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科創「國字號智囊團」來青共唱合作「大戲」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近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服務青島座談對接會在青島舉行。會上,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農學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等10家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團相關負責人圍繞各學會、單位創新領域,服務特色以及下一步科技經濟融合的需求和打算開展交流對接。

這不僅是青島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世紀舉措,更是在如何讓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在青島開放的大勢中實現價值追求;如何幫助企業跨越技術難題的攻關,營造更加高質量的產業生態;如何讓這座青春之島散發出更強大的創新力和巨大的成長性的城市氣質,從而擰成搞活一座城的強大合力等問題上的探索。

每個學會都是一個科創平臺

今年6月份,青島獲批成為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隨後,有關全國學會陸續在青島開展科技服務活動,結合籌備和舉辦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針對青島產業需求,量身設置相關論壇,組織院士專家深入企業指導,開展精準對接,年會期間形成了一批合作成果;藉助後年會效應,各學會持續為青島引入學術會議,導入專家資源,把脈產業發展,深化科技服務和合作,新的成果不斷湧現,青島的「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此次座談對接會,也是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服務青島活動的重頭戲。在此期間,全國學會將通過座談對接會、會企對接會、企業園區行等形式,為青島多個領域開展科技服務,推動創業城市建設。有備而來的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團與青島部分市園區、企業的創新合作項目也有了回應——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與山東領軍科技集團籤訂了先進材料會地聯合創新中心合作協議、與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籤訂了新材料聯合創新中心協議,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青島市科協、青島市農機生產流通協會、青島農業大學籤訂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青島產業創新服務中心合作協議。

「智囊團」組團來青島,亦是收穫滿滿。此次與海爾和領軍集團「牽手」的中國材料協會,對青島的創新之魂滿懷信心。學會中有科學家、科創企業家、投資家「等豐富的創新資源,每一個學會都是一個產學研用協同的科創平臺。通過學會這個載體,我們首先要把專家帶到企業中去,切切實實地為企業解決在創新技術中遇到的難題;其次,學會更要服務於整個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學會還要積極服務於地方宏觀經濟,協助做好戰略發展的研究。」中國材料協會秘書長張增志對記者說。

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科技創新蘊藏的巨大發展潛力,體現在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如何打通企業與技術之間的鴻溝,實現供給端和需求端之間的精準匹配?在對接會上,上合示範區、中德生態園、藍谷管理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四個功能區推介了功能區產業特色及發展需求。30餘家企業與全國學會的專家開展了面對面的對接洽談,就解決產業發展難點、建立長期合作聯繫、共建協同創新機構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

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材料專委會副主任董瑋利告訴記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有雄厚的技術儲備,有豐富的基礎型、功能型和智慧型新材料技術依託,在耐腐蝕性、更輕薄、抗汙抗菌、控溫控溼等技術參數上實現了新的突破。這些新的突破可以幫助企業將新技術轉移到家電應用的場景中去,從而幫助我們實現新產品的研發和促進智慧家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數據研究所所長、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張衛山告訴記者,技術上的難題卻不知找誰去解決成為目前企業普遍存在的「痛點」。不僅如此,在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過程中,常常存在科技成果找不到買家,需求方又找不到技術的窘境。究其原因,這種對接中的「錯位」在於雙方的信息共享不夠、相互了解不足。

通過科技服務團的活動把專家都聚集到現場來,企業可以找到對口專家解決問題,如同為企業雪中送炭。相比於漫天撒網的匹配方式,依靠平臺的「牽線搭橋」,將大大促進科技成果走進市場的效率。他建議,由政府主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將企業存在的問題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進行統一梳理後入庫,使平臺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紅娘」。

激活創新創業生態

作為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青島在國家開放發展的不同階段,承擔且完成了不同了使命任務。如今,中國的開放發展又到了一個新階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個新發展格局中,青島既是打通內外雙循環的「雙節點」,又是連結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這種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重價值,為這座青春之島連結國際創新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合作空間。

在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建設上,青島市先後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青島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管理暫行辦法》,逐步打通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專業化的政務環境。

青島市政府副市長耿濤表示,下一步,青島通過座談對接會、會企對接會、企業園區行等形式與學會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持續導入學會創新資源,探索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的工作模式和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科技經濟融合「青島樣板」。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相關焦點

