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烤箱作為目前越來越流行的廚房烹飪電器,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入坑了。恰逢雙十一到來之際,估摸不少小夥伴已經摩拳擦掌準備搶購了,但大家都對蒸烤箱有所了解了嗎?
本篇文章將對市面上比較暢銷的臺式蒸烤箱進行參數、性能上的分析,嵌入式的蒸烤箱留待下次哈,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大家在剁手的同時更為理性的選擇。
文章目錄
一、前言
二、選擇痛點
三、功能分析
四、如何選擇
五、總結
一、前言
臺式蒸烤箱相比嵌入式蒸烤箱在價格上會更便宜的,因此也是許多想要提升生活品質的家庭在後期想要入手的一款廚房電器產品,故而在產品的體驗感上會更為注重。
二、選擇痛點
小夥伴在選擇的時候都會陷入糾結狀態,慢慢就會衍變成拖延症,最終不了了之,這是為何?
1、蒸烤箱正如宣傳上那麼好嗎?
怎麼說呢,也算不上宣傳,賣家只是告訴你我們的機器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人美、食物好看是必須的,就好比賣衣服的公司的會請漂亮的模特過來示範一樣。大家在甄選時候可以著重看產品的功能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不是為了買而買。
2、什麼樣的價格才合適?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誰曉得你心裡在想啥呢?在你看來,2000元已經很貴了,但可能在別人心裡只是個起步價呢?對於同樣一款產品,每人對它的心裡評估價值也有可能是不同的,那這個價格只是相對自己適宜罷了。
3、蒸烤箱不會用,有教程嗎?
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什麼是度娘解決不了的事情,除了賣家會贈送相當一部分的機器教程,網上也有不少這類蒸烤箱機器的食物製作教程,絲毫不用擔心買了不會用。
三、性能分析
這裡提一句,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其它都是浮雲。
1、容量
目前來看,臺式蒸烤箱的容量並不算特別大,15-40升的範圍,以30升左右的會比較多,其中30升的容量基本可以滿足2-4人的家庭去使用了。在選擇容量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這款機器的使用頻率,如果是主要的烹飪的工具,而且人口又比較多的情況,那就建議買大一點。
2、蒸汽
蒸烤箱的蒸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蒸騰式蒸汽,就好比鍋爐燒水一樣,把清水注入到機器底部的蒸汽加熱盤,通過加熱盤發熱使得清水蒸發形成水蒸氣,優點是速度快,缺點是不可控,而且蒸汽密度過大。
另一種是直噴式蒸汽,是市面上大部分商家採用的方式,利用專門的蒸汽發生器精確對水量加熱成水蒸氣,繼而輸送到爐腔內,優點是水蒸氣綿密、可控性,缺點是速度略慢。
3、加熱
蒸烤箱的加熱主要體現在加熱管上,石英管、滷素管、金屬管是主要的三種材質,其中由於金屬管的耐熱、耐腐蝕性更好而得到廣泛應用。
加熱管的放置有三個,頂部、底部、背部,分別形成頂部發熱區、底部發熱區以及背部發熱區,其中背部發熱區加入了風扇電機後就可以變成熱風系統了。
頂部發熱區的配置是每一款蒸烤箱都有的,否則也無法進行烘烤加熱了;熱風系統大部分的蒸烤箱都有,但也有少量早期的蒸烤箱沒有配圖,區分起來很容易,就看背部有沒有風扇就可以了。
底部發熱區一直是很多商家爭吵的地方,有的認為這個底部加熱可有可無,理由是可以利用頂部加熱與背部加熱循環,形成均衡的加熱空間,這樣就可以把食物烤熟。
先不說熱風循環會加速食物的水份流失以及口感的變化,從效果上來看就有所不如。在同樣使用熱風循環的狀態下,擁有頂部、背部、底部三個熱源體的蒸烤箱受熱情況會很明顯優於只有頂部、背部兩個熱源體的蒸烤箱受熱情況。
