登的Müllerbrunnen紀念碑上,還刻有該歌詞的開頭。

德勒斯登紀念碑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國人有多愛遠足

德國人有多愛遠足,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來。

單是再日常不過的上街,隨處可見的衝鋒衣且不說,還時常能見到中年,尤其老年的德國爺爺奶奶,不是拄著拐杖,而是拄著專業的徒步手杖行走在大街上。

來源:作者

大概為什麼這些八九十歲的白髮老人個個這麼硬朗,從這裡也能窺見一二了。

明鏡雜誌早在2008年就報導了「德國的遠足熱潮」。

根據一項來自德國遠足協會的研究,有57%的德國人稱自己為遠足者,55%的人表示他們從春季到秋季每月都要遠足幾次。甚至在冬季也有30%的人每個月都會遠足。自1980年代以來,德國的遠足人數一直穩定增長。

其實德國的多低山脈地形也為人們遠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有數不勝數大大小小的遠足路線可供選擇。

黑森林和阿爾高低山脈的地區是熱門之選,反而阿爾卑斯山這樣的高山脈沒有那麼受歡迎。畢竟安全又優美,誰不愛呢。

如果不去,才真是浪費了這麼好的資源。

阿爾高地區

來源:aktivindenalpen.com

千奇百怪的遠足

其實遠足在德國遠不止爬山這麼一種形式,他們是玩出了很多花樣的。

比如裸體遠足,一些自然主義者們會選擇比較少有人去的路線,進行一趟全裸遠足。

嗯…,大概是為了讓自己更充分地融入自然吧?

德國哈茨有一條專門的「裸體遠足路徑」,叫Harzer Naturistenstieg,是德國最古老的裸體遠足路線。

哈茨的裸體遠足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裸體遠足者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條路徑在2008年被提出設立為專門的裸體遠足路線,並在2010年正式公布。為了更加適合遠足者,還專門拔除了路上的荊棘和蕁麻。

2017年,又有一條新的裸體遠足路線在Lüneburger Heide成立。

不過,既然男女裸體共浴的浴場在德國已經見怪不怪了,裸體的遠足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除此之外,還有夜間遠足、赤腳遠足等。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業有赤腳主題公園或赤腳遠足路線,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體驗赤腳遠足。因為人們相信,赤腳走路是有益於健康的。

赤腳遠足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夜間舉火炬遠足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還有一種團隊的遠足遊戲,叫Geocaching,有點類似於定向越野。規則就是事先在目標範圍內藏有一些特定標誌的藏寶盒,根據GPS的定位,玩家去尋找寶物。

據說這個遊戲已經有了160年的歷史,而且有統一的被廣泛使用的符號。

總而言之,對於這群最愛走路的人,形式可以是千千萬的,唯一不變的一條,就是一定要深入自然,感受自然。

最近看到一個好消息,中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即將在今年年底正式成立,大家到時也可以多多地出去 「狂野,多彩,健康」一把!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後臺聯繫。

