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連廠村村支書老馮站在村口附近的大田裡,不由得喜上眉梢:心儀已久的「玖紅」在村裡正式落下了「戶」,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生」出成千上萬個小「玖紅」。老馮仿佛看見了一個個「金娃娃」,實在是歡喜。
「玖紅」實際上是一種國內最新品種的優質蘋果,而這個信息是駐村服務隊帶來的。鄉村振興服務一隊進村之後與村裡幹部規劃村子發展時發現村西頭有塊50多畝的集體用地,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種植項目,而服務隊張西軍隊長正好在前兩天了解到「玖紅」信息,於是服務隊大劉約上老馮和村裡的白會計,帶著幾袋待化驗的土壤樣品,趕往濟南做了實地考察,真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聽完基地介紹,老馮一幫人的疑慮打消了,堅定了引進的信心。
一邊聯繫訂購著苗子,一邊緊張平整著土地,兩邊都不耽誤。可不曾想,疫情來了,玖紅「落戶」的事只能暫時放下。疫情期間,老馮和大劉一幫人,心裡非常著急,始終掛著想著。進入了3月份,疫情總算緩解了。3月20日,蘋果苗子運來了,技術指導也起到了。服務隊張隊長帶著全體隊員,和老馮他們一起栽植「紅火樹」。3000棵、50畝「玖紅」蘋果樹苗昂然挺立,生機勃勃。
據了解,蘭陵縣鄉村振興服務一隊主要服務蘭陵縣卞莊街道所屬代村、曬米城前村、南小莊村、窪橋村和後連廠村等5個村。自2019年7月22日正式入駐代村社區以來,蘭陵縣鄉村振興服務一隊抓產業助增收,抓設施優環境,抓人才帶群眾,抓文化促和諧,取得較為明顯幫扶效果。
蘭陵縣卞莊街道窪橋村,村集體收入渠道單一,2018年僅為2.41萬元,幹事「缺錢」,辦廠「沒地」,村班子束手無策,還因此戴上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服務一隊隊員駐村後,圍繞擴大村集體收入這一目標,積極「盤活」村裡閒置農院,引入食品加工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4萬元,有效破解了該村振興發展的「瓶頸」。服務隊總結工作經驗,體會到鄉村振興,核心是產業振興,關鍵是壯大村集體收入,改善廣大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但在實施產業振興過程中,往往都會遇到「沒地」、「缺錢」這兩大「攔路虎」,特別是用地難問題更令不少村幹部十分頭疼,望而卻步。現實狀況是,一方面,很多項目因缺少用地指標而不能落地,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村卻有不少院落多年閒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盤活」利用農村空閒宅基地是個好辦法。事實證明,思路一變天地寬。只要多動動腦筋,辦法總比困難多。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鑑。蘭陵縣鄉村振興服務一隊認為,鄉村振興事關重大,必須充分吃透「上情」,真正摸清「下情」,形成符合上級要求、貼近當地實際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規劃,為兩年幫扶工作定好「小目標」、選好「發力點」、劃好「路線圖」,並在基層黨建、村居建設、產業項目、人才文化四個方面做出嚴格規劃和落實。
片區鄉村振興,最大優勢是發揮代村的樣板和輻射作用,必須選準工作著力點,讓代村「領頭雁」帶動片區5村發展,實現「中心開花」、片區「聯動」。目前為止,服務一隊累計協調爭取各類資金600餘萬元,規劃、改造提升村級辦公場所、黨員群眾活動中心750平方米,修戶戶通、鋪村中心街、挖排水溝22000餘米,建設文化牆13000餘平方米,完成產業項目3個,開展群眾性文娛活動5次,服務片區5個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村容村貌等均有較大變化,受到上級領導認可,贏得了服務片區幹部群眾的口碑。
新聞熱線: 0531-83122110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