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周年!《絕密使命》今日開機,全劇三分之一取材取景在梅州大埔

2020-12-16 澎湃新聞

【紅色傳承】獻禮建黨100周年!《絕密使命》今日開機,全劇三分之一取材取景在梅州大埔

2020-09-09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9日上午,紅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郊鎮伯公凹舉行開機儀式,計劃2021年播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電視劇《絕密使命》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和中宣部重點項目。作為一部近代革命劇,該劇講述了我黨建立的一條秘密交通線在傳遞情報、護送人員、運輸物資以及實現黨中央機關從上海到中央蘇區戰略轉移的故事。

「《絕密使命》以忠誠為主題,彰顯紅色基因,展現了當年中央蘇區交通線的作用與和貢獻,以及地下交通員的忠誠與智慧。」《絕密使命》總策劃袁錦貴介紹道,該劇以真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原型,致力打造為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絕密使命》由閩粵聯合拍攝,劇中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講述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中站交通員為安全護送我黨軍政要員、物資和情報與敵人展開機智鬥爭的驚險故事,揭秘中央紅色交通線隱秘故事。

梅州,是中國革命老區之一,是全國五個之一、廣東省唯一全區域被認定為原中央蘇區範圍的地級市。大埔縣是廣東省第一個獲認定的中央蘇區縣。作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中央紅色交通線中的重要一環,大埔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了更真實地呈現這段革命歷史和展現客家風土人情,創作團隊多次深入當年中央蘇區交通線的福建省永定、上杭、長汀和廣東省汕頭、大埔等地採風採訪。該創作團隊創作的《絕命後衛師》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和「金鷹獎」。本劇編劇繼續由《絕命後衛師》《絕境鑄劍》編劇錢林森擔綱。

錢林森表示,《絕密使命》以「小人物大格局,小故事大智慧,小站點大風雲」的表現手法,用宏大敘述和個性表達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在尊重革命史實、英雄人物個性特徵,進行藝術的升華再造,從而達到革命的英雄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影視表現效果。

據介紹,《絕密使命》將在大埔多個地方取景,分別是大埔縣考察調研「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茶陽鎮老街(高福路騎樓群)、父子進士牌坊、同豐雜貨店、同天飯店、青溪鎮棣萼樓等。

相關

《絕密使命》將在大埔這些地方取景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

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位於大埔縣三河鎮匯東村筆枝尾山頂,是「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主戰場所在地。1927年9月上旬,「八一」起義軍進入福建後,周恩來在閩西汀州召開軍事會議,對入粵作出了葉(挺)、賀(龍)部在潮汕、海陸豐建立工農政權,朱德率領第11軍第25師及第9軍軍官教導團進駐大埔縣三河壩,阻擊尾追之敵,掩護主力南下的分兵決策。起義軍進入三河壩不久,蔣介石嫡系第32軍(軍長錢大鈞)之18師(副師長蘇世安)、20師(師長王文翰)和新編1師等部約2萬人,從梅縣鬆口一帶進犯三河壩,妄圖消滅朱德所率的留駐部隊。朱德命令部隊移師東岸東文部筆枝尾山,佔領有利地形,挖掘戰壕,構築工事。10月1日,起義軍充分利用隔江的優越條件,制定「半渡而擊」的戰術,與敵軍惡戰三天三夜,在基本完成阻擊掩護任務後,為保存有生力量,朱德等及時作出「次第掩護,逐步撤退」部署,組織轉移,保留了「八一」起義軍革命火種,並於1928年4月,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組建了紅四軍,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史稱:「沒有三河壩戰役,就沒有井岡山會師!」

目前,紀念園經過不斷升級和改造,規劃面積達63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先後投資近6000多萬元對各項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新建或修繕了紀念館、接待室、入口景觀標誌性雕塑、生態停車場、主題雕塑、遊客中心、遊步道、紅色文化牆、人行木棧道、將軍書法碑廊、瞭望塔、園林綠化,並新增19尊銅像「將帥廣場」,增設一個多媒體音像展廳。同時,該縣充分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2018年以來舉辦各類教育培訓3000多場,接待遊客突破100萬人次,先後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範單位、全國先進優撫事業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廣東省幹部黨性教育大埔縣三河壩教學基地等。此外,2018年升級為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管理處;2019年,大埔縣三河壩戰役紀念園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埔縣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管理處獲得「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園

