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9日上午,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2020廣西書展上,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
《壯族傳揚歌100首》主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鳳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廣西民族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黃如猛,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等嘉賓參加活動。活動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壯文圖書編輯中心編輯楊燕琳主持。
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壯族傳揚歌和古詩。
分享會在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壯族傳揚歌100首》和《古詩漢壯對譯》書中部分內容中拉開序幕,令現場觀眾感受到了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富於韻律、朗朗上口的壯族傳揚歌的魅力,感受到了將經典的漢語古詩與日常壯語糅合而成的別樣滋味。
據介紹,壯族「傳揚歌」,本義是「勸人歌」「勸善歌」,是壯族民間倫理道德長詩的總稱,產生於壯族人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是他們用樸素理念處理社會問題和人際關係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某種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升華為民族文化傳統,轉化為民族生活方式,凝結為倫理道德,衍變成民族文化精神。壯族傳揚歌是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倫理道德歌,是壯族人民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揚歌在壯鄉影響深遠,生動而深刻地引導壯鄉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壯族傳揚歌100首》以已出版的古壯字抄本和標註新壯文為底本,精選100首寓意深刻、發人警醒的作品,訂正舛誤,細加解讀,重新翻譯,並配以手繪插圖。用「歌」來傳播、傳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是這本《壯族傳揚歌100首》少兒繪本的策劃初衷。編者期望這本書能以「歌」的形式陪伴青少年成長,在「歌」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良好的素質品格、生活習慣,自覺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增強文化自信,形成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出版該書,可以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嘉賓認為,廣西區內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漢語言文學相互輝映,將漢語古詩詞翻譯成壯文,賦予古詩以民族特色,有利於壯族人特別是壯族青少年對漢語古詩詞的閱讀和理解,必然會受到讀者歡迎,因此將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介紹說,父親從浩如煙海的《詩經》、兩漢樂府、南北朝民歌以及唐詩、宋詞、元明清民歌民謠中精選120多首經典古詩,將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譯成今用的標準壯文詩句,歷經約30年時間,殫精竭慮,將經典一一重現。
韋波以壯漢雙語朗誦了唐代詩人王維的絕句《相思》、千年傳唱的越地民歌《越人歌》片段。
現場觀眾表示,通過活動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魅力,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讀者也希望有更多此類活動,繼續深入推廣全民閱讀和建設書香社會。
當天上午,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廣西書展上同時舉辦了「為農業創業者點一盞燈——《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直播活動」。
本次直播活動通過講述廣西各地新型職業農民創業的典型人物的創業歷程,分析農業農村創業的全過程中遇到的資金、資源、技術、管理與政策等方面的問題,以典型人物的成功經驗,為農業創業者提供借鑑的榜樣,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並指引他們少走彎路,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直播活動由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導師、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實施人、廣西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張文明主持,嘉賓包括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華南區域高產栽培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指導組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唐榮華,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姚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農家之友》雜誌記者部主任、《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作者之一謝青夏,以及廣西民族出版社圖書營銷中心副主任覃春華。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一書收錄的創業案例包括種植業、養殖業、種養結合業、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鄉村遊等主要板塊,涵蓋我區主推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發展模式。該書作為廣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培訓教材,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善經營」的培訓需求,也可以作為社會讀物,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投身於鄉村振興事業。
本書的文字通俗易懂,可讀性和實用性強。本書的寫作以講述典型人物的創業故事為主,在故事中引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描述主人公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教學點,並邀請了廣西農業、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對每個成功的案例進行了深刻而精到的點評,讓讀者能對他們的成功之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起到點睛的作用,教育和引導我區新型職業農民成功創業。
來源 | 廣西民族報 記者 | 黃浩雲
原標題:《壯漢雙語詩歌朗誦、農業之星直播帶貨……2020廣西書展亮點多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