  • 10家國字號學會「組團」來青,科學家要把論文「寫在青島大地上」
    在「科創圈」,青島正在受到「頂級智庫」越來越多的青睞。近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服務青島座談會召開,又有10家「國字號」學會「組團」來到青島,帶著智囊團、科技成果和創新項目,通過籤約合作、會企交流等方式,為青島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青島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
  • 川渝合作「雙城記」瀘州與鄰「唱大戲」
    近一個月來,瀘州與鄰居「串門」十分頻繁。4月7日至8日瀘州市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榮昌區、永川區、江津區考察學習。4月22日,重慶市江津區委統戰部考察組來瀘考察。4月26日,瀘州市政協率隊赴重慶市永川區學習考察……  鄰居「串門」,不是空手而去,更不會空手而歸。瀘州市與重慶三區分別籤署行動計劃,共形成84項年度任務清單。  川南渝西牽手之處,瀘州與重慶比鄰而居。
  • 最新「國字號」白酒——國花醬酒揭蓋頭
    2020第103屆全國糖酒會上,面對全國醬香熱,一家嶄新的國字號品牌----國花醬酒揭開神秘面紗,款款走來,迅速在全國醬友中掀起了熱潮。 誰是國花醬酒?她來自哪裡?有什麼神秘之處?10月11日下午,在濟南鴻騰國際大酒店舉行的醬星閃耀好榜樣2020年中國醬香白酒動力大會暨榮耀產品盛典,準時舉行。
  • 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五一」景區唱大戲 多方促進復工復產
    據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喻泉源介紹,在「五一」期間,為拉動地方旅遊經濟,多方促進復工復產,竹谿縣相關單位組織了優秀傳統劇目,在景區唱大戲和演出。桃花島、龍王埡景區和縣山二黃展演中心,每天都有幾場優秀傳統劇目演出,同時還有其他文化節目在各景區上演,4天共吸引近12萬名遊客。五一期間,竹谿縣組織傳統節目在景區唱大戲「這鞭竿,本是南山竹,內藏許多歡樂許多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山二黃」劇目《海舟過關》,在湖北省竹谿縣桃花島夯土小鎮上演。
  • 家國同慶,合作地區喜迎中秋,歡度國慶!
    家國撞了個滿懷合作地區紛紛喜迎中秋,歡度國慶01餘名演職人員;特邀了中央電視臺《詩意中國》欄目主持人、著名朗誦家張宏,央視少兒節目著名主持人劉純燕,中宣部「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敖子原加盟參演。05結親走訪喜相逢 家國同慶共團圓
  • 浪在普吉芭東海灘,憩在青字號民宿--遊在普吉的不二選擇
    青字號民宿一號老司機:「表妹」出生於浙江的婷婷自帶江南女子的溫婉儒雅,像極了鄰家小妹,也可能因為這個原因,這裡的人都叫她「表妹」。青字號民宿二號老司機:二哥和阿哲,阿斌同是四川老鄉的他,也是一枚會做菜的資深吃貨。
  • 「科創、人文、生態」——美麗松江誠邀全球共商合作、共創未來
    近日,駐滬領事館、《東方財經》等中外媒體、在滬外國機構、「白玉蘭」獎獲得者等200餘人走進松江,參加「國際化的上海:走進『上海之根』——科創、人文、生態的美麗松江」主題推介活動,充分領略了松江的城市風採,感受到松江良好的科創環境和投資優勢。美麗松江誠邀全球各界共商合作、共創未來!
  • 澳門成功密碼:背靠祖國才能在桌子上唱大戲
    俗話說,桌子上唱大戲——擺布不開。回歸之初,澳門土地面積只有21.45平方公裡。一個「小」字,道出了澳門發展的最大瓶頸。曾經的澳門大學,9000多師生共享一個不到足球場大小的校園。事實證明,善於把握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支持帶來的機遇,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發展,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風雨同舟一家人」,20年來,日益昌盛的祖國為澳門注入強勁勢能。
  • 「散文」為伊擺渡 | 小村唱大戲
    在俺們山村,冬季這個閒暇時節,最隆重、最熱鬧的事情,莫過於唱大戲了。哪個村子請的劇團名氣大、名角多、唱得好,且時間長,是很有面子的。 這個時節,是老奶最忙碌也是最快樂的日子。我大聲地給她講解著,並且隨著臺上的音樂與演員同步而唱,常常引來周圍大人們的嘖嘖稱讚。 上了初中後,功課逐漸增多,村子唱大戲的逐漸減少,老奶也故去。不知是沒有時間,還是沒有老奶的陪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在戲臺子底下看一場完整的戲,但對豫劇的喜愛,卻沒有絲毫改變。
