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遷移越南第三波:賺錢何須在故鄉

2020-12-18 第一財經

「今年春節前後,TCL越南新基地進入量產爬坡關鍵期,團隊克服了很多困難,第三季度開始達產,7月起每月產出30多萬臺,年產將達400萬臺以上。」近日,TCL實業控股及TCL電子(01070.HK)CEO王成向第一財經記者感慨地說,幸好越南新基地啟動早,把握住了今年下半年美國彩電市場恢復的機會。

王成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曾任TCL多媒體越南分公司總經理。在他看來,這已是中國企業到越南的第三波投資熱潮。中美貿易摩擦之下,全球貿易新秩序正逐步建立。中國企業需要把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越南等海外國家,實現自身產業升級,進一步滿足參與全球競爭的需求。

2019年,中國家電業在越南的投資掀起高潮:TCL越南新基地2月動工,11月開始生產;海爾智家(600690.SH)旗下AQUA越南滾筒洗衣機工廠7月投產;主要生產吸塵器的萊克電氣(603355.SH)越南工廠年底投產;兆馳股份(002429.SZ)10月公告全資子公司擬設立兆馳(越南)有限公司。

今年受疫情影響,一家知名的小家電A股上市公司面對內外銷產能緊張的局面,曾想把國內部分小家電組裝產能轉移到越南,但由於疫情期間人員出入境限制等因素而暫緩。王成認為,「今年越南投資熱潮暫時放緩,但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預計赴越投資趨勢不變。」

中國家電業海外投資首選地

北部與中國接壤、東南瀕臨南海的越南,是眾多中國家電企業海外工廠的首選地。亞洲金融危機之後,TCL在越南建立了其首個海外彩電生產工廠。王成說,那時中國企業開始有「出海」的想法,思考如何把在中國市場積累的經驗搬到周邊國家市場,獲得周邊市場的份額。

TCL越南公司在1999年10月成立,當時投資1100多萬美元,接手香港陸氏在越南的一個工廠,主要面向越南市場,如今TCL已是越南第四大電視品牌。二十年後,TCL越南新基地的投資倍增,預計總投資將超過3.6億元人民幣,佔地約7.3萬平方米,輻射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王成回憶說,十幾年前,歐盟對中國出口的服裝、鞋子提高關稅和限制配額,很多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相關企業把工廠從國內搬到了越南。近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家電提高關稅,引發中國家電企業紛紛把一些出口產能進一步轉移到越南去,以規避關稅壁壘。

其實,中國家電業約十年前曾出現過第二波越南投資熱潮。美的集團(000333.SZ)2007年在越南平陽省建立了其首個海外生產基地,投資2500萬美元,主要生產電飯煲、電磁爐、電水壺等小家電,越南基地被視為美的面向東協市場的小家電製造和出口重要戰略據點。

而2008年格力電器(000651.SZ)也曾計劃在越南設立合資公司,後因合作方不誠信而退出了越南合資企業。海爾2011年從松下手中收購了三洋電機在東南亞的白電業務,拿下三洋子品牌「AQUA」,並接盤了三洋越南子公司等資產。AQUA越南公司2012年成立,至今在越南已有四家工廠。

中國家電企業在越南的三波投資熱潮,第一波主要面向越南,第二波主要面向東協市場,第三波主要面向歐美市場。「新一輪投資熱潮,首要因素是美國加徵關稅。」王成說,TCL在墨西哥也設了廠,但美國市場一年有上千萬臺彩電訂單,墨西哥工廠沒那麼大產能,而越南離中國近、響應快。

吸塵器出口大戶萊克電氣2018年年底在越南租了廠房,設立了梵克羅電氣越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10萬美元,這也是其首個海外工廠。萊克越南工廠2019年年底投產,基本滿足萊克向美國市場出口吸塵器的需求,避免了關稅壁壘。

中越家電產業鏈融合

萊克電氣海外市場部經理楊越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吸塵器電機等核心部件仍在蘇州生產,萊克把主要零部件以散件形式出口到越南,在越南工廠組裝成吸塵器,在當地買紙箱等進行產品包裝,然後出口到美國市場。同時,萊克在泰國也買了地,但廠房沒有建,作儲備之用。

今年萊克越南工廠正常生產,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影響。楊越超說,在疫情之下,今年年初萊克對美國的出口訂單有所減少,5~6月份隨著美國出臺消費刺激政策,下半年萊克對美國市場的吸塵器出口大幅增長,越南工廠對穩定萊克出口美國市場的業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過,產能轉移初步告一段落。隨著近兩三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越南投資,越南工業園的廠房租金持續上漲,並且已經不能為萊克提供更多場地來擴大產能。像與萊克一樣公司總部在蘇州的電動工具生產巨頭寶時得,也在越南購買了土地。

