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棠區:紅色熱土譜寫新篇 國家海岸創新啟航

2020-12-12 人民網

編者按:從默默無聞之地到國內外賓客高朋滿座,從奮起直追到引領三亞旅遊消費創新標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三亞海棠區緊跟時代步伐砥礪前行,抓住「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建設」「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等重大歷史機遇,實現華麗轉身,形成三亞改革創新的開放高地。

未來的海棠區,正朝著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推進「改革開放標杆區 、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區、城鄉融合引領區、生態環保示範區、民生幸福實惠區」五大標杆建設,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國際化創新城區。

1927年11月21日,隨著藤橋鎮軍田村一聲槍響,崖縣(今三亞市)第一個革命策源地誕生。隨後,瓊崖南部境內最早的縣級基層黨組織誕生於藤橋鎮,1928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一屆崖縣(今三亞市)委員會」成立;藤橋鎮仲田嶺承載了三亞市最早期的革命記憶,見證著「23年紅旗不倒」的傳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中國成立以來,三亞人民砥礪奮進,寫就了動人的「鹿城傳奇」,實現了從邊陲小鎮到國際知名旅遊城市的美麗「蝶變」。2001年6月,林旺鎮、藤橋鎮合併成立海棠灣鎮。2015年撤鎮設區後,海棠灣鎮成為如今的海棠區。昔日紅色熱土,變成了今日的國家海岸。骨子裡傳承著紅色基因的海棠區人民,繼承了革命先烈們砥礪前行的進取精神,正以奮發、昂揚之姿續寫紅色熱土的新篇章。

蝶變海棠

從小漁村到國家海岸

70年前,生活在海棠灣片區的人,一定無法想像,如今的海棠區,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小時候村子裡只有十幾戶人家,大家就靠著種點水稻生活,雖然村子裡環境很好,但是大家的日子還是比較清苦。」回想起當年的場景,和新中國「同歲」的三亞市海棠區龍江村委會老支書高方奇記憶猶新: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沙土路,吃的是蘿蔔白菜,睡的是硬木板……那時候家裡有間瓦房就算條件好了。

那時候的三亞,還叫崖縣;那時候的海棠區,還是林旺、藤橋鎮。

高方奇至今還清晰地記得自己16歲時第一次「進城」的經歷:他和爺爺走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沙土路來到林旺鎮,然後經過漫長地等待,坐上了開往三亞的班車,又搖搖晃晃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當時的崖縣縣城。「那次還是因為有親戚結婚,要不然我還不知道啥時候才有機會『進城』。」他笑著說。

2005年,海棠灣被定位為「國家海岸—國際休閒度假區」。 2008年,海棠灣以「一張藍圖繪到底」開發模式迎來了實質性開發建設。得益於自然、旅遊等資源優勢,短短數年間,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得以加速發展。「國家海岸」迅速成為海南一個新興的高端旅遊度假區。

綿延22公裡的國家海岸海棠灣,吸引了威斯汀、喜來登、希爾頓等國際品牌酒店爭相進駐,孕育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三亞國際電音節等時尚潮流,三亞國際免稅城、三亞亞特蘭蒂斯、蜈支洲島、海昌夢幻不夜城等旅遊創新業態正在引領的奮鬥新時代,海棠區已形成一個以旅遊度假、免稅購物、醫療健康等主導產業的國家海岸休閒園區。

同樣擔任過龍江村委會黨支部書記的黎伯牛,如今住在寬敞明亮的安置區。他是海棠區快速發展的見證者之一,「現在的生活哪是以前能想像的!你看這些房子現在多漂亮。」他說。

「那時候我們村的徵地工作我都有參與,一開始個別村民還不太理解,我們黨員幹部帶頭做了大量的工作,實踐證明我們是對的。」黎伯牛說,現在整個海棠區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生活質量,都比開發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子裡有些村民已經住進寬敞整潔的安置區,我們估計也快搬進去了。」高方奇說,現在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輸「城裡人」。

創新海棠

引領三亞旅遊消費新標杆

三亞亞特蘭蒂斯被譽為國內旅遊項目的新標杆,來自天津的遊客趙帆帶著家人盡情地享受刺激的水上項目後感嘆道,在這裡,足不出戶就可以玩三四天。

亞特蘭蒂斯附近,三亞國際免稅城也是引領新業態的代表之一。這裡每天都人潮湧動,2019年春節期間,一天的營業額超過一個億是他給海南旅遊發展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蜈支洲島、海昌不夜城……在海棠區,最能感受到海南旅遊發展的最新方向。目前,海棠區已經形成了一個以旅遊度假、免稅購物、醫療健康等主導產業的國家海岸休閒園區,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352億元,實現GDP約366億元、稅收約130億元,各類入園企業超600家,備受關注的Hello Kitty主題樂園已於2019年正式落戶。

