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全景圖:萬億資金下注,15家VC/PE捕獲超10隻

2020-12-13 投中網

2018年的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總融資規模達到了近1500億美元(10390億元),投資獨角獸企業數量超過10家以上(包括10家)的PE/VC就達到15家。獨角獸的產生究竟是市場需求還是巨量資本培育的泡沫?

獨角獸,這一原屬於神話傳說的虛構生物,如今頻繁地被用於經濟領域。

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首次突破200家,以202家的數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其中,有97家是新晉躋身這一行列。這意味著,2018年在中國,平均3.8天就有一家新的獨角獸企業產生。

獨角獸企業在中國密集的誕生很大程度源於背後資本的熱捧。根據投中網不完全計算,2018年的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總融資規模達到了近1500億美元。參與其中的不乏知名機構,投資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超過10家以上(包括10家)的PE/VC就達到15家。紅杉資本中國以持有45家中國獨角獸企業股份位列榜首。

不過,真相往往藏於喧囂背後。一方面,部分獨角獸企業如願進入資本市場,迎來普遍意義上的首戰成功;另一方面,亦有獨角獸企業正經歷著「經營不善」、「瀕臨倒閉」或「上市破發」、「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尷尬現狀。

獨角獸的產生究竟是市場需求還是巨量資本培育的泡沫?

1500億美元鑄造的「神話」

獨角獸,是一種神話中的虛構生物,形似白馬頭頂螺旋角。在傳說故事中,它的出現都代表著幸運與福耀。基於這些特質,美國風投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Alieen Lee,將市場上成立較短(不超過10年)並且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統稱為獨角獸。

根據長城產略諮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獨角獸數量達到202家,總估值為7441億美元,平均估值36.8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含)的超級獨角獸共7家,分別為螞蟻金服(1500億美元)、今日頭條(750億美元)、滴滴出行(600億美元)、快手(200億美元)、京東數科(200億美元)、菜鳥網絡(200億美元)、比特大陸(145億美元)。

獨角獸的「光環」締造離不開急功近利的資本與蜂擁而至的投資者,尤其是在經濟發展高倍轉速的時代。華蓋資本一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近些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的快速出現更多的是依靠VC/PE的入場與網際網路高發性發展模式的支撐。」

根據投中網不完全計算,2018年的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總融資規模達到了近1500億美元。紅杉資本中國、騰訊、經緯中國、IDG資本、順為資本、啟明創投、雲鋒基金等是這些獨角獸企業背後的主要投資者。

其中,捕獵獨角獸企業最多的投資機構是紅杉資本中國,以押準45家獨角獸企業(不完全統計)而位居機構榜首。此外,根據投中網不完全統計,押準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超過10家以上(包括10家)的資本方分別為紅杉資本中國(45家)、騰訊(40家)、經緯中國(23家)、IDG資本(21家)、順為資本(19家)、啟明創投(16家)、雲鋒基金(15家)、晨興資本(15家)、華興新經濟基金(14家)、鼎暉投資(14家)、真格基金(13家)、高瓴資本(13家)、華平投資(12家)、春華資本(10家)、GIC新加坡政府基金(10家)、SIG海納亞洲基金(10家)。

「這一波獨角獸的浪潮主要與2013年-2015年大規模的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有關。在2015年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背景下,只要不是太差的項目,投資機構很容易踩中』潛力獨角獸』,等到那些『潛力獨角獸』長到了2018年,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獨角獸。」一頭部VC投資人告訴投中網。

一定程度上,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發展的確來自於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孕育。投中網統計發現,2018年的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共分布於18個行業領域。其中,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新文娛、人工智慧、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分列前五。

梳理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當前的融資進程,投中網發現,在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中,目前融資進程到C輪至E輪的獨角獸企業有106家,佔據一半以上的份額;融資在B+及B+輪之前的獨角獸企業為68家,這意味著很多獨角獸企業都是初創型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投中網還發現,在這些獨角獸企業估值分布上,估值為10億美元-3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居多,佔據所有獨角獸企業數量的82%左右。這似乎側面說明,中國的大多數獨角獸企業最終能否成為壟斷型「真」獨角獸,仍然還屬未知數。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已經成為獨角獸快速成長的樂土。根據德勤《中美獨角獸對比》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6月的全球216家獨角獸平均成長周期為6.2年,大部分集中在4年至8年。而在中國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當時全國164家獨角獸企業中,創立3年晉升為獨角獸的公司達到31家,創立5年內晉升為獨角獸的公司數量達到109家。

