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石老人海域捕撈上來的鱟。
半島都市報5月24日訊(記者 王元孔) 堅硬的外殼、長長的尾巴……24日,記者在極地海洋世界見到了一隻被市民在石老人海域捕撈上來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鱟(hou)。極地海洋世界水族部部長張賢斌介紹,由於南北方海域的水溫等差異,鱟並不適合在北方海域生活,一般生活在南方海域,在青島海域發現實屬罕見。24日下午,這隻鱟被放歸了大海。
22日下午5時許,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水族部部長張賢斌接到市民電話,稱有人在石老人海域捕捉到了一隻大型甲殼型動物,後面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24日,在極地海洋世界,張賢斌指著那隻「怪物」告訴記者,它叫做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剛被捕撈上來時,外殼有一些劃傷。經檢查,其身體狀況良好,一天能吃掉一兩塊幾釐米見方的魚塊。這隻鱟是自己遊過來的,還是別人放生的,不得而知。
據介紹,極地海洋世界曾有過鱟,後來都轉移到了別處。「鱟這種動物並不適合人工飼養,最適合的生存環境是自然海域,它的別名是馬蹄蟹,這種動物比恐龍還要古老,也被稱作『活化石』,是現存的最古老的甲殼動物。」張賢斌說,這隻鱟為雌性,重約6斤,長約35釐米,寬約30釐米,尾巴大約有 25釐米長 ,外殼非常堅硬。鱟最大的特點就是血液呈藍色。食用鱟對肝不好,還可能引發腎功能衰竭。此外,還可引發皮膚過敏性斑疹、紅腫和瘙癢,嚴重時導致過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