原標題:《裸體遠足?這很德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FKK,德國人為什麼喜歡在公共場合裸體?
    在民主德國建國初期,一些放蕩的東德人繼續裸體洗澡,同時密切防範巡邏的警察。直到1971年埃裡希·昂納克(Erich Honecker)上臺後,裸體運動才再次被正式允許。據博格坎普爾說,在昂納克的領導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開始了對外和對內開放的進程,這一策略意在改變對外形象。
  • 德國裸體俱樂部受裸體文化衝擊走向衰落(多圖)
    裸體文化在德國的形成,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葉。當時的德國民富國強,達到小康後的中上層市民開始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營養、服裝、住房、健康和身體保養,這就是有名的「新生活運動」。1893年,海因裡希·普都爾出版了《裸體人,未來的歡呼》一書,提出只有正視人類的軀體才具有真實的道德觀,呼籲大家重返大自然,充分享受那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
  • 【指尖上的德國】——裸體沙灘(FKK)篇 下
    博爾庫姆(Borkum)島FKK海灘這座31平方公裡大的島是繼尤伊斯特島後北德第二美的島。海洋性氣候、空氣中含有鹽分、沒有花粉,因此這座島特別吸引過敏症患者。此外這兒也有很多步行和騎馬的小徑。早在1830年,博爾庫姆就成為了國家批准的北海療養遊泳勝地。北部海灘是主要遊泳場地,在那兒人們可以看到廣袤的海洋。
  • 歐洲裸體度假熱 最休閒人體攝影好機會
    「脫下沉重的外衣,來一次親近自然的體驗」,這是瑞典一家裸體農莊的廣告詞。  現在,從北歐到地中海沿岸,從英倫半島到東歐森林,正掀起一股「裸體度假」潮,許多人以此釋放心靈的壓力。近距離觀察「裸體度假」  《環球時報》記者最近接受德國朋友的邀請,去北海邊一個叫諾德尼的小島度假,住進一家水療休閒旅館。不過令記者震驚的是,這竟然是一家「裸體旅館」。
  • [德國攻略] 裸體旅館、監獄酒店、樹上火車..德國必住腦洞大開酒店!
    玫瑰園裸體旅館旅館位於Eggingen 是德國第一家裸體旅館也就是裸體主義者的天堂老闆是一個醉心於裸體文化的裸體主義者只要進了這家旅館 就必須一絲不掛「我希望所有的裸體愛好者在運動、遊戲和交流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我們不僅歡迎個人裸體愛好者,更希望裸體家庭能來這裡享受和放鬆。」
  • 她在德國,拍下了一男子裸奔追豬全過程,意外火遍全網……
    天體主義(naturism)又稱天然主義或裸體主義。大爺享受的天體浴,在德國被稱作FKK(德語:Freikörperkultur),大意是身體自由文化。許多國家劃出海灘和公園,給人裸體的自由。事實上,德國才是是裸體文化的發源地,是當時人們為了逃避工業汙染,形成的一種健康方式。已然在德國歷史悠久——大約起源於100多年之前。柏林附近一個裸體主義者營地的1930年代明信片。
  • 男女裸體混浴,我在德國蒸了個這樣滴桑拿...
    不過,大概一分鐘後,震裂我三觀的德國混合裸體桑拿房,就徹底證明了我剛才的糾結是多麼矯情。因為所有人,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在桑拿裡,在室內遊泳池內,室外遊泳池內,在躺椅上,在衝涼處,在露天浴池裡,全!部!是!裸!體!的!
  • 德國巴伐利亞州阿爾高地區,徒步遠足的天堂美景
    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阿爾高地區,對於徒步遠足愛好者來說,是最佳旅行地。除了山地景觀和康斯坦茨湖,這裡不僅擁有許多夢幻的小鎮,高山牧場的奶牛,如仙境垂掛的瀑布,還有鄉村劇院和獨具特色的風俗節日,讓人流連忘返。這裡一年四季都有市場集市和音樂節,愛熱鬧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 最好的海灘,敢於裸露:全球15個最佳裸體海灘
    「軟,水清沙幼,溫暖的海風,溫柔的海浪和許多其他的裸體主義者都產生了很大的服裝,可選的海灘,」天然主義者協會的尼基·霍夫曼,誰也總編輯說,裸體與自然雜誌和共同作者「世界上最好的裸體海灘和度假村」。儘管可以選擇穿衣服的海灘目的地似乎是一項現代發明,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古老的主意,這是本來就不那麼保守的維多利亞時代的產物。
  • 裸體文化,奧地利人當仁不讓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夏雪)【環球時報駐奧地利特約記者 夏雪】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通過對全球海灘度假行為的分析,發現 「全球最喜歡在海灘上裸曬」的頭銜往往花落歐洲,德國曾連續數年霸佔榜首位置
