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航班延誤帶來的損失呢?部分航空公司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了航班延誤險。昨日記者了解到,廈門航空正在和保險公司接洽,擬推出航班延誤險。航班延誤險是否能賠償乘客的損失?作用有多大呢?記者進行了採訪。
航班延誤險其實並不少見
據介紹,廈門航空推出的航班延誤險是保險公司的產品,只是跟機票捆綁銷售而已,當然乘客可自行決定是否購買。
其實,此前部分航空公司也推出過航班延誤險。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和東方航空合作推出航班延誤險,航班延誤的賠付金額是它的千分之一:班機延誤超過4小時賠償600元,行李延誤超過8小時賠償1000元,班機取消賠償600元。
與東方航空不同,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官網上購買航意險時,延誤險是免費贈送的,航班延誤超過4小時賠償300元,最高賠償600元;行李延誤超過8小時賠償500元,最高賠償1000元;旅程取消賠償300元。
春秋航空公司的延誤險則要乘客另外購買。在春秋航空公司官網上購買機票,提供的保險僅為航意險。乘客如果需要延誤保險,需再支付20元購買太平洋保險提供的延誤險。航班起飛延誤達3小時及以上,一次性賠付200元。
福州航班延誤險遇冷
昨日記者聯繫了10多家福州機票代理公司,僅僅有一家代理公司表示可以辦理航班延誤險。「購買航班延誤險要花20元,如果航班延誤6小時以上,可以賠償100元。」這家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如此補償自然很難讓乘客滿意。
近期,本報記者在福州機場候機大廳隨機採訪了近50名乘客,其中絕大部分表示沒聽說過航班延誤險,也無人購買過航班延誤險。
同樣是來自《中國青年報》的消息,航班延誤險首次在國內現身是在2004年。當時,美亞保險推出了兩款旅遊險,其中「旅程延誤」被列入保障範圍。此後,不斷有保險公司跟進推出類似險種,但銷售情況並不樂觀,航班延誤險推出10年來少人問津。攜程網的一項網絡消費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受訪者從未購買過航空延誤險。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保險系副教授張俊巖認為,公眾的風險意識淡薄是延誤險鮮有人問津的原因之一。
那麼,航班延誤險到底值不值得買呢?經常乘坐飛機出差的福州市民張先生說,據他了解,航空延誤險理賠時,和其他保險一樣,要辦幾個手續,「還是不太方便」。不過,張先生也表示,只要熟悉了相關程序,買一個航班延誤險多一個保障,其實不虧的。(記者 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