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外交方面不僅盡力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還積極向美國靠攏。印度方面就是想在美俄兩個大國的支持下,獲得一張「通行證」,並藉此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印度也因此極大的提高了自信,在工業基礎不完善的情況下,對一些高端製造領域發起挑戰,包括印度已經建造多年的航空母艦,和簡易版小型火星探測器等。印度的大國夢想可以理解,但是他們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在邊境問題上挑起了東方鄰國的矛盾。這是一場不對稱的對峙行動,這樣的觀點來自於美國。
中國是最大的贏家
近期美國突然對中印對峙問題上轉變態度,罕見大方承認了一次中國是最大的贏家,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輕心,美國這麼說並非是出於友善的,果然不出所料,美國時另有目的。美國此舉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其中的信息量很大。在中印對峙發生以來,美國多次改變態度,他們一開始幫助印度「造勢」,蓬佩奧「污衊」中國,表示中國在展開「侵略行動」。而現在美國態度轉變很快,國際社會一時間想不到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從中印對峙事件本身分析,這完全是印度單方面挑起的矛盾。印度軍方邊境部隊在去年4月份,突然在邊境修路,並增加軍力。5月份時,印度士兵公然越界,引發雙方對峙。中方始終嘗試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印方談判代表毫無誠意,他們在談判中漫天要價,導致雙方很長時間內沒有進行再次談判。
而中印邊境部隊依然在對峙狀態中,很明顯,印度沒有任何撤兵打算。不過美國媒體這次報導相對客觀許多,他們表示印度和中國都擁有核武器,但是雙方的對峙並不平衡,印度方面一直在勉強自己,也會承受「負擔不起」的代價,最終,中國會成為「最大贏家」。美國媒體作出如此判斷,主要是根據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就是印度自身問題。
中國經濟始終保持穩定增長狀態,而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經濟來支撐,而印度經濟卻呈現下滑趨勢。顯然中國佔據絕對優勢。另外印度現在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對峙方面,而他們還要疲於應對兩線對峙狀態。印度軍方一直想要升級自己的武器裝備和彈藥儲備,只是對峙行動對他們的計劃影響很大,美國媒體表示,這回對印度軍隊造成巨大損傷。
美國駐印度大使參加了一場活動
無論是短期利益還是長期戰略,中國都完勝印度。美國媒體描述中印差距很大,言外之意是中國「欺負」印度,可是這場對峙是印度挑起來的。美國對於中印對峙也是有責任的,據印度媒媒體報導稱,美國駐印度大使日前參加了當地舉辦的一場活動,並在活動中公開承認,美國和印度在邊境對峙方面「緊密合作」,共同和中國對抗。
美國終於大方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確實比較少見,如此看來美國媒體的報導也是為印度考慮,這也符合美國對印度的立場。美國媒體所謂「中國成為最大贏家」不僅是為了打壓中國,還會對驕傲的印度產生巨大的心理刺激。印度官員多次表態,要贏得所謂的「勝利」,如今美國卻誇獎中國,印度軍方恐怕坐不住了。
不過中國在邊境問題上的態度是明確的,中方多次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美國的陰謀根本無法實現。另外美國媒體的評價是錯誤的,中印關係的發展意義重大,而邊境對峙行動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美國所謂的「贏家」就是一種挑唆,他們只是希望通過印度來「遏制」中國發展。實際上美國犯了和印度一樣的錯誤,他們忙於胡亂插手國際事務,沒有足夠的精力改善國內環境,讓自己處於混亂之中,美國之所以誇我們,就是為了製造威脅論,從而讓各國將矛頭對準中國,可謂是用心險惡了。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