  • 聚焦「科創、人文、生態」上海松江向全球發出邀約 共商合作
    央廣網上海12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以「國際化的上海:走進『上海之根』――科創、人文、生態的美麗松江」為主題的推介活動今天在松江區舉行。活動由上海市外事辦與松江區共同舉辦,向全球發出松江邀約,共商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 「鐵」字號文創產品展現鐵路情懷
    作為2020《人民鐵道》文創系列活動的壓軸大戲,本次鐵路文創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旨在推出一批「鐵」字號文化精品,搭建鐵路文創行業交流平臺,展示鐵路行業文創精品成果。「鐵路特別能連接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 龍崗:打造文化高地,文博盛會唱大戲
    簡約大氣的文博會龍崗主場館。 坪地木寶美家首創的新中式實木白色家具——宋瓷系列產品深受歡迎。   五月風輕,文博為媒。   智慧引領+文創驅動唱大戲。490平方米的龍崗主場館,氣勢恢宏,無論從高層俯瞰,還是近距離觀展,大紅的龍崗熠熠生輝。龍崗館內文化產品琳琅滿目,文化精品不一而足,美不勝收。
  • U18國青曾踢不過校隊,現將衝擊亞青賽正賽,盼望復仇韓國
    2020年U19亞青賽預選賽就要在緬甸開始,U18國青將於11月6日首戰東道主緬甸,8日將戰新加坡,10日準備復仇韓國。此前的熊貓杯比賽,U18國青曾經0:3負於韓國隊,而且還被人腳踩熊貓杯羞辱了一番,因此這次U18國青準備打敗韓國進行復仇。
  • 金川區龍景村喜獲國字號榮譽
    金川區龍景村喜獲國字號榮譽 2020-07-10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中國烹飪學院落戶順德
    原標題: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中國烹飪學院落戶順德 昨日上午,中國烹飪學院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是中國烹飪協會全力支持舉辦的雙學歷教育,未來中國烹飪學院將形成以烹飪為中心的系統學科群。 昨日,中國烹飪協會與順德區政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籤署了共建協議。
  • 拜「三界公 」、唱大戲 …… 龍津村一年一度的三界誕活動明日開鑼!
    拜「三界公舉辦廟會「唱大戲」……四月初八三界誕龍津村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動來啦
  • 吊山村人的秦腔大戲 一唱就是30多年
    每年的農曆六月廿五、廿六、廿七,吊山村連唱3天廟會秦腔。天水的鄉村廟會都唱秦腔,也都是花錢請戲班子唱。吊山村自1984年開始,村委會出資、村民集資,逐年置辦戲服行頭和樂器,並邀請清水縣劇團的演員住在村裡教村民唱戲。吊山村人自己支起的戲班子,一唱就是30多年。今年的戲班由22位村民組成,護林員王引拴、建築工王建平、養牛專業戶王國倉這三位團長既要唱戲,又負責組織演員排戲。
  • 700餘件「鐵」字號文創上新 2020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京...
    據介紹,本次文創活動旨在推出一批「鐵」字號文化精品,文創大賽共有鐵路內外投來的文創作品700多件(套)參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等多個獎項。據介紹,作為2020《人民鐵道》文創系列活動的壓軸大戲,本次鐵路文創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旨在推出一批「鐵」字號文化精品,搭建鐵路文創行業交流平臺,展示鐵路行業文創精品成果,交流鐵路文創設計心得,進一步增強鐵路文化的感染力、影響力,促進文創行業健康發展。
  • 紅蜻蜓:如何煉成國字號綠色工廠
    紅蜻蜓:如何煉成國字號綠色工廠 2019/10/07 09:40 來源:溫州日報 編輯:吳翼然 瀏覽:2845
  • 石人北路社區成立「智囊團」營造社區新未來
    2020年12月29日上午10點,石人北路社區「社區共治聯盟暨社區智囊團成立大會」在石人北路黨群服務中心順利舉行!社區有個「智囊團」,居民共治就不難,社區建設由居民公眾發聲、群眾積極參與,為社區建設注入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