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踞陝甘寧青豫魯六省,馮玉祥的西北軍究竟有多少兵力?

2020-12-12 騰訊網

馮玉祥是民國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風雲人物,他的一生十分具有傳奇色彩。出身貧困,做過軍閥,做過國民黨將領,後來又選擇了投誠解放軍,似乎他每一次的選擇都非常正確。當年他帶領大軍盤踞陝甘寧青豫魯六省,馮玉祥的西北軍究竟有多少兵力?

北伐戰爭的勝利讓全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一些老牌軍閥統統倒臺,新的勢力已經形成。蔣介石、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等等都是在北伐戰爭結束之後各個勢力的代表人物。在這幾人當中,除了馮玉祥,都是軍校出身,這讓馮玉祥顯得有些特殊。

馮玉祥是從一名普通的士兵坐起,摸爬滾打成為了一方霸主。在第二次北伐之後,馮玉祥佔據著西北四個省份,西北軍也是當時戰鬥力較強的軍隊。除了西北青海、寧夏、甘肅、陝西之外,馮玉祥還控制著河南、山東兩個大省。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馮玉祥的實力僅次於蔣介石的中央軍。

馮玉祥原本出身於直系軍閥,但是在直奉戰爭中選擇了倒戈,他發動了北京政變,但是受到奉系軍閥的排擠,離開了北京。馮玉祥的西北軍雖然建制上只有三個師的兵力,但實際上總人數有七八萬人,還有額外的國民軍第二軍和第三軍,加起來有接近20萬人。

樹大招風,馮玉祥迎來了幾家軍閥的圍攻,最終被迫逃亡蘇聯。在第二次北伐的時候,馮玉祥才回國,並且加入了國民黨。在第二次北伐結束之後,馮玉祥的西北軍已經有了32個軍的建制,共有40多萬兵力。