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園位於梅州市大埔縣青溪鎮青溪村。1930年,在時任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等同志的領導下,開闢了從上海臨時黨中央到中央蘇區的秘密交通線,被譽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這條交通線由上海一香港一汕頭一大埔(茶陽)一青溪一永定進入閩西、贛南(瑞金)中央蘇區,而青溪交通站則是由白區進入蘇區的一個要衝。這裡的交通員依靠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黨的中央機關由上海到中央蘇區的重大轉移,安全護送了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鄧穎超等200多名黨、政、軍骨幹,通過青溪紅色交通線到達中央蘇區,是當時全國唯一未破壞的進入中央蘇區的交通線。

2016年,為紀念光榮的中央紅色交通線歷史,青溪鎮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在青溪村建設佔地約5700平方米的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園。該園於2016年被授予廣東省保密教育示範基地,2019年獲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教育基地。

來源:南方+

原標題:《【紅色傳承】獻禮建黨100周年!《絕密使命》今日開機,全劇三分之一取材取景在梅州大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開機,三分之一取材取景在梅州大埔
    9月9日,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開機儀式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郊鎮伯公凹舉行,該劇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和中宣部重點項目,計劃2021年播出,獻禮建黨100周年。
  • 《絕密使命》梅州大埔大麻碼頭開拍儀式今日舉行
    10月20日上午,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大埔大麻碼頭開拍儀式在梅州市大埔縣大麻鎮舉行。該劇由閩粵聯合拍攝,計劃2021年播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大埔縣是廣東首個獲認定的中央蘇區縣,作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中央紅色交通線中的重要一環,大埔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劇中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講述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中站交通員為安全護送我黨軍政要員、物資和情報與敵人展開機智鬥爭的驚險故事,揭秘中央紅色交通線隱秘故事。
  • 《絕密使命》在大埔取景
    國慶期間,紅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在大埔縣進行拍攝。該劇計劃累計在大埔縣取景、制景、拍攝30天。計劃於2021年播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絕密使命》由閩粵兩省聯合拍攝,劇中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講述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中站交通員為安全護送我黨軍政要員、物資和情報與敵人展開機智鬥爭的驚險故事,揭秘中央紅色交通線隱秘故事。
  • 「梅州大埔不愧是一個革命老區縣!」
    9月9日上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和中宣部重點項目——電視劇《絕密使命》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郊鎮伯公凹舉行開機儀式,計劃2021年播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 大型電視劇在大埔拍攝現場曝光……
    【往期回顧】大埔一女子幹這事被監控拍下...大手筆!大埔將打造新城區...非法佔地建住宅的處罰公告來了...你有5位女同學關注了大埔圈!今年9月9日,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開機,講述發生在中央紅色交通線上,特別是大埔縣青溪交通中站交通員為安全護送我黨軍政要員和物資,與敵人展開機智鬥爭的驚險故事。
  • 革命歷史劇《絕密使命》殺青
    歷時70天緊張拍攝,首度揭秘展現中央紅色交通線使命與貢獻的近代革命歷史劇《絕密使命》,於11月17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城圓滿殺青。大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參加了殺青儀式。「《絕密使命》是我們拍攝的『紅色三絕』系列劇的最後一部,也是明年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影片,已經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片單。」張曉東說,劇組全員對影片的質量很有信心,「相信會是明年獻禮作品裡面的佼佼者。」
  • 《絕密使命》《紅旗渠》等一系列獻禮建黨100周年電視劇將亮相!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此前據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消息,將有近百部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電視劇於2021年播出,其中50餘部重點劇目。今年以來,除了《在一起》《石頭花開》等已經開播的劇目,多部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電視劇項目也相繼啟動、開機或殺青。
  • 電視劇《絕密使命》在永定開機
    東南網9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9日,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開機儀式在永定伯公凹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邢善萍出席並宣布開機。省級老同志袁錦貴參加開機儀式。邢善萍指出,當前,全黨全國人民正在走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的偉大歷史時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書寫、放歌,是宣傳思想戰線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絕密使命》的拍攝創作,對於講好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奮鬥史,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勇拼搏具有重要意義。
