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家老麵館,藏在街邊深巷,飽含阜陽人幾十年的吃麵記憶

2021-02-14 吃喝玩樂在阜陽

在阜陽,麵食文化可是刻在骨子裡的

手撕面、熗鍋面、板面、刀削麵

阜陽人吃出了名氣

也吃出了獨一無二的美食誘惑

這些美食老店,你喜歡嗎?

開店二十三年,銀霞板面從來都是中午不營業,而老顧客也總是踏月而來,這好似已經成為了默契。

老闆對自家的板面還是很有自信的。雖然夫妻倆都不是太和人,但是手藝卻是在太和正兒八經學過來的。自從1997年學成開店,老闆自己也教了不少徒弟,大部分都在外地開了店。

手工現做現摔現下的面總是格外的勁道,下出來的面晶瑩透亮,讓人一看就想吃。

羊龍骨也是必吃的,不少好喝上一口的顧客一到老闆開門的時間,就會點上碗板面,再配上一份羊龍骨,你一口我一口的就開始把酒言歡。

這家店位置不好找,在銀河大市場旁邊一個小巷子裡,18年的老味道,積累了不少老顧客。

小店只有夫妻倆忙活著,兩人都是太和葛莊人,說起板面的歷史也是娓娓道來,摔好面就現下,老闆娘對火候掌握的極好,麵條軟硬適中,吃的就是這一碗手工味。

麵條浸足了高湯的味道,每一根都香辣有味,勁道的口感忍不住脫口一聲「好吃」。

和板面絕配的就是羊龍骨了,兩小時的燉製,味道完全浸到骨子裡,每一根骨頭都足夠銷魂。

論阜陽的麵食,潁河西路的宋君拉麵也要有姓名。面都是手工和的,當天和當天用,保持麵條的勁道口感。

下面的湯是用豬骨熬的,早上9點左右就開始熬湯,怪不得湯這麼鮮!

炒肉絲、豌豆、炒青菜、加入豬骨湯,下麵條,嚯!好香~

面儘量不要打包帶走哦,拉麵的美味就在於它的Q彈爽滑,打包之後避免不了會變得「鹹!軟!坨!」

營業時間:10:30-14:30;16:30-01:0

開在老師院旁的豆雜麵店,老闆夫妻兩人是臨泉人,五十多歲的年紀,已經在餐飲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老闆以前做過別的生意,在上海打工也打了有十幾年。

從11年前最初開店到現在,一直堅持手擀。和面,擀麵是老闆夫妻二人每天都做的事。

豆雜麵裡放的有豆芽、苔幹葉子。吃到嘴裡軟糯鮮香,這種口感是機器壓制的面所比不了的,這也是手擀麵的魅力所在。

店鋪地址:阜陽市潁州區清河東路

營業時間:上午11:00;下午17:00

老闆是阜南人,53歲。受家族影響,從20歲在阜南跟著姐夫學手藝,至今已經33年了。以前手撕麵館開在三裡灣附近,2004年因為拆遷,才搬到了商貿城附近,來這邊也有十五、六年了。手撕面重點就在於撕,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適中的度也需要耐心與熟練。現在這份手藝已經傳給女兒了,只見她拉、扯、對摺、撕一氣呵成,每一根面薄厚粗細大致相同。阜陽老味道手撕面,很勁道。肉絲的嚼勁、小青菜的脆嫩和豌豆的軟糯互為融合,搭配提前兩三個小時熬製大骨頭湯底,浸過湯汁後的面透著光,讓人吸完一口還會迫不及待的再吸一口!
看似簡單的手撕面,味道卻一點都不簡單!手工撕出來的面,搭配上荊芥,口感勁道的麵條還帶著些許清爽的滋味!麵條都是一碗碗現做的, 入口順滑,麵條微嚼有勁兒,搭配肉絲、小青菜和一勺煮的很爛的豌豆,一口面一口湯,美的不得了!