「過去十年,越南變化很大。」王成說,十多年前他在TCL越南分公司任職時,越南電子產品出口還很少。後來有一次,他突然聽到消息說,越南電子產品一年出口額已達700億美元。越南1億人口,如果電子產品年出口額達到1000億美元,那麼將意味著人均出口1000美元。

三星在越南北部投資了大型手機製造工廠,過去兩年它把在中國惠州的手機工廠關閉了。同時,三星在越南南部建設了彩電工廠。在把手機、彩電產能轉向越南的同時,三星把更高附加值的產業放在中國,在中國西安斥巨資上馬了晶片工廠。巨頭們的產能轉移,帶來了越南電子業的繁榮。

越南的供應鏈配套能力也在逐步增強。王成說,TCL在越南當地採購的物資越來越多,上遊供應商的配套資源也引過去了。不僅包裝材料,五金、注塑、SMT(表面貼裝)等也都在越南購買或加工。楊越超則認為,越南現在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度仍然很高,因為中國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

事實上,這兩年越南對美國出口大幅增長,同時越南從中國進口的核心零部件規模也大幅增長。

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給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越南2019年對美國的出口規模達614億美元,同比增長29%。2020年1-10月,中國對越南整體出口增幅放緩,但越南從中國進口的核心零部件規模大幅增長,其中進口集成電路增長46.63%,進口變壓器增長40.3%,進口電動機等增長43.15%。

越南家電業未來會否成對手

十年前,華南地區曾有政府官員擔心,越南會否取代廣東在出口加工行業中的地位。十年過去了,如今越南的家電等產業更加成熟了,東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區的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了。但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認為,中越家電業更多是協同關係,赴越投資應受鼓勵。

上述暫緩將小家電產能轉移到越南的A股上市公司相關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在越南對人員出入境的限制放寬後,該公司長遠看還是會把出口美國的小家電產能轉移到越南。畢竟中國工廠對美出口被加徵關稅後,小家電售價抬升影響了銷量增長。

不只大企業,涉及對美出口的中小企業也在關注越南的投資機會。中山樂途電器的總經理黎明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9年6月他去過越南慶和省的省會芽莊市。去年美國曾計劃對從中國出口的風扇加徵關稅,一直做出口美國風扇生意的他考慮是否要到越南設廠。

樂途一位美國客戶進口的風扇馬達,原來從廣東佛山南海採購,去年轉到從越南購買,因為可以免進口關稅。黎明陽看到在芽莊的一家越南馬達廠,只是七八個人的家庭作坊,但有一臺自動高速衝床和十多臺馬達繞線機,一年可以生產200多萬臺馬達,自動化程度超出了他的想像。

「越南土地貴,勞動力便宜」,黎明陽說,隨著外來投資增加,越南的用工成本也在上升,只得用自動化解決。他在中山南頭做蓄電池及做醫療器械的兩個朋友,已經到越南投資了。他另一個中山市小欖鎮的朋友,去年與一家在越南的韓國工廠合作,投資了一批貼片機做線路板,組裝燈具、加溼器等出口美國,但當地供應鏈仍未成熟,電源線、螺絲等仍需由中國運往越南,因價格更具優勢。

由於越南比較靠近,陸路能通關,樂途出口到越南的暖爐在廣西東興、憑祥就可交貨。今年風扇出口美國的關稅穩定,所以黎明陽還沒最終決定是否到越南投資。他說,今年到越南的投資「靜了一些」。

不過,新投資已出現。顧家家居(603816.SH)今年11月公告將在越南平福省投建年產50萬套家具的工廠。平福省與平陽省、同奈省鄰近,但沒有緊挨胡志明市。而TCL、美的的工廠在平陽省,海爾、萊克的工廠在同奈省。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中心,有機場和港口,圍繞它的投資正在擴散。

王成預計,疫情平穩之後,中國企業到越南投資的熱潮仍會延續。中國東南沿海用工緊缺,國內企業一是往西走,二是往南走。RCEP協議各國正在交換文件,未來中國與東協之間的關稅還會降低。因此,涉及出口的業務,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這個趨勢沒有改變。

「越南後續如果成本大幅上漲或者成為美國下一個提高關稅的潛在目標國,那麼可能成長也會遇到瓶頸,但是目前暫時還不會。」楊越超說,「不排除十年、二十年後,隨著越南當地產業鏈更加成熟,也會有自己的家電品牌。」但周南認為,中國家電業正在轉型升級,中越之間協同大於競爭。(更多「越南報告」,請查看https://www.yicai.com/news/100879855.html)