部分商家喜歡偷換概念說可以彌補沒有底部發熱管的缺陷,但彌補與好畫不上等於號,在有更好的選擇下沒有人會選擇一個本成品吧。
再者,熱風循環模式較為適用於肉食的烤制,在製作大部分烘焙成品的時候都需要上下不同的加熱溫度來其進行加熱,達到一個良好的上色狀態,所以做烘焙的大部分時候都不會啟動熱風程序。
舉個慄子,焙烤山峰吐司需要上火低下火高的烘烤環境,開啟熱風程序情況下容易導致麵包上色過度,但不開熱風沒有底部發熱也會烤不熟,陷入了一個矛盾的循環。
底部發熱管分為隱藏式與外露式,前者美觀、易清潔,後者加熱迅速,對加熱效果來說,外露式的底部加熱管會更好。
4、溫控
溫度控制,是一件令人心碎的話題。在烤箱早期的時候,都是採取機械式控溫手段,設置的溫度不精準,腔體感應的元件亦不靈敏,導致溫差相差50度的情況大有存在。
而目前大部分的烤箱已經採取電子式控溫技術,蒸烤箱亦是如此,相對機械控溫更為精準,有效控溫偏差在上下5度左右。
還記得自己使用的第一臺烤箱,雖然是機械烤箱,但仍有分開獨立設置上下發熱管溫度的功能,這讓我在練習烘焙的時候領先別人不少步伐。
就好比中餐的文武火輪換烹調,獨立控溫在烘焙界的存在就好比文武火,一大一小的火候設置,讓烘焙製品煥發出其特別的芬芳。
5、水箱
臺式蒸烤箱的水箱位置有三種,外置頂部、外置底部以及內置右側,從使用感受來說,外置式的效果會好一些,比較方便隨時查看水量和加水。
水箱的材質最好選用透明材質的,質量上相對有色的會更好,使用起來安全性高。
6、操作
屏幕的操作方式一般有三種,按鍵、觸摸、旋鈕,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全觸控螢幕或者觸摸+旋鈕的組合方式,主要還是看機器設計者的思路。
全觸控螢幕看起來更有科技感,而觸摸+旋鈕的組合則操作感更強,各有優劣,看使用者的喜好來決定即可。
7、層架
層架的數量從3-5層都有,有均勻分布也有不規則分布,使用時候可以根據所選取的器皿高度來決定,儘量與頂部發熱管保持一定的距離。
靠近頂部發熱管的層架有些小夥伴是不知道用來幹嘛的,靠這麼近怎麼使用呢?其實這可以用來插入一塊烤盤進行隔熱的,有時候食物表面烤好了但底部還沒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降低表面的受熱的情況。
8、配件
一般的配件都有烤盤、蒸盤、烤網各一個,也有的只有兩個,原則上肯定越多越好,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
9、加分功能
*童鎖
熊孩子的搗蛋程度是不可估摸的,為了防止孩子誤觸機器操作,童鎖鍵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缺水報警
在烹製一些用時比較長的食品時候,會需要給水箱進行加水操作。當水箱缺水的時候,機器會發出提示聲,讓操作者進行加水,否則機器會暫停工作。
*鬧鐘
鬧鐘功能可以設定在多少時間後提醒自己,適合多少時間後才進行某個烹飪步驟等場景。
*殺菌除垢
殺菌與除垢兩個功能,前者給腔體殺毒,後者清除機內的水垢,讓機器保持潔淨,延長使用壽命。
四、如何選擇
根據上面的一些性能分析,我把市面上比較暢銷的臺式蒸烤箱產品信息整理成表格,每個性能的具體參數都列在表格裡了,其中比較重要的參數用了紅綠色以區分,綠色為推薦、紅色為不推薦。
從收集的表格來看,價格區間都在2500-4000左右,彼此價格差異並不算太大。針對紅字部分來看,華帝這款產品是比較弱勢的,很多功能都沒有。
同時擁有熱風系統、背部發熱管、下部發熱管、上下獨立控溫這些性能的機型並不多,只有西屋和daogrs兩個型號有,不過西屋這款是內置水箱,使用起來不太方便,而且西屋這個牌子在烤箱、蒸烤箱這款品控做的一般。
顏值和品牌印象來看,個人覺得法格的顏值最高,牙白色的色調略帶弧形的設計,很好看;松下則勝在品牌印象及品控上,松下烤箱系產品的溫控做的還是不錯的。
五、總結
如果想要追求功能與性價比,那麼daogrs G3你值得擁有,價格中等、功能齊全;
如果是追求價格上的優勝,那可以看下西屋G30;
如果比較在意外觀顏值,可以選擇法格329TD,真的很漂亮;
如果想要嵌入式,請留意下一次的分析報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