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消費升級或者消費降級,到底都是老百姓口袋裡錢多與錢少的問題。但現實是近年的消費市場真的越發不好,很多所謂的「街鋪」關了又開,開了有關,從衣服門店到餐飲門店再到二手房地產中介等等,輪番下來一年翻幾次也是常事。
但最近李教授卻發現,這些風水輪流轉的門店,最後居然都穩定在「便利店」這個模式了!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社區或者路邊的便利店數量與品牌在這些年也在不斷地增加,在炒股不賺,房子不炒的大環境下,不少人也把目光投到開一間便利店的思路上去了。那麼如何可以讓自己更盈利,加盟一家便利店真的可以賺到錢嗎?李教授也曾經考慮過,跟幾個朋友哥們湊個小几十萬投資,於是調查了以下的乾貨,給圍觀的各位看看!
一、何種費用其實都是「坑」
「外資便利店」在國內是拿不到菸草執照的,因此在這些門店不能賣煙(其實並不是所有外資都遵守規則不賣,因為有很多空子可以鑽,這裡李教授就不展開了)。其實,菸草的毛利和其他小商品的毛利比起來並沒高很多,但盈利點就是,很多人會在買煙的時候買其他的一些東西。
此外,很多便利店做現場蒸煮的熟食,其餐飲執照也是很難拿的(關東煮、水煮等就屬於「成品加工」的餐飲)。不過類似「711」、「全家」等很多便利店都有餐飲執照,可以直接開爐做餐,雖然這些先做的餐飲食品在毛利上跟微波加熱的成品盒裝食品差不多,但消費者在口感味道上更傾向於先煮。
便利店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例如一線城市的中心地段,其街道密度低、商圈也少,因此導致位置好的門店租金高,放眼望去基本都是被小食店這種高毛利店鋪佔據。
而核心的CBD辦公區附近雖然也有不少的些便利店,但他們只能做工作日的生意,一到國家的節假日或者周末起銷量就慘不忍睹。在加上其他裝修、水電、人工、倉庫租金、運輸、採購、IT費用等,基本都是坑。
二、外資和本土的便利店,那個賺得多?
外資便利店如711和全家等,也只能在市區或者郊區大樓盤裡面開。畢竟沒有大的流動人口,你還指望村民和原住民去買「白領矯情小飯糰」和「健身三文治」嗎?
另外,以廣州CBD某寫字樓附近的 全家為例,其一個月可以賺十幾萬,但主要靠「餐飲」。
李教授在廣州讀大學時,在大學城裡面的某外資便利店上過班,一個季度一盤點基本上賣80萬左右的貨,最那時候少也有50多萬。作為24小時的便利店,這裡面幾乎所有東西幾乎都能貴最起碼10-15%。但店面只有不足20平米。
另外,雖然本土品牌的便利店在管理方面落後外資,但這不代表本土的便利店就一定比外資的賺得少。
三、品牌便利店加盟其實大部分是虧損,盈利的是少數
李教授一位朋友曾在深圳的 711 任職過區域管理工作。據朋友說,深圳的大部分711都是虧損,盈利的是少數。
朋友說過,利潤率最高的就是便當好燉這樣的食品了。
至於2元一瓶的水,很多店長一般都是不進貨的,因為實在是不賺錢了。
他自己也加盟過一家便利店,那家店開在居民小區裡,而這個小區的旁邊還開了幾家便利店與其競爭,還有以及兩家麵包店,距離幾分鐘路程的不遠處,還有一家大超市,稍遠一點還有一家當地的菜市場。
作為本地的大型小區,其居民區留守的讓然是以大媽大爺居多,所以他們來店裡一看,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麼貴!」,趕緊放下商品便跑了。
這些大爺大媽平時空閒多,缺東西就去大超市買,「便利店」的便利優勢,對這些時間充裕的人來說,其實無關緊要的。因此,店鋪客人寥寥無幾,朋友僱傭的員工無事就在打掃擦臺面搞搞衛生什麼的,後來沒過幾個月朋友自己投資的這家店就關了。
後來,這個朋友改變了策略,在另一個CBD商業區裡面投資了另一家店。因為選址不同,這家店的生意跟之前那家店就是「天壤之別」,而營業額是一家店的幾倍。因為坐落於在核心的CBD商業區,每天中午2臺收銀臺同時結帳都能排上好一陣子。