在雲九資本合伙人郝瑋看來,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的新高或許源於中國市場上美元基金募集規模的增加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布局。「一方面,市場上的美元資金越來越充足,尤其是偏後期的大規模資金的湧入使得企業整體的估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加持以及創業者的越發成熟也促使市場對價格把控越來越不敏感。

「光環」後的存活真相

躋身獨角獸行列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但這些獨角獸們的未來走向則更為關鍵。而漏洞往往隱藏在熱鬧之下與光環背後。

進入資本市場,是普遍意義上獨角獸企業取得階段性成功的標誌之一。在2018年的202家中國獨角獸企業中,已經成功進入資本市場的獨角獸企業為21家。其中2018年,中國共19家獨角獸實現上市,上市地點包括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和深交所,數量分別為8家、5家、5家、1家。

還有多個企業已經將IPO寫入日程。比如,於2010年創立的安能物流就曾表示計劃在2019年上市。而從事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的國盾量子則是科創板擬上市企業,6月6日,這家公司回復了上交所的二輪問詢。

但另一方面,在202家獨角獸名單中已經出現陷入經營困境傳聞的企業。2019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援引武漢人社局說法稱,2018年6月,斑馬快跑因資金鍊斷裂,經營出現困難,無力支付員工工資。截至2018年12月,斑馬快跑共拖欠77名離職員工工資166.23萬元,156名在職員工工資447.37萬元。該報導還指出,斑馬快跑於2018年10月宣布的一筆3億元融資似乎遲遲未能到帳。

投中網查詢發現,自2019年4月起,斑馬快跑運營公司「武漢斑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已經7次被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2019年3月,這家公司還被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原因是斑馬快跑本應支付南京一廣告公司35萬元廣告款及相應利息,但其「全部未履行」。

事實上,不少曾經風光無限的獨角獸企業如今正在倒閉邊緣垂死掙扎或已經宣告終結。今年1月,網際網路房產中介平臺愛屋吉屋被報導正式停止對外正常業務,進入善後清算程序。對此,愛屋吉屋聯合創始人鄧薇在回復媒體時稱,愛屋吉屋的整租、二手房業務經過兩年的調整已經全部結束。

愛屋吉屋曾憑藉「網際網路+房地產中介」的運營模式快速壯大,一度將規模衝到行業第三,僅次於鏈家和中原地產,估值10億美元。愛屋吉屋也一度受到資本青睞,成立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內即相繼完成5輪融資,獲得GGV、晨興、順為、高榕等機構投資。到2015年10月,公司員工總數超過1.6萬人。

另一個明星獨角獸「ofo」則還在「垂死掙扎」。 6月12日,根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公開執行信息顯示,因東峽大通公司(ofo運營主體公司)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陳正江出境。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東峽大通已先後14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執行標的也從數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

截至目前,ofo用戶退還押金排隊數量已超過1000萬人。

資本工具還是市場需求?

所以,當巨量資本裹挾企業義無反顧向前衝時,蒙蔽在眾生喝彩之後的也許皆是破綻。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就曾在第六屆中國創業投資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獨角獸」被各種光環所籠罩,但實際上,只有少數獨角獸企業能成功,多數獨角獸企業難以走出來。而獨角獸企業未能走出來的三大原因主要是:缺乏市場需求、資金鍊短鏈與管理團隊不當。張維甚至直言,很多獨角獸企業實際上都是「豬鼻子插根蔥——裝的。」

而即使成功上市,一些獨角獸企業也出現了「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現象。比如,作為國內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二手車創造了在2018年中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最大股價跌幅紀錄,市值蒸發近8成;同樣作為獨角獸企業的趣頭條在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中,估值約為26.66億美元,而如今的市值僅有13.53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最新財報數據,優信二手車與趣頭條仍為虧損狀態。

隨著獨角獸企業「經營不善」、「瀕臨倒閉」或「接連上市破發」等現象的產生,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對曾經站在高光上的「獨角獸」產生質疑。通過「海量燒錢、迅速擴張」模式打造出來的獨角獸究竟是資本的狂歡還是真正的市場需求?