地址:皖西北商貿城西北角

營業時間:10:30—22:30

在潁上路的泉河大橋下,有一家被雪藏了25年的老麵館,傳言只有熟客才能找到。麵店老闆是個大鬍子,夫妻二人你拉麵,我切菜,合作默契。但老闆一家還是極其任性的,碰上哪天老闆心情不好,說不定直接就能關上幾天的門。所以,來這裡吃飯,只能全憑運氣。即使是這樣,大鬍子拉麵也從來不缺忠實擁躉,吃了20多年面的顧客也有很多。

他家的湯麵可是大鬍子拉麵的招牌。以濃鬱的牛骨湯為湯底,簡單的湯麵鮮到讓人連一絲湯底都不會放過。

再澆上一勺老闆自家制的滷子,別看只有一勺,整碗面的鮮味卻是又提升了一個等級。而且老闆特意幫我們拉成了寬狀,吃起來更加過癮。

地址:河濱中路與潁上北路交叉口東南50米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說起它的名字,有些年紀的阜陽人應該都不陌生,文昌閣蒸麵館,一家開在深巷的22年的老麵館。

一家六口經營,雖然開在巷子裡,但卻有不少顧客都慕名前來品嘗。甚至有從臺灣、海南或者其它地方回來的老顧客,來阜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嘗一嘗這久違的老味道。

蒸出來的麵條配上老闆自己榨的辣椒或者剝上幾瓣大蒜,頂上的五花肉油脂被煸出,豆角脆嫩。味道不錯,雖然沒有想像中驚豔,但是這種平凡的家常滋味也尤為吸引人。

吃蒸面免不了的還要配上些老闆自己弄的滷菜,都是老闆大清早起來就開始滷製。

排骨、臘腸、豬蹄、豬尾巴、虎皮辣椒以及各類涼拌菜,蘸上些老闆調的蒜汁,清爽可口的感覺與蒸麵條相得益彰。

地址:文昌閣聚星巷內往裡50米

營業時間:10:00—14:00

店老闆做這一行已經有24年了。之前在古商城那邊幹了十多年,後來搬到這裡,今年是第八個年頭。

老食客入門就熟練地點起了菜,大家沒有一點拘謹,吃飯宛如在自家一樣自在隨意。

先放蔥姜爆出香氣,湯是提前用豬骨頭和雞架熬了三四個小時,湯濃味鮮。面是自家手擀麵,提前擀好切好,放在塑膠袋裡保鮮備用。


每一碗麵都是現點現做,麵條勁道有嚼勁,還不失柔軟彈滑。手工擀出來的面的那股勁道勁兒一吃就能吃出來,讓人忍不住要賣力去吸溜。

地址:人民中路與文德路交叉口南50米

營業時間:18:00-22:00

這家小門店已經開了14年了,從隔壁的一間小門面,幹現在的兩間100多平大門面!13個方桌,兩張圓桌,可以容納四五十人同時就餐。

有父母帶著一家老小,有同事聚餐,有三五成群,還有一個人靜靜吃飯,看著手機的。

來來往往的客人都對這家店熟稔非常,吃了4、5年的客人比比皆是。店裡只有一種麵食,但來的顧客卻百吃不厭,因為每一碗都是純手工,現擀現切現做。

推、拉、擀、換個角度,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又圓又薄「麵皮」產出,刀刀利落的切成長條,粗細均勻。

些許肉絲,小青菜,軟糯的黃豆,麵湯香濃,夾起一筷子,手擀麵的韌勁和彈性呼之欲出,這時候要是再嚼一瓣蒜,直呼對味兒!

搭上鮮香的豬蹄、豬尾巴、雞爪...還有軟軟糯糯,鹹甜香辣的辣豆子,這餐足矣!



地址:阜王路(潁淮大道)293號

(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斜對面)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1:00