相關焦點

  • 越南警察查獲大批中國產仿冒家電
    越南工業欠發達,大量輕工產品需要從鄰近的中國進口。前一兩年,越南反華情緒高漲,國內發生焚燒華商工廠的惡性事件。許多商場和超市聯合起來抵制中國貨。近日,越南警方查獲了一起售假案件。這些假貨進口自中國廣東省中山市,被貼上歐洲名牌商標後高價出售。
  • 越南遭遇市場危機 令國內家電廠商雪上加霜
    隨著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以及國際貿易中針對中國製造的壁壘屢屢出現,海外設廠成為包括家電企業在內的中國製造業應對上述挑戰的主要途徑。在海外基地的選擇上,越南因為地理、人文、經濟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優勢成為很多家電企業海外設廠的首選。  蔓延中的越南金融危機無疑給正在走出去的家電企業上了一課。
  • 最大自貿區之後 為什麼說中國家電在越南有三個機會?
    在參與國家中,中國、日本、韓國與越南,這四個國家的消費電子製造業在世界上有絕對的優勢。以家電業為例,當前的世界前五位的家電品牌,都被中日韓牢牢把持。那麼,在RCEP背後,中國家電業會有哪些機會?藍科技分析認為,RCEP對中國家電在越南會帶來三個機會:一是中國家電企業應該與越南建立更加良好的合作關係,加速輸出技術、輸出品牌、加速建立完善的供應鏈。最近幾年,越南在消費電子領域中步伐明顯加快。
  • 蘋果產線在越南啟動,日本產業逐步撤離,中國製造面臨嚴峻考驗?
    不過,伴隨著近兩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使得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外資企業便將發展目光轉移至勞動力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地區。而在近兩年來經濟發展較為顯著的越南,也成為了不少外資企業嚴重的一塊香餑餑,就連蘋果公司都將最賺錢的生產線逐步遷移至越南。作為蘋果公司最具有特色的智能穿戴設備,AirPods給蘋果公司帶來的利潤不亞於iPhone。
  • 越南——悶聲發大財的家電行業概況
    2018年,越南吸引外資達354.6億美元,實際到位191億美元,同比增長9.1%。不僅外國企業在越南設廠,傳統的製造業大國中國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將自己的廠房轉移到了越南。在越南北部第三大城市——海防市內,有一個中越兩國合建的經濟貿易合作區,預計2021年全部建成後,將吸引超過1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投資。而這只是中資企業在越南設廠的其中一個縮影。
  • 家用電器從越南市場看中國家電品牌的競爭力,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由於較低的人力成本優勢,2018年,越南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的撥付資金達到191億美元,同比增長9.1%。從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的註冊資金來源佔比來看,註冊資金主要來自於日本、韓國和中國,三者分別佔比37%、20%和16%。越南家電滲透率較低,市場前景可期。
  • 越南人來中國的原因,表面是旅遊,暗地裡偷偷賺錢
    其中就有不少人去越南,越南也有人來中國。我國人去越南大部分都是去旅遊的,但是越南人來中國大部分人不是旅遊的,那他們是來幹嘛的呢?我們都知道越南農業發達,盛產很多熱帶水果,工業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綜合經濟水平發展一般,同我國相比差距非常大,因越南工業製造業不發達,國內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於是越南就有很多人來中國尋求機會。
  • 松下萬寶電熨鬥生產線遷移中國
    又是家電業內很不起眼的電熨鬥的銷售旺季,一向風平浪靜的市場今年顯得不一樣。日前,記者從松下·萬寶(廣州)電熨鬥有限公司獲悉,日本總部已經把生產線關閉,並把設計部門遷移到中國,高科技產品設計研發將完全實現本土化。同時,記者從飛利浦、好運達等企業獲悉,最近已經投入巨資開發更高效安全的熨鬥底板。
  • 中國產業鏈持續遷移越南,造成更多貨櫃擁堵
    製造業正加速從中國向越南的轉移,給該國的貨櫃供應鏈帶來了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2.4%,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而其他許多國家都陷入了由信貸緊縮引發的經濟衰退。
  • 高蹺釣魚何須去斯裡蘭卡?去中國的斯裡蘭卡就夠了!