《經濟學人:獨角獸的真面目》一文中提到,那些只要距離足夠近就會發現問題的獨角獸,並不是想像中的獨角獸,而是被市場套住了嚼子、受困其中的「野馬」。不是所有的獨角獸都能笑到最後,很多獨角獸只是在做PPT,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KPCB的風險投資人Randy Komisar在文中表示:「矽谷對規模的執念並非來自創新的需求,而是資本慾壑難填的結果。」

不過,上述頭部VC投資人則對投中網表示。「如果市場沒需求,資本也燒不出獨角獸。資本不是萬能的,只是一個加速器。如果用的好的話是助力作用,本質上是在改變市場原有規則的基礎上提前幫助項目成熟。但如果商業模式不成立,那就會出現問題。」

在他看來,項目虧損在短時期內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虧損往往意味著項目在發展,有些項目就是要犧牲當下的盈利去獲取未來的空間。「商業本質不一定是為了當前的利潤,但一定要求長久的利潤。創投關注的大多都是新開拓的市場,而為了構建壁壘與搶奪未來市場份額,機構必須允許項目虧損。」

但對於當前的獨角獸企業而言,並沒有幾家能夠真正像阿里巴巴、谷歌那樣形成強大的行業壁壘。比如一些業績持續虧損或已經瀕臨倒閉獨角獸企業,因為並未擁有核心技術或者塑造出其他壁壘,即使商業模式能夠持續,它們也很難依靠自身創造利潤。

「資本本身就是獨角獸的壁壘。」一知名機構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整體上看,資本一定會催生出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獨角獸,但資本並不在意市場的真實需求,而更看中項目模式的增長速度。

「對於資本來說,一個雪球的滾動速度很重要,但雪球裡面究竟是白的還是黑的,資本並不在意。況且,即使是黑球,只要滾動速度夠大也會變成白球。」他認為,資本的終極目的是賺錢,雖然其在項目的選擇上會有社會價值的偏倚,但相比於社會價值,資本更多時候還是偏重有價值的項目「更快發生」,而不是「更好的項目」。(文/馬慕傑 陳姿羊 來源/投中網)

