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勵志故事:
越南一男嬰,手握媽媽節育器出生,少年初長成,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越南的海防國際醫院,婦產科醫生Tran Viet Phuong接生了一位「特殊」的寶寶。
這個男寶寶出生時手裡握著一個「T」字型的東西,身為醫生的Phuong一眼就看出來,那是一個IUD,俗稱「宮內節育器」。
為何這位男嬰會手持「節育器」出生呢?
原來男嬰的母親是一位34歲的高齡產婦,在生下這一胎前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出於不想再要孩子的想法在兩年前去佩戴了IUD。
萬萬沒想到IUD在體內發生了異位,當她發現自己懷孕時胎兒已經存在5周,看到可愛的寶寶,媽媽決定留下他,可能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還沒玩夠IUD,出生的時候也拽了出來。
醫生Phuong發現後將這一幕拍下來留念,沒想到幾張照片迅速在網上走紅,引發網友熱議:
@海參公子:自己開門進來,還把門拆了!手握戰利品出生。@李小鴨:寶寶肯定說,杜絕我的出生,就這玩意兒?能擋住我嗎。@魏熱血:就你們的雕蟲小技想幹掉我,還嫩了點,信不信把你的裝備給你看一下。評論區全是對男嬰的稱讚,其實IUD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脆弱,曾一度被廣泛應用的節育環經過檢測,有效避孕率高達99.7%,只有0.3%的機率出現意外。
且一旦出現「意外」懷孕,節育環和寶寶共存在子宮內,胎兒的生命危險大大增加,即便是選擇流產對母體傷害也很大,而越南這位男寶不僅自己順利出生,還幫媽媽剷除了障礙,是個狠人。
提起「節育器」,很多年輕人並不了解。
尤其是現在科技發展,這種曾經很火的避孕神器已經跌落神壇。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節育器比較流行,老一輩人體內往往都留有節育器,時隔多年對身體已經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危害。
鄰居蔡大媽年前就是因為「節育器」住了院,剛開始的表現只是腰酸背痛、肚子經常不舒服,兒女以為是老人身體衰老沒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老人在菜市場暈倒,被路人送進了醫院,才知道是30年前放進體內的「節育環」出了問題。
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早已過期的「節育環」已經嚴重變形,刺穿子宮差點滑破腸壁,唯一的方法是及時取出。後來經過調理,老人的身體慢慢恢復了健康。
很多老人體內都有卻很少有人注意,IUD也是有使用期限的,如果到期不及時取出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健康,釀成大禍。
到底應該什麼時候取出來呢?
在那個落後的年代,人們往往不會重視醫生放進身體的「節育器」,盲目地認為可以使用一輩子。
根據世界衛生數據顯示:中國女性使用節育環的數量佔全世界的60%以上,絕大部分都留在了子宮裡。
為什麼不取出來呢?答案無非三種:
第一種:覺得無所謂,人群佔比31.7%;第二種:害怕取出來痛苦,佔比39%;第三種:根本不知道需要取出來,佔比12.9%;其實,取出的最佳時間是更年期後的一年內,存在體內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年。
因為材質不同有效時間也不一樣,γ環、V形環的有效使用年限為5-8年;像案例中的T型環使用年限是10-15年;現在停用的O形金屬環最高不要超過20年;含左炔諾孕酮材質的最短,為5年。
如果家裡有老人,做女兒的就問一問吧,不要等到老人身體出現不適再去醫院。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