  • 電視劇《絕密使命》龍巖開機
    新華網福州9月10日電(劉豐)由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萬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絕密使命》9月9日在福建省龍巖市舉行了開機儀式。  近代革命歷史劇《絕密使命》以「忠誠」為主題,通過螢屏揭秘中央紅色交通線,講述在這條秘密交通線上傳遞情報、護送人員、運輸物資以及實現黨中央機關從上海到中央蘇區戰略轉移的故事,謳歌了潘雨青、鄒叔寶等無名英雄。  據悉,中央紅色交通線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了加強中共中央機關與湘鄂贛、鄂豫皖和閩粵贛等革命根據地的聯絡而建立的長江線、北方線和南方線3條主要秘密交通線。
  • 建黨100周年獻禮劇《絕密使命》在永定土樓景區取景拍攝
    >關注  近日,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在永定土樓景區取景拍攝。《絕密使命》和《絕命後衛師》、《絕境鑄劍》一起被稱為閩西「紅色三絕」。作為其中收官之作,《絕密使命》這部電視劇將使中央紅色交通線那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歷史生動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再現革命先輩「革命信仰高於天」的忠誠、擔當、奉獻,展示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真摯情懷。
  • 電視劇《絕密使命》劇本論證會召開
    7月30日,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福建省廣播電視局聯合組織召開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劇本論證視頻會。會議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會上,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該劇總策劃袁錦貴等介紹了該劇創作情況。
  • 大埔:富硒之地 長壽之鄉
    10月20日上午,建黨100周年獻禮劇《絕密使命》在大埔縣大麻鎮舉行大埔碼頭開拍儀式。  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華策影視杭州劇集中心總經理、電視劇《絕密使命》製片人張敏,電視劇《絕密使命》執行製片人武林、製片主任高格、導演白濤,大埔縣人武部、縣委辦、縣委宣傳部、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管處、縣委黨史研究室、縣文廣旅體局、縣廣播電視臺、茶陽鎮、青溪鎮、百侯鎮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電視劇《絕密使命》劇組主創團隊、演職人員和大麻鎮幹部職工等共100多人參加了開拍儀式
  • 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在福建龍巖永定開機
    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密使命》9日在福建龍巖永定伯公凹正式開機。《絕密使命》是福建閩西「紅色三絕」系列電視劇的收官之作,前兩部為《絕命後衛師》和《絕境鑄劍》。電視劇《絕密使命》以中共中央於1930年建立的紅色交通線為背景,主要講述該秘密交通線在傳遞情報、護送人員、運輸物資以及實現黨中央機關從上海到中央蘇區戰略轉移的故事,展現了當年中央蘇區交通線的作用與和貢獻,以及地下交通員的忠誠與智慧。
  • 大埔:牢記初心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
    搭建新渠道推動創新宣教  「信念堅定、勇於擔當,軍民同心、誓死殺敵,務實探索、薪火傳承」,這是去年10月,在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埔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的三河壩戰役精神研討會上,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黨校、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等中央、省、市黨史軍史專家共同提煉概括出的三河壩戰役精神主要內容
  • 舌尖上的大埔,好山好水好味道!梅州大埔千人長壽宴今日震撼開席
    本次活動由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支持,大埔縣人民政府主辦,多位頂級大廚、美食專家、民間美食達人齊聚一堂,品鑑客家美食,探索長壽奧秘,共同探討大埔當地美食的發展路徑,推動大埔長壽事業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
  • 鮮為人知的風水寶地--廣東梅州大埔世界長壽鄉
    梅州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也是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梅州大埔的泰安樓是國內極少見的石方樓,用磚石木搭成的四方形,坐東北面西南,內有戲臺,祠堂等設備,並有防禦的功能。
  • 「柚」來梅州 「柚」見大埔
    「柚」見大埔,豐收在望。「好山好水出好柚,常來常往更長壽!我們承諾不熟不採,非熟不賣,梅州柚(蜜柚)大賣!」梅州柚(蜜柚)上市前期,大埔多位梅州柚(蜜柚)龍頭企業、柚農代表發出莊嚴承諾,確保今年梅州柚(蜜柚)以最優品質供應市場。
  • 梅州柚·大埔蜜柚 進入灣區市場
    好山好水出好柚,常來大埔更長壽。9月12日,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舉行。這是今年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營銷行動啟動後,梅州柚密集布局灣區市場的又一舉措。
  • 梅州大埔: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建設「三宜」生態縣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形勢,大埔縣提出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實業富縣、文旅興縣」發展思路及「456」具體舉措,堅持生態優先,突出人文引領,推動綠色發展,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縣。「創業維艱,奮鬥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