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詩集團副總裁、
北京公司董事長周青
2017年10月,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帶領一眾高管從門頭溝著名的古村落爨底下出發徒步前往靈山。朗詩集團素來擁有「體育基因」,2019年,集團曾經發布專業登山品牌「朗詩峰上」,團建活動也總是選擇登山、徒步等項目。「過去我們看中國的山水畫,總覺得描寫的不像是南方的山山水水,如今在門頭溝的崇山峻岭中,我們找到了中國山水畫的精髓,它在北方。」談起這次徒步經歷,朗詩集團副總裁、北京公司董事長周青回憶道。「北京沒有浙江莫幹山一樣的『民宿高地』,京西北角的『大旅遊環線』則極具潛力。」這次活動中,集團高管們考察了齋堂鎮白虎頭村,認為具備開發高端民宿的基礎條件,進而開啟了朗詩鄉居投資建設之路。
目前朗詩集團的六大業務板塊中,鄉居業務還在探索之中。「在城市工作、居住的人對京郊民宿有需求,但傳統農家樂的品質顯然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周青說。精品民宿有著強勁的市場需求,做民宿也是朗詩品牌基因「順勢而為」的結果。「朗詩集團於2001年成立,2004年就開始做綠色建築,把『綠建』技術運用在鄉居概念中,是我們的一個強項。」相對於個體民宿主,周青認為機構或大企業做民宿有三大優勢:機構做的東西相對長遠;機構對人才的吸引力相對較大;機構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對接以及槓桿、配資的力量。
「中國鄉村的門道很多,從遠處看,它錯落有致,一家的滴水簷絕對不會滴到別人家的路,鄉村中的肌理需要在其中細細挖掘。」周青坦言,在村裡做民宿並不是租房、再賣房間那麼簡單,也要讓村民有利益所得。為了讓村民參與進來,周青一頭扎進村裡,一有時間就與村長、老鄉深入交流,探尋村裡的故事。周青講述了一個「賣蜂蜜」的軼事。在朗詩鄉居的五角楓院與美薔薇院之間,隔著一戶老農,以養蜂為生。在運營初期,工程及一線運營人員反饋這是個大麻煩,與蜂巢毗鄰而居,既影響美觀,又威脅到客人安全。周青得知後,覺得這反而是件好事,第二天就親自找到老農家。經一番深談,與老農達成了協議,朗詩鄉居幫助老農改善目前的養蜂環境,包裝老農「養蜂人」的外在形象,再通過朗詩鄉居的客源及品牌力量幫助老農拓展蜂蜜銷路,打造成農村「網紅養蜂人」。同時朗詩鄉居將參觀「蜜蜂世界」導入客戶科普體驗項目,豐富朗詩鄉居活動內容,形成了互惠合作。朗詩鄉居一直秉承企業家責任心,致力於帶動、扶持鄉村振興和鄉村創業,說的從不是空話。
對於朗詩鄉居的服務管理模式,周青和團隊也進行了深入探討摸索,「是自助型還是服務型?有的客戶入住後,希望不被打擾,所有事情親自動手體驗;有的客戶則希望享受無微不至的服務,管家要隨叫隨到。」最終,朗詩鄉居形成了「四熱愛、三關注、一關聯」的管家理念,管家不光是服務人員,更注重主人翁的責任感,不僅對客人和院子負責,還要潛心挖掘村落、院子背後的故事,讓院落有故事,讓人物有故事。同時公司支持管家承包民宿經營相關的小微項目創業創收,不光讓管家承擔責任和義務,也是對他們的未來負責。
周青認為,要保證民宿的復購率,僅靠周邊的景點並不夠,「必須要做內容的導入和社群。目前,朗詩鄉居舉辦過太陽能技術進村、讀書會、精品騎行路線分享等,未來還要考慮舉辦針對家庭型客戶的親子夏令營等。將來我們還會陸續開發徒步、登山的線路,把品牌的優勢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