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放過生,但卻始終不懂得放生最根本的意義。
那什麼是放生?放生放的是什麼?如何放生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呢?
讀完本文,你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答案……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放生?
傳統意義上講,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眾生,被擒、被抓、被關、被殺,命在垂危之際,我們發慈悲心買物救贖的一種行為!
我們過去放生,直接買很多魚,甚至拉一車,念完經咒就給放掉了。
但放生就只是為了放生嗎?放生其實更是為了放人。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人心,我們藉由放生來拯救人心。
有人說,放生最能得福,所謂「舍一得十」,因此而放生,這樣存邀福之心的放生,是不能具足圓滿的。
做任何善事包括放生,心中不可存在邀福求報之心,心中應常存:懺悔心、慚愧心、解冤心、平等心和喜舍無求心。
放生要有智慧,慈悲必須加上智慧才更有力量。
我曾經在一個公園裡放生,買了很多魚,還買了很多供果、糖果,擺放了很多結緣的書籍、光碟,讓遊客排隊來和我一起放生。
過去我們很自私,總覺得自己買的魚一定要自己來放,積功德;現在我們帶著遊客一起放生,藉由放生魚去「放生」遊客,放一個人當然比放1000條魚還重要,所以我們就把放生的功德放大了。
這樣放生又不要錢,又消災免難,所以就有很多人來參加。
在放生的時候,有人要捐款,我拒絕收款。為什麼?因為很多人在現場收款,就很容易讓人誤會;我們決不收款,就會讓別人看到放生是純粹的,免費放生後,還可以領供果和糖果,他們的內心就會被觸動。
我們要的不是錢,不是僅僅去放生,我們要的是去轉化人心。
如今,我們很多思維都是在錢上做文章,而不是在人心上做文章,不要錢比要錢更有力量去感動人心,去轉化人心。
還有很多人,不願意參加放生,但是一領供果就來了,然後說給孫子拿一個。還有一些稍貪心的,說有兩個孫子,一人給拿一個。我們通通接受,他們就會很歡喜,就會跟更多的人分享放生的喜悅。
這樣一來,假設我們花了3000塊來舉辦放生活動,就會產生30萬的效果。
為什麼呢?通過這樣的行為,我們放了多少人!那些信或者不信的人,心中都種下了一個善根。那些本來夫妻吵架準備離婚、準備跳河的,通過放生得到歡喜,很可能就不跳河了,也不離婚了,拿兩個供果回去一吃就和好如初。
通過放生,我們真的能夠消除一些業障,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可以用智慧使它變得更有效率,更加圓滿。
還問人曾問我:
「現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團隊會定時定點去放生,但幾乎都是到農貿市場買養殖的魚去放生。這種方式如不如法?」
我說:放生要有智慧,慈悲必須加上智慧才更有力量。
有些時候,我們會在野生的環境裡放生一些家養的魚,它可能不一定適應。但是會不會每一條魚都因為不適應而死掉呢?不一定。
但是如果我們不放生,它們就會全部死掉。所以只要不給生態環境帶來問題就沒有關係。
還有人說,我們去放生,可是後面的人又去把它們打撈起來了,雙方還會造成衝突,該怎麼辦?
我們要明白,各種各的因,各結各的果。
比如,在戰場上有人負傷,我們到底要不要去救傷員,我們能不能這樣想,他們被救之後又要去打仗,很可能死在戰場,還是不要救。當然不能不救。傷員會死是他的緣分,我們救人是我們的工作;魚會死是魚的因緣,撈魚者要撈是他的罪業,我們去放生是我們的功德。
我們要把這些分清楚,並且我們不要去罵那些撈魚的人,他們已經造了罪業。
放生與護生不僅僅是一個行為,更是通過這個行為保護我們的一顆心。
在愛護每個生命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去善待身邊的人,以善念的心,去尊重每一個人,敬畏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