「以前海棠灣沒有開發,大家都不知道,現在可是大名鼎鼎的國家海岸。」三亞市海棠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奮起直追到引領三亞旅遊消費創新標杆,如今的海棠區已令人刮目相看。

大跨步向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邁進的海棠區吸引的不僅僅是遊客,更有不少大企業和大項目,他們紛紛選擇海棠區作為自己總部經濟在海南的落腳地。

依託大企業、大項目的「領頭羊」效應,保利國際會展中心、中國電子海棠灣信息安全產業園(一期)、中國人壽國家海岸健康公園等項目紛紛進駐海棠區,促進產業向旅遊業、醫療健康、會議會展、熱帶高效農業、商貿物流以及高新科技等多樣化產業的發展。

海棠區已先後有太平金服、復興文旅集團南方總部、酷怡國旅、太平投資、中交海投、小牛資本、國美集團、世茂集團、騰邦文旅、國網(海南)等12家企業在海棠區成功註冊,並實現了海南省首家中外合資旅行社——酷怡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落戶海棠,謀劃著新時代的新起點、新使命、新藍圖。

而這些總部經濟落戶海棠區,也成為國家海岸快速崛起的推進器。

三亞海棠灣河心島項目

生態海棠

多措並舉提亮綠水青山「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海棠區,更是如此。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亞鐵爐港養殖漁排最早始建於1987年,近年來由於經營活動過於頻繁,各類生活垃圾、汙水和餐飲廢棄物直接傾倒、排放入海,一度導致該區域海水出現不同程度汙染和水質下降。

經實地測量並經審計部門審定,鐵爐港內有漁排共計151家,其中養殖漁排114家,總面積81290.5平方米;海鮮漁排37家,總面積25553.26平方米。

這些漁排背後,都是一個個祖祖輩輩在這裡靠海生活的家庭。如何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群眾生機的關係,成為擺在海棠區面前的一道考題。

經過認真謀劃,海棠區從摸底調查到制定切合實際的退出補償機制,從助推漁民轉產轉業到籌劃極具地方特色的「休閒漁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工作。至2018年底,這些漁排全部被拆除。

如今的鐵爐港,海水清澈、通航便利。曾經依靠漁排特色闖出品牌的海鮮餐飲行業,正在政府的引導下轉產轉業。

三亞市鐵爐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於1999年經市政府批准建立,規劃總面積4380畝(含水域面積)。該保護區原有自然生長的紅樹林45畝,其突出特徵是古樹特別多,國內欖李、紅欖李、木果楝、海蓮、木欖最大個體均分布在這塊灘涂內,可以說是國內最古老的紅樹林。

為了保護好這塊寶地,海棠區計劃於2019年完成清退約2000畝蝦塘、魚塘,並將由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其中,修復造林佔比70%,修復溼地佔比30%。

同時,海棠區正在建設海棠灣水系工程作為一項集防洪、排澇為一體的市政基礎設施,三亞海棠灣水系工程南起鐵爐港,經大小龍江塘,北至椰子洲島,出海口接近土福灣。水系工程完工後,將串聯起鐵爐港潟湖、藤橋南北河、大小龍江塘、指狀溼地、椰子洲溼地等海棠灣豐富的自然地貌景觀,還將開闢一條水上內河遊覽廊道,為遊艇遊船通航創造條件。

「海棠區將以最嚴格的的保護措施,在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過程中保護好綠水青山,保護好我們的海岸線,全力打造生態環保示範區,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海棠區委書記吳清江說。

幸福海棠

打造民生幸福實惠區

9月的三亞依舊熱情如火,在三亞海棠區蜈支洲島景區,湯國慶正駕駛動感飛艇,帶著遊客感受大海的魅力,享受遊客發出的尖叫聲。和眾多海棠灣本地人一樣,湯國慶在自己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乘著新時代的東風,海棠區農民紛紛「洗腳上田」,海棠區漁民「收網上岸」,換上了酒店景區服務員、救生員、潛水員或創業者等全新身份……

對於湯國慶和他的家人來說,改變的不僅僅是工作方式,更是對生活的態度。因為他們,生活在海棠區很幸福。

已經而立之年的湯國慶還在籌劃一件大事,那就是結婚。「女朋友也是村裡的,準備明年就結婚了。」湯國慶笑著說,以後孩子就在村裡的小學讀書。「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教室都破破爛爛的,你看現在那學校修得多好啊。」

距離湯國慶他們家不到四公裡的地方,就是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我們現在身體有什麼毛病,都不用到三亞市區的醫院去,在海棠區就能搞定。」

醫療方面,解放軍醫院海南分院與海棠區社區衛生院合作建設醫聯體,以全科醫生制度模式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現海棠區常住人口籤約35152人。