阜陽產小麥,阜陽人喜面

在一碗麵裡,帶有文化的歸屬

大快朵頤的暢快,也有細細品味的珍重

面之於阜陽,已不只是食物

///

在這麼多家麵館中

有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不妨起身準備,去開啟麵食吃貨之旅吧~

相關焦點

  • 68家阜陽吃貨才知道的地道小店,都是幾十年老味道!
    當有人問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明天吃什麼的話請把這篇推文甩他臉上當有人問阜陽有什麼好吃的話請把這篇推文甩他臉上01格拉條格拉條的靈魂莫過於「格拉格拉」懂吃的人總少不了囑咐一聲「多放點豆芽、辣醬,再來一碗雞蛋茶」吃的倍爽
  • 上海人有多愛吃麵?老盧灣這10家麵館告訴你
    上海人喜歡吃麵,那可是出了名的!辣肉麵、黃魚面、大腸面、陽春麵……光是種類就可以說出很多來~其中,老盧灣成了麵館的集中地魔都小資麵館魔都網紅麵館魔都老字號麵館……幾乎把麵條界領域全都佔了個遍小怪今天就為你深扒老盧灣10家麵館看看在這裡面有沒有哪家是你的心頭好?
  • 南京這家50多年的老麵館,不少老南京人,第一次吃皮肚面就在這裡
    的城市,這座城市裡大大小小的麵館不計其數,而這家50多年的老麵館經歷了半個世紀,依然人氣不減,當年不少老南京人,第1次吃皮肚面就在他家。    現在南京的麵館遍地開花,他們懂得如何炒作,知道如何迎合市場,不少客人被分流兒子加50多年的老麵館,則憑著原本的老味道將老客人留住,南京人喜歡吃皮肚面早上來一碗
  • 成都人到底多愛吃麵?這幾家藏在老小區旮旯的麵館兒,沒環境沒招牌,一吃就是很多年
    成都人愛吃麵。早、中、晚,乃至夜宵,都很可能少不了面,所以,在成都,麵館可謂是無處不在的。
  • 格拉條、手撕面...68家阜陽吃貨才知道的地道小店,都是幾十年老味道!
    當有人問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明天吃什麼的話請把這篇推文甩他臉上當有人問阜陽有什麼好吃的話
  • 上海人有多愛吃麵?老盧灣這10家麵館告訴你!
    上海人喜歡吃麵,那可是出了名的!辣肉麵、黃魚面、大腸面、陽春麵……光是種類就可以說出很多來~其中,老盧灣成了麵館的集中地魔都小資麵館魔都網紅麵館魔都老字號麵館……幾乎把麵條界領域全都佔了個遍小怪今天就為你深扒老盧灣10家麵館看看在這裡面
  • 這家新開在阜陽城南商圈裡的板麵館,面近1米長,碗比臉盆大
    ——少板主板麵館,就阜陽寶龍廣場步行街。【少板主,江湖風】這家板麵館,不同於阜陽任何一家板麵館,剛一開門納客,便吸引了眾多阜陽食客的熱捧!為什麼人氣如此旺盛?阜城市民口口相傳:阜陽新開了一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板麵館,絕對顛覆你以往對板麵館的記憶!
  • 蘇州街巷邊的12家老麵館,最長的開了33年
    但若問蘇式面哪家強,100個饞老呸可能有100種答案(而大部分人都會推薦從小吃到大的那一家吧)。所以這次老闆娘來和大家聊聊,街巷裡格點年數長的小麵館。這些店大多小本經營,環境一般,也並無太多服務可言,卻讓很多人一吃就是很多年。
  • 上海人有多愛吃麵?老盧灣這10家麵館告訴你
    上海人喜歡吃麵,那可是出了名的!辣肉麵、黃魚面、大腸面、陽春麵……光是種類就可以說出很多來~其中,老盧灣成了麵館的集中地魔都小資麵館魔都網紅麵館魔都老字號麵館……幾乎把麵條界領域全都佔了個遍小怪今天就為你深扒老盧灣10家麵館看看在這裡面有沒有哪家是你的心頭好?
  • 大竹老麵館:開店30年,煮好一碗麵
    這家位於縣城南門口的麵館,成為了當地「好吃的面」的代名詞。排隊吃麵,是麵館裡常見的情形。 店主白永蓉今年63歲,30年前和丈夫開的這家麵館,現在已經移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 除了春節期間休息兩天,麵館每天從早上6點一直營業到中午11點,幾乎天天都要賣100多斤面。「很多從外地回來的人,都要一邊吃一邊感嘆『好難得吃到喲』!」
  • 阜陽這40多家特色美食你都嘗過嗎?