(文中獨角獸企業數據為投中網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

相關焦點

  • 202家中國獨角獸全景圖;網際網路為什麼越「好色」;快手拒絕佛系
    部分圖片與本文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1.【今日資訊頭條 | 202家中國獨角獸全景圖:萬億資金下注,15家VC/PE捕獲超10隻】來源:i黑馬202家中國獨角獸全景圖2018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首次突破200家,以202家的數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其中,有97家是新晉躋身這一行列。
  • 2017大中華區獨角獸達120家,騰訊捕獲21家,阿里系11家
    導語:昨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數達120家,整體估值總計超3萬億,紅杉資本捕獲上榜獨角獸企業27家,騰訊和經緯中國分別捕獲21家和15家。
  • 3萬億外資下注中國!2021年哪類資產會暴漲?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白酒、醫藥等中國核心資產均有外資沾手。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外資為什麼大手做多中國呢?一、全球逆勢下注中國,看中什麼?這樣實打實的經濟增長,正是中國吸引全球頂級資本的底氣。截至12月17日,年內北向資金淨流入1880.99億元,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過3萬億。
  • 中國獨角獸最新榜單:北京82家登頂,杭州第三,總量是印度十倍
    中國獨角獸企業達202家,為印度十倍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成立一般不超過10年。今年來,獨角獸企業在數量上呈現回暖,一季度新發現21家獨角獸企業,遠高於去年第四季度的11家。
  • 2020,VC/PE不再為獨角獸興奮,巨鯨時代來了
    立項時,大家的關注點都轉向了落地能力、營收潛力等非常實際的因素,『獨角獸』這個詞再也無法讓人興奮了。」 2015年前後,「獨角獸」一詞迅速在全世界流傳開來,並頻繁出現在中國各類創投圈的論壇和聚會中。彼時,和圈內大佬們的論調一致,吳穎林經常將「要投出一隻獨角獸」掛在嘴邊,並熱衷於將有競爭力的項目貼上「準獨角獸」的標籤。
  • 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渠道。
  •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融資超15萬億、逾4000家上市公司...
    統籌:柯眉美 ;內容:陳霞昌 王軍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作者:範璐媛30年風雨徵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始終服務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型升級。上市公司分紅意識增強30年來,A股上市公司累計分紅超10萬億,近3年派現金額更是連續突破萬億關口,2019年一舉達到1.36萬億,再創新高。數據寶統計,2019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達2629家,佔年末上市公司總數的70%,較10年前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
  • 搶灘「新零售」藍海 這家「準獨角獸」企業劍指15萬加盟店
    在已經發展了近5萬家加盟商、200多家直營店之後,正在打造「新零售」項目的雅堂集團提出2018年要新增直營店2000~3000家,擴張加盟店至10~15萬家。快速成長的雅堂集團被天府新區視為「準獨角獸」企業,能夠在新零售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 胡潤發布獨角獸排行榜:螞蟻金服和今日頭條領銜 瑞幸咖啡最年輕
    前兩名是估值達1萬億的螞蟻金服和估值增長1.5倍至5000億的今日頭條。胡潤表示:「螞蟻金服也是全球最值錢的獨角獸,超過美國最大的獨角獸Uber和Airbnb。」北京仍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上榜76家企業,總估值近2萬億;其次是上海,上榜41家企業,總估值近6500億;再次是杭州,上榜20家企業,總估值近1.3萬億。
  • 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發布:北京獨角獸企業最多
    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發布:北京獨角獸企業最多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16日 消息:11 月 15 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世茂海峽· 2019 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數據顯示中國獨角獸企業總數上升至 218 家
  • Star VC任泉已經拿下3個獨角獸
    對於引入Star VC的資金,一位融360的內部人士向全天候科技表示,融360希望向普羅大眾提供金融服務,而Star VC的明星投資人在老百姓當中有較高的知名度,他們成為融360的投資方有助於提升融360的品牌知名度。比如,2016年10月14日,久未露面的任泉以投資人的身份參加了融360舉辦的品牌戰略發布會,為自己投資的項目站臺。
  • 全球獨角獸排名:日本上榜3家,中國呢?
    近期,風險投資數據公司CB Insights新一期獨角獸排名已經出爐。該機構在報告中指出,截止今年8月份,全球共有488家獨角獸,總價值高達1.524萬億美元(約合10.53萬億美元),接近2019年全球第13大經濟體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1.56萬億美元。
  • 我為何不看好富士康這隻「獨角獸」
    富士康表示,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公司主營業務,同時補充營運資金可使公司郵箱降低財務費用,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不少券商研報中稱,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電子製造服務商在A股的稀缺性,有望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龍頭,由此帶動產業鏈相關標的的高景氣發展。今天富士康概念股集體大漲,安彩高科、昊志機電同樣漲停。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渠道。
  • AI洞觀 | 四超多強 一文看懂中國CV獨角獸格局
    融資=破紀錄國慶長假結束的第一天,雲從科技完成B+輪融資的消息再次將中國四大CV獨角獸的融資競賽拉回視線。截止目前,雲從科技共完成4輪融資,累計獲得發展資金超過35億元人民幣,據稱此輪融資過後,雲從的估值將達230億人民幣,被視為IPO的前奏。
  • 中國咖啡「獨角獸」速成記
    從正式營業到成長為10億美元估值公司,瑞幸僅用了2個月,即便加上試運營也不過短短半年時間。刷新中國「獨角獸」最快養成記錄。儘管在業內看來,2個月前狀告星巴克或是瑞幸策劃的一場營銷「碰瓷」,但隨著瑞幸此輪融資的正式到位,星巴克似乎也是時候該重視起這位新對手了。更麻煩的是,這位新對手打算繼續「燒錢」,將新零售咖啡的低價、外賣和門店擴張進行到底。
  • 從「獨角獸」到「藍鯨企業」 這才是創業公司的終極目標
    其中,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規模巨大,增長較快。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20.2萬億元,同比增長23.6%。隨著消費升級的步伐加速、海淘平臺的普及,近些年新興的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
  •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家!美國242家,印度24家,日本4家,中國呢?
    周五(27日),據日經新聞報導,目前全球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累計有500家。王爺說財經注意到,據CB Insights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來看,全球主要的獨角獸企業都集中在中國和美國這2個國家,佔比高達70%。 具體數據來看,目前美國獨角獸企業有242家,全球排名最多;緊隨其後的是中國,獨角獸企業有119家,全球排名第二。
  • 全球前十大「獨角獸」公司 中國獨佔6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全球獨角獸公司中,有227家為中國企業,前十大獨角獸有6個來自中國。螞蟻集團以1萬億估值蟬聯第一,字節跳動以5600億估值蟬聯全球第二大獨角獸;此外上榜的還有滴滴出行、陸金所、快手和菜鳥網絡。榜單顯示,全球獨角獸公司僅分布在全球29個國家、145個城市。其中,美中兩國佔全球獨角獸總數的八成,美國以233家領先於中國的227家。
  • 全球獨角獸名單:印度21家,美國233家,中國有多少家?
    按照專家預估,2021年中國的GDP增速最高可達到13%,將突破110萬億大關,而如此大幅的經濟增長,自然也少不了眾多中國公司的創新與崛起根據胡潤發布的榜單顯示,來自印度的獨角獸僅有21家,數量排在全球第四名。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相當迅速,在網際網路領域有一定的成就,獨角獸的數量已經逼近英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