教育方面,海棠區不斷改善義務教育學校校園校舍等軟硬體設施,引進優秀校長優秀教師等,在省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中排名全省第一,全區32所學校中,有1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規範化學校」,18所學校被認定為「市級規範化學校」,人大附中三亞學校成功落戶海棠區並於2019年9月3日開學迎新。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有房住」到「住好房」,從「小診所」到「醫聯體」……近年來,站在新時代全新起點上的海棠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續關注並解決海棠群眾最急需、最期待、反映最熱烈的民生問題,撤鎮設區五年來持續投入15.85億元,落實教育、醫療衛生、菜籃子工程、環境保護、文化體育、農村發展等十大民生事項,致力於不斷提高海棠區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

海棠區委書記吳清江在林旺農貿市場調研「菜籃子」工程。

「健康海棠」「平安海棠」「幸福海棠」等美好願景已轉化為海棠區一個又一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生動案例。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70年滄海桑田。 擁有著「國家海岸」「國際旅遊島」「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諸多優秀基因的海棠區正面對著新時代的新使命、新要求。同時,海棠區面對的也是新希望和新的可能性。

如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海棠人正以更加包容、開放的姿態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創新驅動再出發,扛起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海棠擔當。(以上圖片均由中共三亞市海棠區委宣傳部供圖)

(責編:蔣成柳、陳海燕)

