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介紹慈禧的愛好和特殊癖好的,果然,大家都很八卦啊。裕德齡:我在慈禧身邊做了兩年的御前女官,真實太后生活原來這樣。今天繼續滿足大家。
作為晚清最後一個掌握著至高無上權力的女人,慈禧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作為政治人物,她在政治上的手腕我們有目共睹,但在後宮裡面,她又是一番什麼樣的形象呢?她是如何打發她的閒暇時光呢?
慈禧的晚年有兩位御前女官特別受寵,一位是裕德齡,一位裕容齡,她們是姐妹倆。她們跟隨父親在法國定居過。特別是德齡,掌握著好幾種外國語言,是慈禧的專職翻譯。她們既受西方文化影響,也保留著滿族的一些生活習慣、禮儀風俗,慈禧對待她們象女兒一樣。
每天早朝以後,餘下來的時光就是慈禧的閒暇時光,太后挺會找樂子的。
早朝時,慈禧太后一般穿的都是朝服,早朝過後,她會立即換掉朝服,穿一些輕便的服裝。卸下來的頭飾德齡要及時放到珠寶庫房裡。
她喜歡聽戲,高興了還會自己寫劇本讓那些戲子演。
她用過早膳後會去散步。陣容相當強大,後面會跟著許多的宮女和太監,當然御前女官是一直要伴隨她左右的。僅有一位太監被準許緊跟身後,這位太監一直端著一把黃色綢緞包裹的凳子。這隻凳子總是跟隨太后左右。太后外出散步走累了的時候,會坐在凳子上休息一會兒。
接近70歲的老人,散步的時候,後面的宮女和太監都能累得氣喘籲籲,她卻一點不嫌累。是不是領導人都精力旺盛?反正 慈禧太后非常有活力。
而且她活得很像我們現在的時尚老太太,不管年齡多大,梳頭化妝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且非常講究。皇宮內,無論是哪裡,只要是她會到的地方,總會設有化妝室。
在散步的時候,她會主動介紹那些散布各處的花花草草給大家看,還介紹著那些花草的名稱和講究。有好多花朵都是她親自栽培的,養花是她的一個嗜好。
太監如果不及時修剪枯萎的枝條花草,被她發現都會受到訓斥懲罰。
早春是移栽荷花的大好時節,慈禧很喜歡這項勞動。但是她不會自己做,她會命令太監按照她的要求做。
荷花的老根必須去掉,再把新的球莖栽進新鮮的淤泥。雖然荷花都長在淺水區,有時太監要趟到齊腰深的水中,清理老根,栽植新莖。
這個時候,太后就會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玉帶橋上,指揮太監們勞動,還會對栽植新莖提上點兒建議,她樂此不疲。
栽植荷花大概需要三四天時間,太后大部分時間都在橋上觀看。女官們在身邊服侍著,有的時候也會編織造型各異的穗子流蘇,或是做別的什麼事兒,手裡不閒著,以打發流速緩慢的春日時光。
八月到來的時候,太后就有事做了,她要親自組織菊花的移栽。菊花是她喜歡的花卉,她對這項移栽工作充滿了熱情。
每天她都要帶著女官到湖的西岸去,一道兒剪下鮮嫩的枝條兒,插入花盆的泥土之中。
在生出新的根須之前,女官每天都去為那些菊花澆水。有的時候,若是下起了大雨,太后就會命太監們拿草蓆遮蓋好菊花,防止為雨打風吹所折損。
八月份也是砍伐竹子的季節。女官們也會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工作就是在砍伐下來的竹子上雕刻文字和圖案。慈禧太后也會參與這項雕刻活動。
這之後,竹子就被製作成桌椅板凳和其他日常用品,擺放在太后的茶室之中。
八月底,太后帶人在早春的時候種植的葫蘆漸漸熟了。她幾乎每天都帶著女官去看葫蘆,她會先挑選出那些形狀最好的,也就是那些腰最細的,著人系上帶子作為標誌,方便最後擇優採摘收藏。
過了一段時間,葫蘆完全長成了,採摘下來後,太后就拿一把竹刀將葫蘆一隻一隻刮去表皮,然後用一塊溼布小心擦拭,再讓這些處理過的葫蘆自然風乾。風乾之後的葫蘆外表會逐漸變成褐色。這個時候,它們便會被懸掛起來,作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
宮裡有一間獨立的房子,裡面存著一萬多隻這樣的葫蘆裝飾品,它們形態各異引人注目。
