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源縣銀山口村,是省級深度貧困村。在省審計廳工作隊幾年幫扶下,如今的銀山口村已成功摘貧困帽出列;村兩委班子團結,「心齊、氣順、勁足」,路通、村美、人富了。鄉親們都說,「駐村工作隊帶來了黨的好政策,幫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銀山口村312戶、76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309人。駐村伊始,工作隊員們深入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幹部和貧困群眾中間,敞開心扉拉家常、開座談會,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確立「扶貧」「扶志」兩手抓的思路,樹立「生活富起來,村容美起來」目標。
脫貧扶貧既要輸血更要造血,最管用的就是產業扶貧。工作隊籌措資金248萬元,克服重重困難,在銀山口村荒坡上新建300kw的村級光伏電站,如今年收益在50萬元左右,僅此一項累計收益已破100萬元,每個貧困戶家庭每年可收入3000元以上,同時增加銀山口村集體年收益4萬元;協調資金150多萬元,由縣統建年產2000頭豬的寶迪養豬場,年收益在15萬元以上,除村民分紅外,穩定增加銀山口村集體年收益3萬元。另外協調160萬元資金,由縣統建年產15萬隻雞的玖興養雞場,年收益在20萬元以上,除村民分紅外,穩定增加銀山口村集體年收益4萬元。
走訪中,村民反映的「行路難、吃水難、灌溉難、住房難、村容村貌差」等問題最多。根據需求,工作隊逐一列出施工路線圖和完成時間表,多方協調籌集資金,精心組織勘查設計,主動跑辦手續配合施工,千方百計協調現場矛盾糾紛,累計投資680多萬元,實施「村村通」7條道路,硬化27000多平方米;新修簡易橋8座,加寬橋1座,安裝太陽能路燈310盞。不管晴天雨天,三馬子車能直接開到家門口,實現鄉親們祖祖輩輩「出門就能踩著水泥地」的夢想。
為解決「吃水難」問題,工作隊多方協調有關單位,新建3個蓄水池、新打4眼深水井,共鋪設16000多米飲水管道,供水實現「村村通、戶戶通」。新打灌溉機井10眼,修復舊井2眼,鋪設灌溉管道5600多米,完善灌溉配電設備設施。改變了銀山口村沒有水澆地現狀,方便了發展林果產業,實現增產增收,並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解決「住房難」問題,工作隊走村入戶調查摸底,虛心聽取貧困戶意見;與主管部門協調溝通,嚴格按規範實施,全村危房改造翻建17套、大修12套、暖心房維修46套;易地搬遷28戶,全村實現無危房。同時,協調有關單位,對全村綠化美化,栽植各類樹木6萬多株;實施農村廁所改造190多個;組織清理尾礦和各類垃圾9600多立方米;在村內牆壁上製作宣傳畫和標語30餘幅;整理河道1500多米。村子美了,村民們心情舒暢了,大大增加了幸福感。
來源:保定日報
【來源:保定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