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且不談大詩人杜甫詩的意境,只看詩中詩人久別重逢老知己,恰逢春日,夜裡冒雨割鮮嫩肥壯的新韭招待客人,就可以看來詩人也是很喜歡這款蔬菜,韭菜也變成了詩!韭菜是一種生命力很旺盛的蔬菜,早在《詩經》,《禮記》中就有記載。
春日,正是新韭鮮嫩之時,在街上有老伯擺放著自己種的蔬菜,眾多青菜中,就只有一捆紅根韭菜,與眾多蔬菜商販的韭菜相比,商販的嫩綠葉寬的韭菜都是出自大棚裡,放在鍋內炒,只是多出一汪清水,清淡寡味。唯有老伯的韭菜清秀細長,一看就是出自農家的小家碧玉,辛香的味道就不想而知了。韭菜盒子是我很喜歡的早點,炸的酥脆的外皮,包裹著辛香撲鼻的韭菜,韭菜的氣味濃鬱而獨特,這才是接地氣的美味。過於油膩的東西不想多吃。這次,就巧用餃子皮,做一款皮薄,酥脆,少油,鮮嫩的韭菜盒子。
食材:餃子皮20個,食用油適量,韭菜200克,粉條一小撮,雞蛋2個,炒菜料適量,鹽適量
製作方法:
1.製作素菜餡料的時候,選用豆腐是老豆腐(老豆腐又稱北豆腐,滷水豆腐,比嫩豆腐質地要硬一些,不容易碎)。豆腐切成很小的丁,蔥花切碎。鍋內倒入油,油微熱,放入蔥花,豆腐煎至微微金黃盛出備用。
2.做韭菜盒子,粉條是絕配,做出的韭菜盒子有淡淡的薯香。粉條提前用溫水泡2個小時,泡發的粉條撈出瀝水,切成小段,越小越好。
3.選用的是紅根農家韭菜,這種韭菜口感辛香濃鬱。韭菜去除外面的老葉子,摘掉葉尖的枯黃部分。清水泡一會,讓根部的泥土雜質沉澱出來,再衝洗乾淨,控幹水分,切成碎末。
4.取兩個雞蛋做成炒蛋,儘量用鏟子把炒雞蛋搗碎點。韭菜,粉條,豆腐(少放點),雞蛋混在一起,調入炒菜料,鹽,花椒粉,攪拌均勻。
5.擀麵杖沾點植物油,把餃子皮擀得更薄一點,底下鋪一張餃子皮,放上前面調製好的餡,上面再放一張餃子皮,邊沿先壓實,再用叉子在周圍壓一圈,這樣口就封的嚴實了。(小竅門:做韭菜盒子時,兩麵餃子皮周圍可以刷一點清水,再往一起壓,粘的比較快,不容易開裂。)
6. 鍋內放入少許油,油微熱,放入做好的韭菜盒子半成品,煎至兩面金黃,大概7,8分鐘就可以了,皮薄熟的比較快,餡是韭菜的,煎的時間過長了,韭菜就不香了,有點臭臭的味道。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緣分讓我們相遇在這裡,美食讓我們在交流分享中相識,感謝有您關注!我是料理小兔子,喜歡的可以點個讚,關注,轉發!這裡每一天都會分享自製美食,想吃什麼,不知道吃什麼,歡迎來這裡轉轉!也許會帶給您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