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劉煜瑞 記者 鄭志浩)「城中有湖、湖中有城……」9月22日下午,「成渝雙城記 川南新動力」第四屆天府新飛躍活動航拍四川活動走進內江隆昌市。第一站就來到了素有「川南明珠」的古宇湖。
順著隆華路向西穿過隆昌城區,很快就能看到古宇湖的北入口,爬上高高的臺階,一座雕像、一泓碧水頓時映入眼帘……「這座孔子像有近30米高,全身都由青銅鑄造。」據古湖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北入口是於2017年建成開放的,在依託區位優勢和自然景觀資源的同時,以儒家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孔子紀念廣場、二十四孝雕塑群等景觀工程。站在孔子廣場舉目遠眺,湖面寬闊,水質清亮,湖周山勢參差,綠樹成蔭。不時還有遊船、快艇經過在古宇湖面泛起一圈圈波紋。
據了解,古宇湖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湖泊,湖面面積5.4平方公裡,環湖周長32公裡,最大水深27米,水庫容量5600萬立方米,湖中有大小6座島嶼,是候鳥棲息的樂園。
「每年秋冬季節,會有70多種近十萬隻候鳥來到古宇湖棲息越冬,其中,不乏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全球不到500隻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據隆昌「鳥爸爸」王林遠介紹,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都是候鳥棲息高峰期,也是觀鳥的最佳時節。為了便於遊客了解鳥類,景區內建設有有一座觀鳥廳,同時還配備了一條長約288米的鳥類科普知識長廊。長廊左側可通過高倍鏡遠眺湖面候鳥,右側的73張畫板則展示了截至目前在古宇湖發現的所有鳥類。
「為進一步保護吸引候鳥,景區還在湖內設立了護鳥觀察點、舉報站等。」古湖景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候鳥遷徙季節,景區還會在湖面設置「人工鳥島」(竹排),便於投放食物和候鳥棲息。
「古宇湖是一個人工湖,起到蓄水的作用,如今是隆昌的一處主要飲用水源,並擔負有多個鄉鎮的灌溉用水任務。」據隆昌市文廣旅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隆昌市充分利用古宇湖溼地的自然景觀資源,積極進行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在2018年提出「全域旅遊,景城一體」旅遊發展思路,計劃把該市石牌坊旅遊區和古宇湖旅遊區捆綁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編制了《石牌坊—古宇湖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總體規劃》《石牌坊—古宇湖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方案》,未來,古宇湖周邊的各項配套設施也必將進一步完善。
此外,隆昌市按照「城內是園林,城外是森林」的思路,以「一心、一環、三廊、三帶、多點」為空間布局,實施30萬畝城市森林工程。如今,在古宇湖周邊,茂密的森林和正在建設的城市森林公園相映成趣,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景觀。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