相關焦點

  • 三亞海棠區:紅色主題展走進國際免稅城
    一邊徜徉在紅色文化主題展中,一邊享受購物的樂趣。10月8日上午,由海棠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暨紅色海棠紀念主題展」第一站巡展在三亞國際免稅城正式開啟,市民遊客在購物旅遊的同時,感受濃濃的紅色主題文化氛圍。
  • 中科院「探索一號」在三亞南山港啟航
    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這是南山港首次作為科考船出發碼頭。 3月10日上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執行
  • 「國家海岸」三亞海棠灣以規劃引領頂級發展
    但這片海灣,何以稱為「國家海岸」?     三亞是這個故事的主講者。三亞是一個以旅遊為主導的城市,建市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旅遊城市定位不動搖。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三亞打造了一個很好的樣板:一個國內、國際上獨特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設計所副所長鄧東親眼目睹了國內許多城市走過的彎路,但他對三亞評價極高:「很多城市拼命追求GDP,三亞的堅守難能可貴。」
  • 「熱土·豐碑」繪製大西北紅色旅遊「路線圖」
    《熱土·豐碑》所記載的紅色遺址遺物,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生動寫照,具有很強的歷史性。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活動都曾發生在大西北這片熱土上。眾多革命遺址、紀念物,見證了我黨我軍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發展史。
  • 一區雙面:把脈南田片區 借「國家海岸」之力 打造溫泉大IP
    1992年的春天,位於海棠灣的南田打出一口量大質優的溫泉井,揭開了這片熱土開發的新篇章。20多年的時間,南田溫泉的「金泉水」流淌過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從藉助溫泉資源單一的旅遊開發,到借勢「國家海岸」的騰飛,打造出養生頤老的新天地。南田片區生動的為我們詮釋出,站在海棠灣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明確定位抓機遇的它能夠走得有多遠!
  • 三亞海棠灣開通單程機場巴士,每天發車時間
    設立旅遊巡迴法庭為旅遊業服務保駕護航 據了解,海棠區遊客集散中心由海棠區委區政府設立、海棠區旅遊協會運維,位於三亞市海棠區海岸大道168號
  • 「熱土·豐碑」繪製大西北紅色旅遊「路線圖」
    《熱土·豐碑》所記載的紅色遺址遺物,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生動寫照,具有很強的歷史性。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活動都曾發生在大西北這片熱土上。眾多革命遺址、紀念物,見證了我黨我軍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發展史。
  • 回望三亞這五年發展,這條微信說清楚了!
    >以下為版面圖及詳細報導:2016-2020三亞發展譜新篇天涯海角,碧波激蕩。這五年,是改革創新成為重要印記的五年。無論是推動園區建設管理由政府主導向市場化轉變,還是創新全產業鏈孵化式招商模式,無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不出園區」,還是設立海南第一家外商股權投資企業,以改革為發展開路,以創新優化營商環境,這樣一股精神,成為鹿城前進的火炬。這五年,是民生帳本收穫豐厚的五年。
  • 三亞海棠區在青塘村成立彩虹書屋 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4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日前,三亞市海棠區委宣傳部、區旅遊文體局在青塘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辦了「彩虹書屋」揭牌儀式及「我們的節日·清明」讀書活動。  三亞海棠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梅開志說,「彩虹部落·美麗青塘」以親子主題建設,彩虹象徵著孩子七彩的美麗夢想,部落立意於青塘村作為黎族村落。自開園以來以其獨特的風情風貌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廣大市民遊客喜愛和好評。
  • 御海棠鮮貨市場,讓旅程一「鮮」到底
    三亞2017年12月20日電 /美通社/ -- 面朝碧波蕩漾的南中國海,三亞御海棠豪華精選度假酒店坐落于田園詩般秀美的「國家海岸」海棠灣中心地帶。 御海棠全日餐廳,地板由純色大理石鋪就,四周明亮的落地窗引入熱帶海島陽光,再配以紅色口布與銀色的餐具,使用餐環境格外獨具風情。魚拓藝術被運用在餐廳各處細節上,這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古樸而神秘,似乎將大海中的鮮味都帶到了餐廳裡。
  • 將藝術融入美好生活 | 國博前館長陳履生三亞美術館將落地海棠花開
    9月29日,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前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蒞臨海棠花開,研究籌備位於海棠花開社區內的三亞首個個人展廳——「陳履生三亞美術館」相關事項。「陳履生三亞美術館」開館後,將展出陳館長不同時期的精選珍藏作品,讓生活在海棠花開的家人們未來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到國家級藝術畫作與展品的文化盛宴,為國家海岸海棠灣、乃至海南自由貿易港(區)引入國家級文化巨匠和資源,助力文化產業深耕海島。
  • 紅色熱土 英雄河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河北省紅色旅遊資源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組合好,在全國位居前列。800多處紅色旅遊資源、160餘處紅色旅遊景點遍布全省。30家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家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涵蓋了1840年至今四個歷史階段不同種類的紅色旅遊資源。
  • 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他們一心一意,城市十全十美
    總書記的深情囑託、諄諄教誨,激勵著芙蓉人砥礪奮進、開拓創新。芙蓉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牢記殷殷囑託,譜寫芙蓉新篇」專欄,全面記錄芙蓉黨員群眾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擔重任,奮勇前行,為推動芙蓉高質量發展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 錯過了國家海岸,還要錯過先行試驗區黎安港嗎?
    0三亞海棠灣為什麼如此受青睞?2007年,國務院把海棠灣提升至國家戰略,確認了發展「國際化、世界級」標準的戰略規劃,「國家海岸」由此而生。此後,海棠灣匯聚了世界的目光,高端項目的投資者和高端度假人群都把目標鎖定了國家海岸——三亞海棠灣。
  • 三亞「國家海岸」海棠灣:酒店即是風景線
    酒店供圖中新網三亞9月28日電(記者 王曉斌)定位為「國家海岸」的海棠灣,酒店成群是它最鮮明的標籤。僅在22公裡的海灣一線,喜達屋、洲際等眾多國際品牌酒店密集分布,成為域內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三亞保利瑰麗酒店。 酒店供圖風景線內最吸引人目光的,是主樓如交疊風帆的三亞·亞特蘭蒂斯。
  • 三亞鳳凰海岸、月川、東岸、海羅等4片區功能定位出爐!
    「城市建設不是簡單的大開發,而是大轉型與創新……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空間布局,需要綜合考慮未來發展空間及需求等諸多因素。」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顧問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孫繼偉建議,三亞要進一步推動自由貿易化、投資便利化以及國際化,注重空間拓展和新產業的培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海棠公益論壇揭牌將服務老人心理健康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2日訊(記者 劉子榕 譚琦)12日,由三亞海棠公益論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發起的
  • 「清涼一夏,樂遊海棠」三亞市海棠區夏季旅遊推介會走進西安
    「清涼一夏,樂遊海棠」。7月7日下午,由三亞市海棠區政府主辦的2019年三亞市海棠區夏季旅遊路演推介會在西安民樂園萬達廣場舉行。此次路演推介會圍繞「清涼一夏,樂遊海棠」這一主題,多視角展示了國家海岸海棠灣旅遊新業態。
  • 郭為祿:致敬歷史,譜寫新篇!
    致敬歷史 譜寫新篇在華東政法大學復校40周年紀念會上的致辭校黨委書記 郭為祿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華政學子在政法戰線為共和國法治建設建功立業,在經濟、教育和社會各個領域施展才幹,自覺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國家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把紅專並進的精神血脈接續傳承、賡續發揚。「華政紅」代表的是愛國進步的傳統、敢為人先的擔當、艱難困苦的奮鬥,正是在紅色基因和革命傳統中,我們汲取愛國奉獻的力量,堅守初心使命,生生不息,不斷前行。——開放是華政鮮明的品格。
  • 當前三亞含四居室熱搜排行榜:碧桂園三亞郡位列第一
    戶型大小是購房者購房時最關注的要素之一,那麼,你知道截至今日三亞哪些有四居室樓盤最受關注嗎?日前,三亞四居室排名結果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數據統計,三亞含有四居室樓盤共有55個,其中最受關注的樓盤為碧桂園三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