女官們有一項專門的職責,就是定期用軟布擦拭這些葫蘆,保證它們一直乾淨光潔。另外,我們還要像太后那樣處理好新摘的葫蘆,以留作宮中之用。不過,在做這些事情上,沒有誰比太后更加細緻用心。
看來慈禧挺會自力更生的,也沒有外界傳言的高高在上。
宮女閒暇時就做做手工,慈禧非常有心,經常賞賜女官一些零花錢,然後讓她們向丫鬟們買些頭花、手帕、鞋子、絲帶之類的東西,也就是還讓宮女嘗到一些甜頭。
慈禧會發給女官每人一個本子, 她們的每一筆支出,都被要求記錄下來,每個月到了月底的時候,太后會檢查記錄,若是認為誰花費過多,她就會責罵;另一方面,若是覺得哪個人會精打細算過日子,就會誇獎一番。
如此這般,在她的教導和考察之下,我們慢慢養成了處世謹慎、注重細節、操持有度的優點。這些優點滲透到生活之中,可能對一些人的一輩子都會產生影響。
在那些無聊的夜晚,慈禧太后會教女官中國歷史知識和詩詞歌賦之類。每隔十天還會對她們進行一次考試,以檢驗學習效果。女官學問也不是很高,不管知道不知道,都得隨便搪塞一些答案,這些答案往往張冠李戴,驢唇不對馬嘴,惹得太后大笑不止。考試成績優秀的,她也會給予獎勵。
那些年輕的太監們,也參加這項學習和考試活動。他們回答太后的提問時,總是千奇百怪,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太后心情好的時候,我們都跟著笑上一陣,若是太后不高興了,則會下令責罰這些不用功的人,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太后喜歡詩,經常要德齡讀詩給她聽。也會讓德齡讀報給她聽。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慈禧非常關注戰爭的動向。她讓德齡的父親訂閱一些報紙,定時送到宮裡來。
每天上早朝的時候,德齡要把報紙上所有關於戰事的信息,都翻譯成中文報告給她。
她不滿足聽那些戰事消息,還要把其他奇聞異事、外國風俗花邊新聞等,凡是有趣的消息,都逐一翻譯給她聽。
在眾多類型的新聞中,太后最感興趣的是那些關於歐洲皇室成員的活動新聞,或者是相關的信息等等。太后通過德齡的閱讀,知道了在歐洲國家,皇室成員的活動竟然可以成為面向公眾的新聞,她感到不可思議:「這些皇族的事兒,在咱們大清,可始終都是機密呀。別說是那些宮外的人,就算是咱們宮裡的人,也未必盡知啊。不過呢,真要是讓黎民百姓知道得多一些,或許也是好事,大概可以讓一些有關宮廷的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秋天,溫度適宜,月色迷人的夜晚,太后就會帶著一群人在月色之下泛舟湖上,有的時候坐著敞篷船,有的時候乘坐小汽船。她興致很高,經常流連忘返。侍候的太監會在另外幾隻小船上,跟在太后船後面。
太監們演奏著動聽的音樂,他們有的用長笛,還有一種很像曼陀林的樂器,名字叫做「月琴」,一種很小的豎琴,因形如滿月而得名。清越之聲穿越夜色,悠悠揚揚響徹宮廷。太后會和著節拍輕吟淺唱,她唱的江南小曲還是非常悅耳的。
到了冬天,如果下雪,太後最喜歡在雪天外出觀光賞景,還喜歡擺拍造型照相。德齡的哥哥掌握攝影技術,只要接到太后旨意,就必須馬上帶著相機進宮,按照要求為太后照相,每次效果非常理想,讓太后滿足很久。
若要說起太后最厭惡的東西,那必是蒼蠅無疑了。每到炎熱潮溼的夏季,蒼蠅總是隨處可見。
一旦有蒼蠅落到了太后身上,她就會難以遏制地尖聲尖叫。假如有一隻蒼蠅落到了太后的食物上,她馬上會命人把所有飯菜扔掉,一道都不留。這種情況總是會把太后一整天的食慾破壞殆盡。她也因此而煩躁不安,常常對著眾人大動肝火。這種時候,人人都噤若寒蟬。
不過,平時她都是和藹可親,非常有修養。
有時候外界會傳言慈禧和榮祿、袁世凱有一些曖昧關係,如果你熟悉宮裡的規定,慈禧每次就寢的時候,在她的臥室裡,會有輪值的女官、宮女,她們要整夜不睡伺候她,外面還有太監,你們還會覺得慈禧和他們有故事嗎?
喜歡文章加個關注唄,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