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之《李商隱·登樂遊原》賞析

2021-02-23 古詩文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登樂遊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及注釋

文譯
我在傍晚時分心情鬱悶,於是驅車來到京都長安城東南的樂遊原。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餘暉,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

對譯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將要結束。

注釋
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長安志》:"昇平坊東北隅,漢樂遊廟。"注云:"漢宣帝所立,因樂遊苑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餘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指掌。
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古原:即樂遊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裡的地方。


賞析

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遊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於是發乎感慨。有人認為夕陽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嘆;也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執著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此兩種觀念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賞析二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鬱,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遊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鑑賞

作者:周汝昌

  玉溪詩人,另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是:「萬樹鳴蟬隔斷虹,樂遊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淵〕宿,不放斜陽更向東!」那也是登上古原,觸景縈懷,抒寫情志之作。看來,樂遊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來賞之地。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於何故,玉溪意緒不佳,難以排遣,他就又決意遊觀消散,命駕驅車,前往樂遊原而去。 樂遊原之名,我們並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絕唱《憶秦娥》深深印在我們的「詩的攝相」寶庫中,那就是:「……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玉溪恰恰也說是「樂遊原上有西風」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樂遊原,創建於漢宣帝時,本是一處廟苑,—應稱「樂遊苑」才是,只因地勢軒敞,人們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處長安的東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覽。 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臺,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嘆,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羅列,那真是如同陸士衡所說「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於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知此前提,則可知「夕陽」兩句乃是他出遊而得到的滿足,至少是一種慰藉—這就和歷來的縱目感懷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著說的是: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為令人驚嘆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或者,東坡的「閒庭曲檻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蕩春!」庶乎有神似之處吧? 可惜,玉溪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只是」解成了後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以為玉溪是感傷哀嘆,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別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悵惘難名了。有將這個「只是當時」解為「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為假設語詞了,而「只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細味「萬樹鳴蟬隔斷虹」,既有斷虹見於碧樹鳴蟬之外,則當是雨霽新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大約此二語乃玉溪一生心境之寫照,故屢於登高懷遠之際,情見乎詞。那另一次在樂遊原上感而賦詩,指羲和日御而表達了感逝波,惜景光,綠鬢不居,朱顏難再之情—這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若將這種情懷意緒,只簡單地理解為是他一味嗟老傷窮、殘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溪之詩心句意乎。毫釐易失,而賞析難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願共探討,以期近是。 (周汝昌)

內容均源自網際網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歡迎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