這時候,李教授也問了朋友:「你們店很掙錢吧?」但朋友卻說:「賠錢」,因為房租太高。
其次還有客流高峰期的時候店員都在忙,很難抽出時間去防損防盜。最後可能忙活了一中午,一點貨,發現完了!不見了一瓶洋酒,那一天的收益就白幹了。
四、便利店賺錢的方式有很多
其實,門外人可能不知道。除了賣貨,便利店的賺錢方式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收商品的進場費,其費用不低;還有給搞活動促銷的商品一塊地,收「取堆碼費」,按天收取也不便宜;還可以賺商品的差價,並且行規是供應商先給貨,產品賣出去以後便利店再結的。通過這個帳期,也可以實現一些利潤。但是賒帳的商品價格可能會高那麼一點點。
便利店還有一點好處是現金流結帳。打個比方,這個月50萬貨款你可能可以買50w的東西,或許幾個月以後50w現金只能買之前買的東西的99%。這就是收取現金的好處,你拿到現金後可以去做投資理財。
另一位朋友在宜家工作過,他經手了2家店鋪,第一家日均2萬,第二家日均4萬,而毛利大概是營業額的30%。
毛利潤看著是很誘人的,但其實真實的支出方面也非常大。例如高昂的商業用電電費和數不清楚的水費、租金、正式員工考勤、日均600的廢棄以及店鋪各種消耗成本······
五、南方的便利店比北方賺錢
相對於南方而言,在北方開便利店就比較難賺到錢了。
李教授總結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
1、生意周期。北方人到冬天的時候都不願出門,天冷了都喜歡宅在家。
2、消費行為。北方城市的馬路寬且大多中間有隔離帶,人們往往看著對面便利店也過不去,更多是不願意過去。
3、夜生活。北方的夜間消費習慣和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無法相提並論。夜生活少,夜間的消費自然就跟不上,所在生意量也只有南方的一半。
上面三個因素說明了,便利店的利潤主要源於「高毛利」和「重複消費」。便利店的毛利基本都可以達到30%,有些特殊的商品還有達到70%的。你要明白,很多消費者每天都習慣性地去便利店消費,例如早飯午飯、買零食、買煙等,這會給便利店帶來巨大的消費機會。
六、總結幾點決定便利店盈利的關鍵
一、便利店的選址:「選址為王」是一定的。便利店不能流動,所以周邊人口屬性決定了你的門店有多少的生意量。
二、商品的價格:大部分開在大城市的便利店其商品售價都會比「超市」要高的。這個問題似乎又回到「選址」的問題上——看看周邊有沒有大型超市?有沒有其他低檔的雜貨鋪?看看周邊居住的是白領還是大爺大媽?
三,銷售的產品:針對白領中產階層的早餐、午餐都是消費頻次較高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是白領群體生活習慣中必需品,也容易養成消費習慣,形成固定的客流。但是作為加盟者,你要要考察你所加盟的品牌,在該區有沒有「餐飲許可證」!
四、城市的特點:多人提到,南方城市馬路窄,容易穿街過巷,而北方的大路較多(過馬路不方便);南方城市的居住密度大,而且辦公區集中。這些因素都是投資便利店的實現盈利的關鍵。還上面還說到的「氣候」問題,在南方城市夜生活豐富,使得人們在便利店進行夜間消費的頻次也較高。
通過以上分析,你大概清楚「便利店投資」的基本情況了吧。各位想投資便利店的金主,還是務必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加盟品牌,儘量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那間便利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