  • 德國旅行社推出「裸體航班」 多國裸客爭訂機票
    德國一家旅行社宣布今年夏天推出「裸體航班」業務後,來自多個國家的好奇遊客1日爭相登錄這家旅行社的網站,希望訂上一張「處女航」機票。 總部位於德國東部愛爾福特的旅行社OssiUrlaub計劃於今年7月5日正式推出「裸航」業務,客機從愛爾福特飛往東部波羅的海島嶼烏澤多姆島。
  • 裸體文化,這個國家的人可太喜歡了
    【環球時報駐奧地利特約記者 夏雪】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通過對全球海灘度假行為的分析,發現 「全球最喜歡在海灘上裸曬」的頭銜往往花落歐洲,德國曾連續數年霸佔榜首位置,奧地利2016年首次獲得桂冠,其中約1/3的奧地利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在沙灘全裸
  • 遠足新手指南:首次遠足所需的一切!
    遠足是一個不錯的戶外活動,你的第一次遠足將會變得有趣、冒險、並且更重要的是安全!今天我將介紹:如何尋找遠足路徑?(如何開始遠足)穿什麼樣的鞋、衣服進行遠足?帶多少水、食物進行遠足?4個初學者遠足技巧一、如何尋找遠足路徑?當你想到遠足時,你可能會想像到旅行家,他們背著超大的背包,一次又一次的穿越史詩般的山脈。 如果你剛剛開始邁向更好的生活,那麼認真的遠足就可以豐富你的生活。
  • 裸體旅行!安全脫光假日目的地指南
    儘管如此,從裸體蹦極到光著屁股跳進玻利維亞鹽灘,這股裸體風潮正在全世界諸多旅遊勝地愈演愈烈。       但如果遊客不能做出判斷他們是否可以在諸如被納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位於秘魯安第斯山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或者吳哥窟這樣的宗教聖地脫光,還是很有可能給自己惹麻煩。
  • 奧地利的裸體文化當仁不讓
    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通過對全球海灘度假行為的分析,發現 "全球最喜歡在海灘上裸曬"的頭銜往往花落歐洲,德國曾連續數年霸佔榜首位置,奧地利2016年首次獲得桂冠,其中約1/3的奧地利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在沙灘全裸,他們認為全裸可以使自己保持自然的狀態,如果配上一杯冰鎮啤酒真是再愜意不過了
  • 唱著《遠足歌》去「遠足」
    遠足的路程,初小的一般不會超過五公裡,到高年級,也大約是十公裡左右;初中生,在十五到二十公裡之間,帶一頓中飯,當天來回。到了高中,就可以在外過夜,就是自帶帳篷,像國軍一樣,野營露宿,簡稱「露營」。但我們的遠足只是跟著老師在附近兜圈兒,只能稱作近足。所看到的東西,是我們幾乎天天都能看得到的東西。
  • 天體主義:比利時年輕夫婦在世界裸體旅行
    這已經不是當年報導第一次伊拉克戰爭而一舉成名的CNN了。不過今天點開CNN網站的旅遊頻道,看到了一篇沒有什麼政治色彩的報導:The Naturalist Couple That Travel the World Naked。翻譯成漢語:奉行天體主義的一對比利時年輕夫婦裸體週遊世界。
  • 德國生活| 德國16個最好的裸體浴(FKK)沙灘——白花花的一片,簡直晃瞎眼啊!
    早在1898年的埃森,德國第一個沙灘裸體文化俱樂部就產生了。1970年的東西德地區,裸體文化運動經歷了第一次真正的繁榮。儘管今天這種勢頭已經大大減弱,在德國還是有大量的裸體文化沙灘。 博爾庫姆(Borkum)島FKK海灘這座31平方公裡大的島是繼尤伊斯特島後北德第二美的島。海洋性氣候、空氣中含有鹽分、沒有花粉,因此這座島特別吸引過敏症患者。此外這兒也有很多步行和騎馬的小徑。早在1830年,博爾庫姆就成為了國家批准的北海療養遊泳勝地。
  • 在德國的這些地方,脫光不犯法
    「我裸體走在英國公園,高高地坐在圓亭,我在中國塔買了一紮啤酒,和你溜達在裡奧普大街。」這是德國早年流行的搖滾音樂《城市夏日》(德文歌曲名:Sommerin der Stadt,來自德國慕尼黑搖滾樂隊 Spider Murphy Gang)中的歌詞。就像這首歌中所說的那樣,夏日的德國,必然少不了啤酒——當然,還有白花花的肉體。
  • 維也納舉辦藝術展 參觀者裸體可免門票入內(圖)
    此次展覽會不僅陳列百年前的精美性愛裸體藝術作品,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展覽會推出了一個新規定:凡是赤裸一絲不掛者或身穿比基尼者均可免費入內欣賞藝術作品。  近期,酷熱夏季的熱浪席捲著歐洲各地,這項規定對於大膽開放的參觀者也算得上是一個好主意,目前,在利奧波德博物館內有數十位參觀者一絲不掛或比基尼泳裝漫步在大理石畫廊中,給此次性愛裸體藝術作品展增添幾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