    其實中國有很多美景並不比國外差,只是知名度沒有國外高而已,高蹺漁夫其實在中國也有。在廣西省防城港市東興市的萬尾島上,有10公裡的海灘,名叫金灘,其沙金黃,細膩而柔軟,是廣西繼北海之後的又一大旅遊景點,隔海相望的便是水天一色的越南美景,這裡生活著國內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他們也用高蹺捕魚。
  • 外媒:大批越南勞工非法入境中國 稱最好賺錢
    參考消息網8月8日報導 外媒稱,在中國和越南邊境地區的走私活動中,許多非法勞工被從越南帶到中國境內去經濟發達的廣東省工廠做工。這些工廠主要是生產出口商品,也就是所謂的「世界工廠」。中國走私人口的「蛇頭」同越南團夥合作控制這種利潤豐厚的走私活動。一個勞工中介說,走私團夥從工廠廠主那裡得到報酬,也從這些工人的月工資中抽取一定比例作為報酬,有的工人一個月要被走私團夥抽走500元人民幣。越南官員對非法勞工流動表示了關注。越南在河內的外交部發言人說,近年來越南人越境的人數越來越多,對中越雙方政府來說都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 越南人是早起由廣東廣西遷移過去的嗎?是不是同宗同源的呢?_澎湃...
    X 越南人是早起由廣東廣西遷移過去的嗎>提交 有1個回答 段穎 2018-01-28 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 峴港市經濟持續增長,夯實越南第三城地位,比中國第三城意義更大
    近年來,峴港市經濟持續增長,其實已經夯實越南第三城地位。相比之下中國第三城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對定義,因此峴港市這個「越南第三城」的意義更大。越南峴港市在疫情期間經濟仍能逆勢發展,這也體現了這座越南直轄市未來的潛力。峴港市已經與中國青島已成友好城市,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其發展目標是也是中國青島市。
  • 日本家電巨頭山田電機 中國第三店在南京新街口盛大開業
    3月22日(星期四),日本最大的家電零售企業山田電機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第三家連鎖店——「亞瑪達電器南京店」在南京市新街口盛大開業。長期以來,山田電機奉行「創新」與「挑戰」的經營方針,在日本家電零售行業掀起創新浪潮。自1973年創業以來,在短短39年裡由一家來自於小城市的電器店一舉成長為日本最大規模的家電零售巨頭。  2010年12月,山田電機首次進軍海外市場,在中國瀋陽市成功開設了第一家店。2011年6月,位於天津的第二家店也如期開業迎賓。瀋陽店和天津店的銷售額均超過當初的目標,取得了喜人的銷售業績。
  • LG電視退出全國家電賣場?網友:賣面板也很賺錢
    報導稱,LG退出家電連鎖賣場以後,主要銷售渠道以線上為主,同時其他的線下渠道主要選擇家居賣場,比如在居然之前開設賣場。網友們對此發表了不同的聲音,有的網友吐槽表示,LG手機在中國沒有競爭力,LG家電在中國競爭力也不強。
  • 正確評估「第三波民主化」
    基於對戰後國際民主化的觀察與認識,美國學者亨廷頓將始自1974年葡萄牙、西班牙的民主改革以及隨後遍及東亞、南美、東歐的一系列政治變革稱為民主化的「第三波」。時至今日,第三波民主化已經過去20多年,但圍繞它的爭論卻始終沒有停息。國內有學者力圖為第三波民主化辯護,以所謂的「全案例」統計來證明民主化沒有加劇社會衝突,也帶來了經濟增長。為什麼這種研究與人們的直覺或者說真實世界相距如此之遠?
  • 2018全球財富遷移趨勢報告:過去十年中國總財富高居第二,越南增速...
    日前財富研究機構本發布2018年全球財富遷移趨勢報告,涵蓋了過去10年全球財富和財富遷移趨勢,並對未來10年進行了預測。越南在過去10年財富增長速度最快,超過中國。2017年越南經濟增長6.8%,是十年來最好的。世界銀行將這一數字描述為「非凡的。」
  • 中國家電之都,難續輝煌-虎嗅網
    中國家電看廣東,廣東家電看順德。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榜單顯示,來自佛山順德的美的、新寶以及格蘭仕入圍全國前十,彰顯出順德家電製造業的強勢。  順德家電經歷的兩大轉折 從上個世紀的模仿引進,到新世紀的創新突破,大致可以刻畫國內家電產業整體的發展軌跡。不過,在偌大的中國,順德最終能脫穎而出,發展成為「中國家電之都」,必然也是抓住了行業發展的機遇。 事實上,在順德家電產業的發展歷史上,1992年是分水嶺。
  • 夏普深耕東南亞市場,明年越南家電銷售拼兩位數成長
    鴻海投資的夏普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夏普社長戴正吳14日出席越南當地經銷商大會時表示,雖然越南夏普在東協各國中成立的時間不長
  • 中國企業去越南掙錢
    兩年前離開故鄉溫州時,李少興(音)在中國中部的塑膠袋廠已處於虧損狀態。儘管中國可以說是廉價勞動力和製造業的代名詞,但他還是為不斷上漲的工人工資及較低商品價格等而苦惱。 於是,李先生開始尋找更加容易賺錢的地方。他選擇了在越南北部投資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