1.微信號:古詩文賞析IDgushiwenshangxi
介紹:詩經離騷,樂府古詩,唐詩宋詞元曲,古文經典賞析。讓我們一起徜徉在中華古典文學的海洋中,一起聆聽先賢們的內心,一起感受那美如畫的意境。
發送時間:每天早上7:00左右
2.微信號:散文詩歌詩詞悅讀IDshiciyuedu
介紹: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讀讀散文,品品詩歌,雅致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放鬆心情,閱讀精品,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發送時間:每天中午12:30左右
3.微信號:經典散文精選美文IDsanwen365
介紹:經典散文精選美文,精選經典散文美文。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心情,在閱讀中放鬆自己享受生活感悟人生。
發送時間:每天晚上21:00左右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更多精彩請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 | 樂遊原
    【簡介】《樂遊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讚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遊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讚嘆晚景之美:在夕陽餘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於哲理。
  • 古詩詞 | 唐詩,李商隱《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后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後葬長安縣樂遊裡,立廟於曲江池北,曰樂遊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
  • 唐詩三百首丨241李商隱《登樂遊原》
    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解讀詩詞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登樂遊原》李商隱
    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先說題目吧。
  • 09《登樂遊原》李商隱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先說題目吧。「樂遊原」是長安城南的一片高地,早在漢朝就是皇家風景名勝區,當時叫做樂遊苑。當年漢宣帝和許皇后到這兒遊覽,樂不思歸,後來許皇后難產早逝,就安葬在這兒,漢宣帝給她立廟,名字就叫樂遊廟。再後來,因為樂遊苑地勢高,以訛傳訛,就變成了樂遊原。
  •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樂 遊 原》
    樂遊原 / 登樂遊原唐代: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登樂遊原》賞析
    唐代: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唐】李商隱《登樂遊原》(彩蛋)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1.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后許氏產後死去葬於此,因「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即被傳為「樂遊原」。
  • 背一首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登樂遊原唐代: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唐詩閒讀:「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畫像)我們今天讀李商隱的《樂遊原》,全詩如下: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宣帝時在這裡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漢書·宣帝紀》裡記道:「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一任皇后許氏死後就是埋葬在這裡,因為「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後來就被傳為「樂遊原」。)樂遊原在盛唐已經非常有名,使它聲名遠播的,是李白的那闕《憶秦娥》,即:「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字變原句意境,怎樣改?
    《樂遊原》是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詠物詩,也是經典的五言絕句,尤其後兩句,是廣為流傳的名句。全詩為: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給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個字,進而讓意境與原句截然不同,要怎樣改才能做到?
  • 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
  • 李商隱悽美絕倫的一首詩,看似簡單,很多人未必理解!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我們都很熟悉。李商隱字義山,他的詩往往富於文採,而又心思縝密。義山擅長律絕。有種說法叫「李白弱律詩,杜甫弱絕句」。但是李義山的近體詩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唐詩三百首》中的相關數據,在清代蘅塘退士所編撰的《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五律有5首,七律有10首,五絕有1首,七絕有7首。所以李義山既不是李白類型,也不是杜甫類型,李商隱的近體詩很全面。我們總是說李商隱的詩隱晦迷離很難看懂,因為李商隱用典太多,而且用得很靈活。《無題》系列的詩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青龍寺:樂遊原上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
    青龍寺(圖片來源:資料圖) 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的樂遊原上,說起「樂遊原」大家可能都會吟詠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久負盛名的青龍寺就位於此原上,距城約3公裡。青龍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該寺初創於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662年),名靈感寺。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正式稱為青龍寺。唐時為長安城延興門內新昌坊。該寺前身是靈感寺,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唐武德四年(621)寺廢。據傳,龍朔二年(662)城陽公主患病,蘇州和尚法朗誦《觀音經》祈佛保祐得愈,公主奏請復立為觀音寺。
  • 李商隱和杜牧的《登樂遊原》,千百年來高下難分,你更喜歡哪一首
    那麼聊到了這個話問題,我也只能是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不敢對古人的作品評頭論足,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唐朝詩人中的佼佼者,兩個人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而且他們的對於唐詩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李商隱的情詩纏綿悱惻,杜牧的詩作中的感傷之懷更是直擊人心,兩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也都是了不起的詩人。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全文注音 第五卷:五言律詩1·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李隆基2·望月懷遠張九齡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詠蟬 / 在獄詠蟬駱賓王5·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杜審言6·雜詩三首·其一沈佺期7·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45·送李中丞之襄州劉長卿46·餞別王十一南遊劉長卿47·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48·新年作劉長卿49·送僧歸日本錢起50·谷口書齋寄楊補闕錢起51·淮上喜會梁川故人韋應物52·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
  • 李商隱出遊時寫的這首詩,通篇白話,僅20個字就包含了精深的哲理
    說到李商隱,大家肯定浮現出來的印象就是晚唐情詩高手,出現在腦海裡的詩絕對是那首在經典不過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千古名句。一天,李商隱來到了自己最喜歡的長安名勝之地樂遊原,看著落日餘暉,一絲淡淡的悲涼襲上心來,他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李商隱著名唐詩16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陰雲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3、樂遊原 / 登樂遊原唐代: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這首美到骨子裡的夕陽無限好,原來還藏著這樣的哲理《樂遊原》(附思維導圖)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今天,漫畫學詩詞欄目想和孩子們分享一首《樂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