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必答提個醒
生物自然分類分了多少「界」?
答:
生物按親緣關係構成的自然分類有如下各「界」系統。
□兩界系統:植物界、動物界。
林奈1735年提出,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準。
□三界系統: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動物界。
赫克爾1866年提出,發現許多單細胞生物兼有動、植物兩種屬性。
□四界系統:菌界(細菌和藍藻)、原生生物界(真菌和一部分藻類)、植物界、動物界。
Copeland1938年、1956年提出。地球的有機體可以劃分為原核與真核兩個基本類群,代表生物進化史上的兩個基本階段,細胞結構的兩種基本類型。
□五界系統:原核生物界(細菌和藍藻等)、原生生物界(單細胞真核生物)、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
魏泰克1959年根據細胞結構的複雜程度及營養方式的不同提出。
生命歷史的三大階段是:原核單細胞階段、真核單細胞階段和真核多細胞階段。
生命進化的三大方向是:營光合作用的植物,為自然界的生產者;分解和吸收有機物的真菌,為自然界的分解者;以攝食有機物的方式進行營養的動物,為自然界的消費者,同時又是分解者。
五界系統沒有反映出非細胞生物階段。陳世驤1979年提出病毒界(非細胞生物)。
□六界系統、三原界系統:
六界系統:原核生物分為兩界:古細菌界、真細菌界;真核生物分為四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
Woese和Wolfe1987年提出。原核生物在進化上有兩個重要分支。
三原界系統:古細菌原界、真細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動物)。
Woese1990年提出。
拓展內容:
原生生物:地球上出現最早的單細胞或簡單多細胞生物之總稱。(《微生物學名詞》第二版)
原生生物可以等價於簡單的真核生物,不是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在進化上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