    但是卻有不少的阜陽人熱衷於此煲仔飯底部的焦脆的鍋巴是誘惑力的來源之一臘腸、雞丁、雞雜……幾十種口味可以選擇看勝利路上這家1997年開的麵館甚至比小編的年齡還要大看似簡單的手撕面味道卻一點都不簡單手工撕出來的面搭配上荊芥口感勁道的麵條還帶著些許清爽的滋味
  • 上海麵館的半壁江山,就藏在這3家店裡!
    上海人對於面的熱愛,完全不亞於任何地方。星羅棋布的各色街道中,掩映了數十萬家的麵館,各種「老上海風味」、「老上海傳統」字樣的招牌昭示著上海人對「面」的發言權。 老地方麵館在這條路上開了快20年的時間,說是陪著一部人老去也不為過。不大的面積,雖然幾經裝修,但大體沒什麼變化,依然是那口熟悉的滋味,便鎖住了來來往往的人們。
  • 「以面養面」!邊賣麵條邊捏麵人的他想打造一個主題麵館
    離後宰門街不遠,魏善華開了一家麵館。他本是一個「捏麵人」的手藝人,只是老一輩「學手藝混飯吃」的時代已經過去。作為濟南麵塑傳承人,魏善華靠「捏麵人」的收入並不多,於是想出了開麵館「以面養面」的主意。麵館裡擺放著他的麵塑作品,每到周末麵館還會變成一個公益麵塑課堂供小朋友前來學習。
  • 最「窮酸」麵館,蝸居在深巷,卻能稱霸南京20年,1天500碗不夠賣
    愛吃是每個人的本性,生活中沒有比吃更重要的事了,我們能忘了一切卻忘不了吃。而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特色美食,而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對於吃也是越來越講究了。但是這種講究並不是追求高價的美食,而是為了尋找一些獨特的美食,寧願跨過千山萬水也要找到它。
  • 吳山腳下,河坊街邊,這條短短百來米卻藏了數家老底子杭州小店的惠民路,馬上就要不在了…
    跟我們一道耍子兒去 】●{ 這 條 路 有 毒 }這條小路短短不過百來米卻藏著杭州人最落胃的煎包油條片兒川!可再過幾天,他們就要搬走了…老杭州人都知道,吳山腳下,城南一帶,藏著不少杭州人「自己吃吃」的老底子小店。短短不過百米的惠民路,就有很多生意好了十來年的店鋪。
  • 成都麵館排行榜:誰說成都人不愛吃麵?
    成都麵館排行榜:誰說成都人不愛吃麵?【 老號牛王廟金宴麵店 】推薦菜單:雜醬面+脆紹面參考價格:¥10地址:一心橋南街34號推薦人:@劉瑞國牛王廟可以說是成都麵食的一個招牌地了這家就是成都典型的街邊老麵館
  • 如果想吃麵,就去這7家順德老麵館吧!
    順德城市網綜合消息 許多人下飯館會選擇吃麵不吃飯,這是為什麼?他們會告訴你說做面需要的時間短,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店面不大,卻因為超讚的口味擁有一批熟客經常幫襯,長食不厭!下面讓我們細數那些深藏順德街角卻經久不衰的麵店吧!
  • 這面,河南鶴壁人幾十年沒吃夠,顧客:羊肉放得太實在了
    河南鶴壁,如果問當地人有什麼美食可以品嘗,十有八九會推薦你去吃「合羅面」。鶴壁街頭的麵館,幾乎全是大大小小「合羅麵館」。這種幾十年前從平頂山郟縣傳入的麵食,現在反客為主,融合了本地的一些飲食特點後,變成鶴壁人最愛的美味,當地人幾乎人人愛吃。
  • 論愛吃麵,擁有兩萬多家麵館的成都人不服
    來杭州幾個月了,我的成都胃一直沒適應杭州的面。吃了幾家朋友推薦的本地麵館,總覺得太過寡淡。導致我異常懷念成都的麵館。之前看過一篇名為「杭州:9000家麵館,這可能是中國最愛吃麵的城市」的文章,於是我看了一下成都的麵館數量。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 在洛陽那些好吃到舔碗的面,你吃過幾種?
    對於地道的洛陽人來說,最割捨不掉的除了洛陽的湯,就是洛陽的面了吧!洛陽這座城市每一碗麵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碗麵都是一個傳奇。在這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也許就是你記憶中的味道。今天上仔就給大家說一下那些在洛陽不得不吃的幾家麵館~1.平安漿麵條糊塗面推薦理由:十餘年的老店了,生意一直很好,漿麵條加點韭黃和辣椒味道十足,老洛陽人應該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