一場中原大戰讓馮玉祥的西北軍徹底瓦解,東北軍入關協助蔣介石作戰,打敗了馮玉祥、閻錫山和李宗仁。馮玉祥手下的很多將領直接成為了蔣介石的部下,從此地位一落千丈。

相關焦點

  • 一度佔據陝甘寧青豫魯六省,馮玉祥的西北軍,究竟有多少兵力?
    波及全國,參戰百萬的軍閥混戰最後以蔣介石勝利告終,佔據六省曾盛極一時的西北軍卻分崩離析,成為歷史,而統領西北軍的便是忠於民族國家的馮玉祥。 一、馮玉祥西北軍 馮玉祥生於貧苦家庭,15歲正式從軍,後投袁世凱軍隊,短短幾年間升至排長,深受協統、標統賞識,更成為陸建章內侄女婿。
  • 中原大戰後的軍閥勢力格局:西北軍瓦解,中央軍一頭獨大
    文/寂寞的紅酒 1930年,西北軍首領馮玉祥聯合晉綏軍的閻錫山以及桂系的李宗仁,三大軍閥聯合倒蔣,中原大戰爆發。中原大戰規模空前,是民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軍閥混戰,雙方出動了上百萬軍隊,混戰長達數月,最終以蔣介石的勝利而告終。
  • 動員兵力110萬人以上,波及20多省的長達7個月的中原大戰
    蔣馮戰爭,馮下野其實,在蔣桂戰爭之前,蔣介石為了集中兵力、消滅桂系,蔣石介拉攏馮玉祥,以行政院院長及鄂、湘兩省地盤為條件,請他出兵。馮玉祥表面上答應要求,在豫鄂邊界頻繁調兵,馮實際想待蔣、桂兩敗俱傷之時,乘機出兵佔領武漢。
  • 北伐戰爭開始後,為何先討伐吳佩孚,而不先進攻盤踞江浙的孫傳芳
    ,佔據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有20萬軍隊;三是奉系軍閥張作霖,控制著東北三省和京津地區,還有山東督軍張宗昌等為羽翼,有35萬軍隊。加上馮玉祥在蘇聯顧問團和共產黨人的勸說下,已經決定率部加入國民革命軍,即將在五原誓師,率領其麾下西北軍在北方參戰。馮玉祥部兵精將勇,一旦完成西北大後方的力量整合,可以集中至少30萬勁旅,屆時與北伐軍兩面夾攻,徹底消滅張作霖不敢保證,但將其一舉趕回東北老家,絕對不在話下,因此不必急於一時。
  • 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蔣介石有一個特點,喜歡拜把子,他和馮玉祥也是結拜兄弟。倆人交往幾十年,蔣介石在馮玉祥眼裡是什麼樣的呢? 1948年初由馮玉祥口述,夫人李德全筆錄,前後用兩個月的時間寫出了《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1949年3月出版。
  • 中原大戰和平談判,蔣介石有意寬大處理,為何卻意外吞併西北軍?
    1930年10月6日,蔣介石麾下嫡系陳誠師攻佔鄭州,中原大戰基本塵埃落定,以閻錫山和馮玉祥為主導的反蔣聯盟也再無還手之力。其實在陳誠攻佔鄭州的前一日,閻錫山、馮玉祥以及組建了北平民國政府的汪精衛就一同致電張學良,表示願意罷手言和,希望張學良可以從中斡旋。
  • 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的馮玉祥隨從副官,竟成為人民軍隊炮兵副司令
    1922年5月加入馮玉祥部隊,歷任排長、連長、馮玉祥隨從副官,並參加五原誓師和北伐戰爭,後成為馮玉祥將軍的少校隨從副官。1927年由馮玉祥將軍保送至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日本東亞預備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 西北的馬氏軍閥,盤踞青海省40年,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盤踞青海省的馬氏軍閥。認真地說,與中原各地的軍閥相比,西北三馬的勢力和兵力,都遠遠不如中原的大軍閥們。但是,由於全國局勢動蕩,各路軍閥都無力染指西北地區。青海軍閥控制青海省和甘肅省部分地區,總計長達40年,那麼,青海軍閥手下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西北地區軍閥與中原地區軍閥的差異。
  • 《亮劍》中的386旅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戰鬥力這麼強悍?
    《亮劍》中的386旅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戰鬥力這麼強悍?路軍第386旅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三個主力步兵師之一的129師所屬部隊,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四方面軍第31軍。
  • 盤踞西南的四大軍閥,是指哪四個省,軍閥頭目又是誰?
    北洋集團創始人袁世凱死後 ,全國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各地軍閥群雄並起,如東北有張作霖,河北有馮國璋,安徽有段祺瑞,山西有閻錫山,西北有馮玉祥,浙江有盧永祥,江蘇有齊燮元,還有後來的東南五省的聯軍統帥孫傳芳。以上這些軍閥都是北方,東南,西北等省份的大軍閥。
  • 民國時期,西北軍將領馮玉祥,是如何從小兵做到總司令的?
    說起馮玉祥的出身,其實還算是比較平凡的,相較於其他一些一開始就是手握重兵的大軍閥,馮玉祥基本上是一步步起家的。馮玉祥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他的老爹,也不過是舊式部隊中的一個小兵,由於貧困,馮玉祥也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才選擇了加入軍隊。
  • 「倒戈將軍」馮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是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馮玉祥,民國時期西北軍閥的首領,他一生「倒戈」了八次,所以也成為「倒戈將軍」。雖說馮玉祥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倒戈」八次,但是他從沒倒戈日軍,並且還積極抗日,抗戰結束後呼籲國共議和,當務之急是建國。圖:馮玉祥要說馮玉祥的西北軍,那就是他手下的「十三太保」,這13個人是馮玉祥最信任的人,他們跟隨馮玉祥徵戰多年,那麼「倒戈將軍」馮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是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 西北原來只有新疆、甘肅、陝西3個省,為何後來變成了5個省?
    他們還說,青海蒙藏百姓,在青海湖四週遊牧,東西南北,居無定所,倉促建省,「難以有定之官,治無定之民。」甘肅分出青海行省,需要大量經費,光緒皇帝考慮一番,決定暫且擱置。光緒皇帝對陝甘總督升允「青海擬緩建省,先行試墾」的奏議,予以批准。晚清時期,甘肅分省而治的契機就此作罷。不過,甘肅有識之士的分省建言仍然不絕於耳。分省之前的局面:辛亥革命後,西北陷入混亂。
  • 當年,馮玉祥手下,號稱十三太保的人,分別是什麼結局?
    馮玉祥是近代愛國將領,雖然他因為「倒戈將軍」的名聲有瑕疵,但是他在近代抗擊侵略的戰爭中有著重大的貢獻。他手下的「西北軍」在近代也是一支有名的軍隊。以其中最得力的:孫良誠、孫連仲、佟麟閣、劉汝明、韓復榘、石友三、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韓多峰,十三人最為突出,所以又稱西北軍十三太保。關於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是指那些人,說法不一,有五個版本,比較知名的有:韓復榘、石友三、孫連仲、孫良誠、佟麟閣、劉汝明。
  • 西北系軍閥控制了6個省,下轄9個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在西北系軍閥鼎盛時期,先後控制了青海省、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等6個省,從東到西一字排開。那麼,西北系軍閥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會迅速敗亡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各路軍閥情況。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我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階段。起初,大規模混戰並沒有開始。
  • 抗戰初期馮玉祥曾到訪南京棲霞寺
    寂然法師生前與著名愛國人士馮玉祥將軍有過一段交往,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鮮為人知。 從山東泰山赴南京開會 1935年11月1日,南京國民黨中央為籌備中國國民黨五屆全會,先召開了四屆六中全會。已經收到請柬的馮玉祥將軍從山東泰山動身赴南京開會。當時馮玉祥將軍已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